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全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课题,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中国现代社会的和谐进步,新型城镇化成为了一条必由之路.论文从我国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建议等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发展机制是城镇化进程中社会资源非农化和城镇化配置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城镇化发展机制也面临一个转型和完善问题,其中制度创新是城镇化发展机制完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镇化内敛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偏城镇化”现象, “十二五”目标达成需要城镇化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敛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转型核心是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镇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体系的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发挥动力机制、社会成本分担机制和土地权益分配机制的协同作用,通过战略性顶层设计发展多层次城镇化,实行农村职业义务教育,保障农民工市民权益,实现城镇化内敛式转型.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东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也低于东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本文从城镇化动力机制层面,利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分析西北五省区城镇化动力机制,探寻制约西北五省区城镇化发展的深层原因,以期对稳妥推进西北五省区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用全面的观点看,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首先必须解决的"住有所居"问题;还包括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以及实现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更包括新进城居民如何突破农村原有血缘、地缘关系,融入城市生活、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其实质就是城乡一体化发展.那么,房产税能否成为打通新型城镇化三个环节的制度杠杆呢?本文将从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制度供给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这一新兴的利益群体,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从80年代初农民进城务工,到目前已有2.1亿左右农民工在往来于城乡之间.进城务工的农民不仅为农村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也推动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主力军.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农民工自身权益却遭受了很大的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关系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也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重大问题.有效地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我国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数量、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就业人员明显增加。城镇化作为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重要引擎,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乡经济结构和生态结构。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速度逐渐放缓,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来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因此,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新挑战,以改革的方式正确应对,使新型城镇化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是"推动经济起飞的动力",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城镇化。理清二者的关系,对利用高速铁路建设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事实上说明高速铁路建设能满足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部分要求,其后从理论上阐述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旨在为利用高速铁路建设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可能会出现一些诸如社会阶层分化、伦理道德危机、人口流动、农民失地失业及城镇贫民窟带来的社会风险等。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机制没有形成、城镇化社会风险防范政策缺失、城镇化社会风险防范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滞后、行政管理体制不科学等。应通过加快建立城镇化社会风险防范的组织管理体制及其政策体系,积极应对城乡人口流动所带来的风险,建立城乡社会心态、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融合机制和重视并解决好城镇贫民窟问题等措施来防范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风险,实现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偏城镇化"现象,"十二五"目标达成需要城镇化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敛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转型核心是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镇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体系的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发挥动力机制、社会成本分担机制和土地权益分配机制的协同作用,通过战略性顶层设计发展多层次城镇化,实行农村职业义务教育,保障农民工市民权益,实现城镇化内敛式转型。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常态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也逐渐面临了更多风险与挑战。土地问题、资金困境、人口结构、社会矛盾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陷阱等都将影响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质量和方式。中国需要适时调整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及其治理方式,通过规划统筹机制、社会融合度建设、社会政策兜底以及社会营销策略,以推进一种健康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经济》2014,(8):162-163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广大城乡居民的根本利益。本文先介绍农村城镇化基本特征;然后对我国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概况进行分析;接着就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从几个角度进行阐述;最后针对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策略与思考,从大搞乡镇工业完善经济发展模式、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出优惠新政消除城乡区位差异、加强教育培训扩大农民就业范围等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建立现代物流商贸城是城镇化建设中的热点项目。现代物流商贸城从城市功能保障、人的城镇化、产业链延伸、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等方面推进了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商贸流通业是城镇化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城镇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繁荣的商贸流通的基础上,二者互为条件。目前黑龙江省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仍以粗放型的规模扩张为主,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要求要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为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暴露了许多不能避免的问题,但这绝不会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为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河西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城镇化要求各个区域根据自身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城镇化战略.本文从甘肃省河西地区的自然、经济基础现状出发,对影响其城镇化进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多中心-卫星城"串珠联网、网片结合的城镇化模式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民职业教育与城镇化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状况是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职业教育是提高该群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同时,城镇化是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它的实施对推动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鹿庆峰 《全国商情》2013,(12):91-92
我国的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得以迅速地发展,同时城镇化的进程也随之逐步加快,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但是,我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家庭养老的压力加大等问题,因此,完善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伴随PPP模式在公共事务领域的大力推广,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项目数量快速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还很落后,依然处于起步时期,还不能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因此,今后我国还需继续推广运用PPP模式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通过建立合理的收费和风险分担机制,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双赢,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与国际通常的发展轨迹不符,这并不能说明是城镇化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因为城镇化水平与地区城乡基尼系数呈反方向关系,表明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因为有其他诸如政策因素、劳动生产率等的影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最终的总体表现是扩大,扩大的收入差距通过半城镇化、内需、就业率等因素的传导作用,使得城镇化速度下降,从而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形成正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