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何春红 《中国经贸》2014,(9):162-16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企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企业发展中的分散型会计核算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存在的许多弊端,如信息传递迟缓、核算口径不统一以及核算内容不全面等,已无法完全适应和满足新时期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基于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的会计集中核算新模式的出现,完美解决了上述模式带来的不足之处,极大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下会计集中核算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第6次人口普查显示,广州市201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总人口的6.62%,老年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家庭单核化以及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年轻人工作压力的增大,这种家庭结构模式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而短期内,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较低,政府及社会所提供的社会养老供给也不能弥补家庭养老的短缺,因此,社区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在社区养老模式发展初期,相关政府应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加快老年人这一社会问题得以逐步缓解和解决。文章就是在分析社区养老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基础上对政府提出政策、职能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政府为帮助家庭贫困且上进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开展的重要工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贫困证明、家庭情况调查表等传统材料审核方式的科学性不断受到质疑,给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根据现行实践来看,建立一套以基本政治、纪律为保证并以量化考评为参照标准的贫困生认定体系,对于贫困生认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得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让人忧心,也是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体系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居家养老模式日益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它融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本文试分析了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尊老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作为中国家庭养老主要的文化价值理念,尊老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文化传承等积极的社会功用.由于受到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自由平等思想传播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尊老文化受到挑战,如何构建和谐的养老文化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各种因素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逆反、焦虑、困惑、消沉等,并波及到了其健康成长.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服务和引导工作,努力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帮助其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袁晓燕 《南方经济》2017,36(2):87-101
家庭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小单位,继Becker的开创性研究之后,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对于婚姻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微观个体的选择及福祉,而且也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分配等影响社会不平等。通过梳理婚姻的匹配模型、婚姻的形成方式、婚姻带来的转移支付以及婚姻的解体,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立足于我国婚姻是两个家庭之间的联姻这种特有现象,结合我国目前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由于户籍导致的城乡分割引致的特有的婚姻匹配模式,对于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和城市的转移必然带来生活上各方面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清欠农民工工资取得良好效果后,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家庭子女教育、所在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等。2005年10月笔者在 C 地区共发放问卷1000份,对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做了一个调查。  相似文献   

9.
《宁波通讯》2008,(1):F0003-F0003
宁波市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2006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人口超过84万人,占总人口的15%左右。今后10年,全市老年人口绝对数还将以每年不低于3%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家庭日趋小型化、核心化,空巢老年人家庭日益增多。许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还带来了孤独、寂寞等精神问题。为此,于2004年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成效显著,有力地改善了部分困难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巨大发展不仅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带来男女两性观念的变化。随着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职业妇女的增加,微观上的小家庭受社会的变迁影响以及家庭构成单位的变化,已经呈现出明显不同于过去的特点,并且随之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认真反思这些家庭夫妻关系的变化,并力求提供一种社会学的测量方法,来应对现代社会中由家庭矛盾引发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郭英 《东宇经纬》2000,(3):35-36
和谐、完美、健康的家庭环境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的基本条件。但日益增长的离婚率与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事件,已使越来越多的小学生痛苦与无奈地生活于单亲家庭中。由于家庭结构的缺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各种嘲讽、轻蔑、忽视,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大地震损毁了基础设施,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致使家庭结构产生巨大的改变,很多青壮年在地震中死亡,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极大的挑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然而,灾后重建工程中的养老机构的援建带来了灾区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同时,经历重大自然灾害之后的灾区人民对于养老保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转变了养老意愿。  相似文献   

13.
刘彦 《魅力中国》2011,(12):328-328
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设置和社会化主体,正在面临着现代化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家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情感功能以及陪伴功能等正在逐渐弱化。随之而来的与家庭有关的各种问题威胁着社会的稳定。所以,重新审视家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家庭的情感功能在现代化背景下弱化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和对未来家庭情感功能的瞻望。  相似文献   

14.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网络贷款平台因其门槛较低、无需过多担保、资金到账速度快等优势受到了很多人青睐。但是,在还款时却经常产生纠纷,甚至引发了不少的极端案例,引起了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分析了网络贷款平台的主要特征以及不良贷款平台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并找出正确的方法为大学生、政府、学校、家庭提供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的社会转型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以农业经营为主向以非农经营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工商业人口为主社会的转化.中国社会的真正转型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之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显露端倪,现尚处于转型初期.在转型过程的初期,它不会导致社会以及家庭诸方面发生前后迥异的变化,但它对民众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巨大而深远.由于外部社会的制度和政策"滞后"与"缺位",家庭及其成员在这一时期对变化的环境往往有许多"不适应",在家庭内部也有诸多"不协调"表现.  相似文献   

16.
反渎职侵权犯罪检察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渎职侵权犯罪虽然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但实践中.由于查处和预防工作中遇到诸多的问题。导致渎职侵权犯罪发案虽多.但是真正立案查处的少.查处后犯罪嫌疑人受到刑罚惩罚的程度低.  相似文献   

17.
徐云 《改革与开放》2009,(12):29-29
中国当代的社会转型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以农业经营为主向以非农经营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工商业人口为主社会的转化。中国社会的真正转型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之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显露端倪.现尚处于转型初期。在转型过程的初期.它不会导致社会以及家庭诸方面发生前后迥异的变化.但它对民众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巨大而深远。由于外部社会的制度和政策“滞后”与“缺位”.家庭及其成员在这一时期对变化的环境往往有许多“不适应”.在家庭内部也有诸多“不协调”表现。  相似文献   

18.
刘建峰 《乡镇经济》2008,24(2):98-10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将会受到严重冲击,人口老龄化、农村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和核心化,以及农民收入低下等削弱了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为此,我们应主要从制度伦理建构入手,鞭策、鼓励、扶持家庭养老,提高农村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质量水平,还要发挥政府在农村家庭养老中的职能作用,真正让家庭成为老人们安度晚年的稳固后方。  相似文献   

19.
伊春市的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既有着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普遍特征,也存在经济发展速度迟缓、望子成龙、 享乐主义、 叶落归根等原因.解决伊春市老龄化社会问题要发展绿色经济、 转变观念,降低老年人口相对比重、 发展以家庭为基础、 社区为依托的养老保障体系和老年医学,延长"生活预期寿命"等.  相似文献   

20.
特殊生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由于形成特殊生的社会、家庭等负面因素影响以及学校教育的偏差等原因长期存在,导致特殊生的不良行为、不健康心理与学校的教育转化工作必将长期共存。特殊生教育实质上是学校的差异化教育。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