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劳动的权利     
7月中旬,在广东省政府的参事决策咨询会上,曾任巡视员的参事曾添贵提出建议,要提高珠三角外来农民工的准入门槛,凡进入珠三角就业的外省农民工必须具备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逐步把低素质劳动力边缘化。此建议与昔日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惟英的"人口准入制度"如  相似文献   

2.
李超海 《南方经济》2015,33(11):110-120
基于2010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地区企业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表明: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企业农民工的工资总量存在显著差异,长三角地区显著高于珠三角地区;企业农民工工资结构则呈现出不一致的变化,长三角地区企业农民工的基本工资显著高于珠三角地区,但两地企业农民工在加班工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加班制度是珠、长两地农民工生产体制共有特征,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工资权益不如长三角地区,主要在于珠三角地企业或工厂的基本工资低于长三角地区,并且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不公平程度要低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要想维持或不扩大与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工资差距,需要付出更多的加班劳动。  相似文献   

3.
为从源头上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建设厅于近日制定下发了《安徽省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4.
4月17日,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提出力争到2015年,广东全省信息化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珠三角地区信息化水平迈进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5.
又见民工荒!不仅珠三角、长三角的企业面临着招工难,连内地企业也开始面临用工荒,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急剧减少。有媒体调查称,留守儿童成为农民工外出减少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的问题、对子女牵挂的问题,这些确实是农民工外出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刚刚过去的2009年.对于珠三角企业来说,情况实在不妙。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作为“来料加工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最早受到了冲击.因为无法获得订单.大量企业破产倒闭.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失去工作。突如其来的“民工慌”不但“慌”了农民工.也引起了国家最高层的高度关注;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纷至沓来的订单又让企业遭遇了“招工难”。从“民工慌”到“民工荒”。这一年.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以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排头兵的东莞为例。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农民工调查报告(2006)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4年起,一场突如其来的“民工荒”席卷了珠江三角洲,一直和中国农民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密不可分的珠三角遭到了农民工的“集体背叛”。“民工荒”给农民工的工作境遇和行为心理带来了怎样的变化?2006年7~8月,以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蔡禾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市场、制度和网络——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对该地区农民工进行了大规模问卷调查,用确凿的数据呈现出农民工真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8.
年年开春用工都紧张是常态了.其实并非季节性的问题.也非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问题。而“用工荒”原因众说纷纭,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深入有关当地企业了解.与大学生和农民工交流,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波  张卫国 《乡镇经济》2008,24(9):43-46
文章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做了详细地分析,找出了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困境,并从政府和农民工两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起,珠三角地区许多企业遇到了招工难问题,由过去的"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工资低,生活就业环境差,但深层的原因是我国农民工文化和技能水平低,人力资本不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矛盾所引起的.因此,化解珠三角"民工荒"的出路在于: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民工就业能力;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月23日,《西部论丛》杂志社美编工作座谈会如期召开。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原《读者》杂志主编胡亚权、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出版管理处处长罗和平出席并作讲话。来自省内的多名设计权威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8月,由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刘林平教授承担的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流动与权益——珠三角农民工的追踪研究”课题组,重点针对珠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与生活状况,以及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后的企业管理与福利制度展开了问卷调查。较2006年的同类调查,此次调查发现,珠三角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与生活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已经对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法学视野下解析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的形成及其特点,在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异同的对比剖析中寻求"民工荒"的破解路径,将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提供有益参考。现阶段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政权的行使,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法律规制,构建农民工法律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农民工培训法律规范,对于缓解"民工荒"、提升农民工的素质、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魏武峰 《发展》2008,(10):I0007-I0007
魏武峰,汉族,研究员,笔名龙门居士。陕西省陇县人。生于1944年9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毕业。1983年后历任甘肃省计委副主任、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供销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甘肃省政协九届常委、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他从小研习书法,反复临贴。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以毛体为主,兼容诸体,逐渐形成刚健豪放、写意传神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5.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以新十项工程的大投入带动广东省新一轮大发展”的要求,广东省发改委目前正积极推进总投资2万多亿元的新十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珠三角轨道交通及武广客运专线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6.
藏毯产业是青海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而着力培养起来的特色朝阳产业之一,市场前景乐观,综合效应明显。2003年夏省政府就藏毯产业提出了发展思路,确定了发展目标,要求做大做强。现结合青海藏毯产业的现状,对其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供政府和企业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今,全球经济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其中区域化、集团化是最为明显的特征。顺应国内外经济新形势和产业政策的要求,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珠三角经济区发展战略,培养国民经济新的生长极,这不仅是跨世纪的战略部署,也是全省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决策。肇庆是珠三角的一块“宝地”。它风景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珠江干流西江流经此地,且在珠江口与东江、北江汇合一处注入南海。省委、省政府把肇庆所属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简称两区两市)列入珠三角经济区范畴,对肇庆经济发展是极好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农民工就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09年中央一号文件.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今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均对农民工就业、创业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剑阁县也把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工作,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工作内容来做,并具有自己的特点。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何元睿 《发展》2008,(4):125-126
2004年1月起,有着近9亿农民的中国首次遭遇了“民工荒”,打破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在广东东莞首次官方确认民工紧缺后,随之波及整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并向中西部地区纵深发展,其中尤以珠三角地区为甚。仅深圳、东莞两地就缺农民工50多万,据估计,广东省缺农民工近200万。至2007年,甚至像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由此可见,民工荒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20.
张智勇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19-122
传统的就业歧视理论往往忽略歧视形成中的非制度因素。文章结合农民工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和就业保障等问题,从户籍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在进城务工中所受歧视的制度性根源,指出投资地区热点的转换并不是引起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用工短缺的真正原因,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歧视和工资差异才是该地区民工荒形成的背后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