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开然 《财会通讯》2011,(11):24-26
本文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对于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的影响,指出公允价值并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公允价值计量的收益提高了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发现公允价值会计与资本充足率、银行监管以及其与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资本市场有效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公允价值会计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使得企业资产大量减记,也引发了金融界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合理性的讨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理性分析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影响以及公允价值如何适度引入、谨慎运用就成为我国企业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风暴以来,问题不断扩大蔓延,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宣告申请破产,同日美国政府宣布以500亿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集团。当前美国的金融风暴已经演变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国和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其中公允价值会计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饱受指责,很多率先应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的国家现在又先后宣布停止使用公允价值。为此在金融危机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探索会计发展规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其红 《会计之友》2009,(16):83-84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引起了理论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普遍质疑,有人公开表示应该抛弃公允价值,以缓解金融危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科学性依然存在,只是因为在非正常市场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会计的操作存在问题。面对非公允的市场报价,对公允价值进行调整是必要的。但鉴于我国新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是谨慎的,所以没有必要修订我国现行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备受关注,损失惨重的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加剧了金融危机,而会计界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源。本文实证分析了在金融危机前后,公允价值会计对我国上市金融机构股票收益率以及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公允价值计量收益项目对股票投资收益率有很好的解释力,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项目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在上升市场中这样的解释力更强;我们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我国上市金融机构整体采用公允价值越广泛,就越可能发生金融传染性的结论;公允价值计量收益项目与金融行业景气程度的交互影响,证明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使得公司股价被传染,进而引起了资产价格循环。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美国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妍  何玉润 《会计之友》2009,(16):74-76
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公允价值会计备受争议。本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了基于决策有用观的公允价值的运用以及经营环境对公允价值的影响,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局限性以及公允价值在美国应用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  相似文献   

7.
吕敏 《财会通讯》2011,(6):25-27
2007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会计界和金融界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激烈争论。本文通过对这场争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的现状,提出美国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以及我国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引起了理论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普遍质疑,有人公开表示应该抛弃公允价值,以缓解金融危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科学性依然存在,只是因为在非正常市场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会计的操作存在问题。面对非公允的市场报价,对公允价值进行调整是必要的。但鉴于我国新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是谨慎的,所以没有必要修订我国现行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一、金融危机引发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去留问题的争论 目前社会各界特别是会计界和金融界对造成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观点不一,众说纷纭。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质疑之声愈发高涨,最终引发了各界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去留问题的激烈争论。目前,针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争论焦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公允价值会计在此轮金融危机中被某些金融机构指责为加剧经济动荡的“帮凶”:美国证券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机构也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公允价值的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针对此举,笔者从公允价值会计角度出发,对金融危机进行了分析,指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不是加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关于完善公允价值会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人们对会计计量的选择陷入了两难境地。面对公允价值计量特点的两面性.在会计计量方面,人们又该如何选择?本文在分析美国公允价值计量适度改变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选择上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公允价值会计备受争议。本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了基于决策有用观的公允价值的运用以及经营环境对公允价值的影响,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局限性以及公允价值在美国应用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会计界和金融界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激烈争论。本文通过对这场争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的现状,提出美国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以及我国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模式在相关可靠性等方面已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公允价值则以其优越性开始在国际上广泛应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也明确的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之一.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对于应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合理性产生质疑.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历史发展情况着手,探讨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情况及启示.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问题成为会计、经济甚至政治领域争论的焦点。文章以风险管理为主线,首先论述了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最后,文章从公允价值会计有用性、估值模型、职业判断,信息披露和治理等五个角度阐释了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公允价值会计在此轮金融危机中被某些金融机构指责为加剧经济动荡的"帮凶"。美国证券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机构也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公允价值的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针对此举,笔者从公允价值会计角度出发,对金融危机进行了分析,指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不是加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关于完善公允价值会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华 《会计之友》2009,(8):9-11
公允价值一直是我国会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惨痛教训又一次引起大家对使用公允价值的关注。我国应适度地使用公允价值,并且要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监管,尤其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监管。本文主要从会计的角度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及其对今后会计发展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争论的焦点。金融界人士把这次危机归罪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并公开表示应该抛弃公允价值的使用以缓解金融危机;会计界则认为金融危机原则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只是使危机更快暴露出来。本文就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应用的影响和启示展开论述,并针对中国情况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必要性和需要完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终止与否的争议。文章通过对国际各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改革最新动态的梳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内在缺陷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公允价值会计急需改进的是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的争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饱受争议.文章论述了金融危机给公允价值会计带来的争论焦点和原因,针对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顺周期效应问题以及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思考在我国推行公允价值面临的困难和应采取的措施,以期为正确认识和运用公允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