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闻岳春  周怡琼 《上海金融》2012,(1):97-99,119
中东欧国家所经历的银行业改革进程与我国银行业改革进程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回顾并总结了中东欧各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三个阶段及改革效果,从其实践经验中得出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有益启示:(1)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保持国内力量对主要银行的控股权应是较改善银行绩效更为重要的目标,本文建议可实行差别化股权比例限制;(2)在"引资"的同时应更关注"引智"与"引制";(3)变被动引进为主动持股,寻求双方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结束。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完善银行业的监督管理,促进银行业稳健运行,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全面兑现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对象限制,在审慎监管的框架下对中外资银行一视同仁地实行国民待遇。国内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正在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金融创新和银行业监管都取了显著成效,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截至2006年末,累计已有21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引进29家境外投资者,投资总额达190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并上市,中国农业银行也正在重组,积极为上市做准备。由于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境外投资者的引入是否能有效改善银行绩效,是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以巴西、墨西哥、智利和阿根廷四个国家的银行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这些国家外资持股比例在25%-35%、36%-50%、51%-100%的银行的绩效变动及信贷增长率的周期变动情况,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引入战略投资者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近几年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大举措.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20余家中资银行引入了境外战略投资者.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现状,并分别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类型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前后的经营绩效,以期对我国银行业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视银行业战略引资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金融》2005,(10):1-1
近一年来,国内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改革的一个最大亮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如中国建设银行于2005年6月17日向美国银行出售了9%的股份,价值30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向高盛集团旗下的投资子公司和德国安联保险公司出售35亿美元,约9.9%的股份;中国银行先是向苏格兰皇家银行出售31亿美元约10%的股权,随后又向淡马锡出售31亿美元中国银行10%股权等。引入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6.
利率市场化促使美国银行业重新审视传统的经营模式,并给银行业负债结构、收入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需要根据国家经济金融及监管情况而定。从美国利率市场化历史沿革来看,经历了"自由→管制→自由"的三个演进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美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利率市场化促使美国银行业重新审视传统的经营模式,并给银行业负债结  相似文献   

7.
背景分析:关于中国银行业改革,如果将视角仅仅集中在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热衷于海外上市的话,可能会使我们得出过于片面的结论。因此,我们认为要把握当前中国的银行业改革,需要对整个金融业改革的历史脉络和改革进程做一个清晰的梳理。银行改革是整个经济  相似文献   

8.
杨勇  魏浩 《金融论坛》2003,8(11):15-20
中国银行业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但改革侧重点应放在银行产权方面还是银行业的市场方面则值得认真加以研究。本文通过从银行业效率的提高、不良资产问题的解决、银行业制度变迁的绩效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在现阶段产权改革应优先于市场改革的结论。作者还具体设计了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过结构重组,分立出公司制的优质子银行;第二步,对银行进行股份化改造,引入有实力的民营经济主体和境外战略投资者,构造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善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第三步,推动商业银行上市,对商业银行实行民营化,最终实现国有股的退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对金融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本文全面回顾总结近10年来福建银行业改革发展所取得的积极进展与成效,并针对新时期福建银行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福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目标方向,阐述下一阶段福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重点推进领域。  相似文献   

10.
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改革有着提高监管工作效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与国际体制接轨等较实际的作用。本文将先对2003年银行业监管改革的一些较根本的动因进行回顾,然后依据这些动因,对此次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成效与不足进行适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5,29(8-9):2325-2353
During the 1990s Mexico conducted two experiments with its banking system.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1991–96) it privatized the banks. This experiment took place with weak institutions to enforce contract rights. It also took place without institutions that encourage prudent behavior by bankers. The result was reckless behavior by banks, and a collapse of the banking system.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1997–2003), Mexico reformed many of the institutions that promoted bank monitoring and it opened up the industry to foreign investment. It was less successful, however, in reforming the institutions that promote the enforcement of contract rights. The result was that bankers behaved prudently, but prudent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weak contract rights implies that banks are reluctant to extend credit to firms and households.  相似文献   

12.
绩效、控股权与战略投资者:转型经济银行改革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欧转型经济与中国当前的银行改革具有相似性。东欧国家在第一次银行改革中保持了国有控股权,但并没有提高经营绩效,继续开放导致超过75%的银行资产被外资控制。东欧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继续保持国有控股的情况下,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小股东并不能建立良好的银行治理结构,也不会有效改善经营业绩;而外国战略投资者控股银行后能够显著提高银行业绩,但国家也丧失了银行控股权,似乎在现有的改革路线中改善绩效与保持银行控股权二者不可兼得。因此,中国如果必须保持国内力量对主要银行的控股权,则应借鉴招商银行模式,建立国内大型企业法人持股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转型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转型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引进外资银行,形成了外资银行在该地区银行市场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基本格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资银行对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既改善了中东欧8国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也带动了本土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占硕 《金融论坛》2005,10(8):9-14
田国强、王一江两位老师合作发文认为: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可以做到“打破一种局面、引进两类股资、形成三方制约、达到四个有利”。但我们在引入模型分析的结果却是:当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租金大到可以补偿控股风险成本和股权交易成本时,引进外资与非国有两类股资后所形成的三方制衡体系是不稳定的,被打破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可能被新的股权集中模式所替代,而外资战略投资者更可能寻求获得银行的控制权,并造成银行价值额外的损失。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要先行从市场微观基础建设方面消除国有商业银行特殊的垄断地位、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租金。  相似文献   

15.
外资银行在拉美国家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受“华盛顿共识”影响,拉美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银行私有化改革。1994年末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为了缓解危机和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多数拉美国家在银行私有化改革中积极鼓励外资银行进入。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盲目地西化,照抄照搬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依据经济规律,根据本国实际采取适合自己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金融体系,各个经济要素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The role that foreign banks pla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been arduously debated. Foreign banks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banking sector in the host country but they can also undermine local banks by selecting only the most trustworthy borrowers. In this paper, I analyze the period between 2005 and 2014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oreign and domestic banks in Mexico and Colombia. Analyzing Mexico is of great importance given that foreign banks control more than 80% of the banking assets. Also, given the difference in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between Mexico and Colombia, I can control for regulatory environment. After controlling for size,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untry of origin, I find that foreign banks have not stimulated growth in Mexico through commercial loans.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 that this lack of credit to companies may be due to a weak enforcement of contracts rather than to foreign ownership. However, Colombia has a weaker enforcement of contracts environments and foreign banks also do not provide as many commercial loans as domestic banks. This paper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regulato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need foreign capital and those that want to intensify the allocation of commercial credit.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的过渡期已经结束,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状况究竟如何,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从总体上来看,在五年过渡期内,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上升,特别是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从而表明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然而,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参差不齐,出现了分化趋势,而且在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的主要方面仍与国际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中国银行业的改革需要从决定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上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即真正建立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和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培育和提升银行创新能力、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陶能虹 《金融论坛》2007,12(2):12-19
最近几年来,随着国内银行业的发展,特别是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进程的推进,税收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现行税制中的一些矛盾开始显现,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但对现行银行业税制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需要怎么改革等问题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在对税收基本理论和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现状及其实施效果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银行业税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探讨我国银行业现行税制在合理性、公平性、均衡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内容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度测评及理性开放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2007年末,外资银行不仅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分行,还注册成立了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同时还有3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参股了25家中资商业银行。面对扑面而来的外资银行,中国的一些金融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提出了"贱卖论"、"威胁论"和"单边开放"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判断和评价凸显其重要性。本文对2003~2007年这一时期的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度进行测算,结论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属于中等水平;本文还从实际对外开放趋势的角度进行分析,结论是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对外开放度远比定量测度的要高。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及一些国家银行业表现出脆弱性的状况下,中国银行业应汲取其他国家银行业开放的经验和教训,走适度理性的开放道路,才能更加有利于中国银行业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张娜 《金融论坛》2007,(6):35-39
在对商业银行效率概念分析和效率分析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0家国内银行和6家外国银行2003~2005年的效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值低于国际先进银行.基于2005年的数据,运用单要素指标分析法对我国与国际先进银行的经营效率、成本效率和资产配置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盈利能力较低,资产获利能力普遍较弱,资本收益率与外资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只有不断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各项改革,才能使银行业不断地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进而提高银行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