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乐亭县坚持把民营企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撑来抓,通过明确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构筑发展平台、强化发展服务、浓厚发展氛围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实现了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已有各类企业、摊点和加工经销业户18432个,从业人员75959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5家,纳税超百万元的36家,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79亿元,占全县GDP的70%,上缴税金3.5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8%。乐亭县民营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主要得益于以下举措:  相似文献   

2.
廖军  蓝智 《广西经济》2006,(7):52-53
近年来,宾阳县提出建设民营经济强县的目标,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来抓紧抓好,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关于扩大招商引资的若干规定》等优惠政策;深入开展质量兴县、诚信宾阳活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举办两年一届的广西民营经济发展(宾阳)研讨会暨小商品展销会等节会活动,为宾阳民营经济的发展搭建宽大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县民营经济提供的税收占全县财政税收的70%以上,民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2005年底,全县民营企业481家,其中新发展88家;个体工商户22893户,其中新发展7496户,民营企、世从业人员超万人。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宾阳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唐海县民营经济长足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受曹妃甸开发建设的拉动,唐海县民营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民营经济的跨越发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事关临港经济强县建设,是全县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郓城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精神,深入贯彻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县域经济就是民营经济”的思想,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以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民营经济呈铺天盖地发展之势,成为全县经济的最大亮点,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使广东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其次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另外,民营经济自身也要不断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6.
宾阳县民营经济发展历史悠久,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全县三大支柱经济之一。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8963户,从业人员29929人,私营企业397家,从业人员5655人,2002年全县民营经济上缴税金5745万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如何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们立足县情,突出特色,把握关键,按照“环境招商、项目立县、工业强县”的总体思路,把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实施“催生、助长、扶强”战略,全县民营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县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9.8亿元,增长19.9%;上缴税金3045万元,增长6.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4.2%,提高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郓城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全民参与创业、产业集聚发展、板块经济多点支撑”的良好局面。截至9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13万户、民营企业315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1亿元、利税4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分别达到94%、75%;实现增加值占全县GDP的66%、税收占全县工商税收的74%、吸纳劳动力占劳动力转移总量的95%、农民从民营经济中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保靖县发展县域经济着力实施民营主体战略,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到2004年,民营经济总产值突破7亿元,年均增长18%,占县域经济总量的87%,创税7600万元,占全县财税收入的80%以上,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调查表明,民族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四种理念。一、必须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民营主体、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理念。发展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选择,思想要蜕变。保靖县实施“两抓”扫清思想障碍。一抓宣传,提高群众认识。循环宣讲民营经济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个亮点”之一。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扩大就业的最重要的途径。今年,为了防止经济过热,确保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央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控制信贷规模、  相似文献   

11.
陈韶光 《特区经济》2005,(11):102-103
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前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发展的经济主体,作为当前中国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其与金融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的具体反应,应该能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增加,业务增多,经营效益和经营质量改善;反之,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支持,也会给民营经济注入持续动力,促进民营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搭建平台,不断完善服务,民营经济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幸福临沭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目前,全县民营市场主体发展到16167家,占全县市场主体总量的97%,民营经济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今年1~9月份,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18.7亿元,增长14%。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周火  肖成池 《特区经济》2006,211(8):262-263
作为西部经济新的主要增长点—民营经济,在西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西部民营经济同东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如何使西部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升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区间差异,本文在充分认识西部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及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一些促进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评述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成就,民营经济特别是以中关村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科技企业在过去年代突出发展,当重彩书写,从1992年起持续高速增长,第一次令全世纪的经济学家们看到,在中国的经济构成中出现一个全新板块-民营经济板块。  相似文献   

15.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末,明水县民间存款已达9亿多元,这些闲散资金都急待找出路。全县还有不少能工巧匠、土能人、离退休的科技人员,这些人都是宝贵财富,是发展民营经济的人才,都可以培养发展成为民营经济的领军人物。只要政府正确引导,降低门槛,税费合理,经营公平,必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05,(8):51-51
全国工商联日前发布《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建议政府应把有关民营经济的问题列入下一个五年计划中,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来指导民营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使相应法律、法规与宪法配套,使得民营企业在初创、成长和整个生命周期当中都要有法可寻、有法可依,切实有效地保护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清理和修改一些政策,彻底解决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进入市场的问题,尤其要解决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营经济是天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统计数据发现,天津民营经济在产业规模、产业领域、产业素质、产业贡献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与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发现,天津民营经济仍然存在总体实力相对较弱、发展环境有待完善、融资困难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天津应从政府职能转变、推动产业联动发展、扩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及引导民营经济规范化管理等方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现阶段民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快.企业规模扩张迅速、行业分布广泛等特点。比较武汉市民营经济与相关城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武汉市民营经济与其他城市有着较大的差距。武汉市民营经济存在着企业实力不强.公平待遇未落实、投融资呈瓶颈制约等问题。“十一五”期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和落实,民营经济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武汉市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并用事实从四个方面说明民营经济对深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中肯指出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政府要大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优良环境的具体建议,并根据深圳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宁波经济丛刊》2007,(1):43-45
当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大大拓宽;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营经济面临着能源紧张、资源紧缺和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巨大压力。如何在新形势下闯出一条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之路是目前我市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市工商联组织力量,深入企业走访民营企业家,对当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行调研,试图通过研究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为政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民营企业全面认识和把握环境、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