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商业文化》2006,(11):80-81
眼下,有许多人很喜欢喝普洱茶,也想收藏一些,但又不知道什么样的普洱茶是好的,该如何收藏,因此他们想了解一些普洱茶的收藏知识。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业内有关人士。普洱茶收藏有误区一、盲目追求年份。普洱茶收藏者李国勇告诉记者,其实存放20年以上的普洱茶目前已经很少了,三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罕见。现在市面上部分卖价达千元的“陈饼”,其实是某些商家用出厂仅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茶叶蒸制的。二、认为收藏陈化茶可赚大钱。其实个人收藏普洱茶的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2.
普组 《致富天地》2006,(8):16-16
普洱是名扬世界的“普洱茶”的故乡,这里孕育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天下普洱、世界茶源、普洱茶都、茶马古道的源头。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名扬天下。南宋《续博物志》有“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的记载;清代阮福《普洱茶记》中记录“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说。走进普洱,人们会被独特的普洱茶文化的魅力和热火朝天的建设情景所感染。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普洱茶热炒之风再度刮起,市场价格也一路飚红。据说在普洱茶的故乡,几乎不起眼的时间就崛起了数百甚至上千家的普洱茶生产企业,争“正宗”,争名头,争原产地,争“茶马古道”……闹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4.
试析粤港台普洱茶消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粤港台普洱茶消费热现状入手,剖析了“陈普”消费热的缘由和夸大的功能吹嘘、严重的混种混级、人为的商业炒作和疯狂的奸商“做旧”等隐忧,提出了理性的对普洱茶进行消费推介、规范的对普洱茶进行品质评价、积极的对普洱茶进行消费指引和尽快的建立粤港台普洱茶业行会等对粤港台普洱茶消费热进行积极引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楚天都市报报道,近日,记者从仁创·中部茶博会获悉,受上半年干旱影响,今年来茶叶价格呈现普涨之势,从6月至今,主要茶叶的价格涨幅多在10%-20%之间。云南茶企老板程红刚告诉记者,受干旱影响,福建等主产区茶叶产量均出现下滑,普洱价格因此上升了一点,其它茶叶也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市民一次性购买了十几包新茶。仁创茶展负责人贾威介绍,因陈茶年份越久口感越好,价格自然也更高。"圈内不少人都会在新茶上市时择优购买并收藏一些,尤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首先,对云南普洱茶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云南普洱茶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进一步采用囚徒困境、“柠檬市场”等模型分析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云南普洱茶市场价格乱象的最重要的根源;最后,文章针对研究结论给出减少普洱茶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2005年云南马帮进京开始到现在,普洱茶已经成为了一个从中国茶界到普通大众的一个响当当的词。然而“,普洱茶”三个字虽然叫得非常响亮,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似乎并没有某个普洱茶品牌的概念,在品牌致胜的今天,拍卖会上上万的普洱茶和市场上几块钱的普洱茶似乎也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这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而在想象不到的流通链条上,真假难辨的普洱茶似乎又成了普洱茶时代的另外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8.
刘丽琴 《中国市场》2007,(25):40-41
<正>如同中国股市最近的行情,普洱茶这种原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茶叶,也同样历经了价格从暴涨到暴跌、销售市场从狂热到降温的“冰火两重天”。6月7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在京指出:国内普洱茶市场已经存  相似文献   

9.
若海 《浙商》2008,(10):84-85
2006年以来普洱茶的疯狂让其他投资项目变得“黯然失色”,和普洱茶如出一辙,越陈越香的黄酒同样堪称“能喝的古董”。有所不同的是,普洱茶的疯狂正回归理性,而黄酒投资热却刚刚兴起。  相似文献   

10.
丁俊之 《国际经贸探索》1994,10(3):53-56,63
中国普洱茶的栽培利用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种茶和茶文化。普洱茶性较中和、正气,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综合效应不断得到现代医学的验证,是受到海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普洱茶内外销市场正不断扩大,本世纪末,外销可达70吨。为拓展产销,应坚持“以质竞争”和“市场多元化”两大策略,开发普洱茶系列,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普洱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普洱茶特色及拓展产销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普洱茶的栽培利用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种茶和茶文化。普洱茶性较中和、正气,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综合效应不断得到现代医学的验证,是受到海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普洱茶内外销市场正不断扩大,本世纪末,外销可达70吨。为拓展产销,应坚持“以质竞争”和“市场多元化”两大策略,开发普洱茶系列,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普洱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普洱茶逐渐成为茶中新贵。都说酒是陈的醇,茶是新的香。不过,普洱茶是个例外。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相似文献   

13.
泡沫吹到了极限,总有会破的一天。2007年5月以后,普洱茶价格突然悬崖一跳,缩水50%,与价格最高时的2006年3月相比,超过300亿的资金一夜间蒸发,而将大量资金投入茶市的散户被严重套牢!一时间,一路高涨的普洱茶“崩盘”之说四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连环画真的火了,有的品种价格10年升了数十倍”,在纵原市场经营连环画10年的巫先生举例,他在前年以1500元价格买入的一本连环画,以1800元卖给了一位收藏者,半年后,这位收藏者以9000元价格出手,半年后再以13000-14000元买回,近期再以2000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下一个收藏者,这本连环画不到3年升值超过10倍!  相似文献   

15.
张天伟 《市场周刊》2020,(19):0057-0058
普洱茶是云南颇具特色的茶叶品种,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对推动云南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云南普洱茶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沿线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人口44亿,是全世界至关重要的茶叶消费区。而且,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国,可见其在茶叶贸易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省普洱茶出口情况、普洱茶出口制约因素,并就“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提升云南普洱茶出口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粟娟 《糖烟酒周刊》2007,(12):96-96
自从2003年,云南的普洱茶北上带动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市场之后,国内的普洱茶行业就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普洱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收藏市场、拍卖市场应运而生;消费市场、礼品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扩大。尽管目前普洱茶全行业的市场规模还不到一家大企业的年销售额,但市场已经从当初的台地茶、古树茶、野生茶等茶青的竞争和不同山头茶青的竞争,逐渐进入一个以品牌为导向的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不但对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与价格较为重视,同时也十分重视消费过程中的体验。鉴于此,文章首先对普洱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体验营销的含义及特点,并阐述了普洱茶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普洱茶体验营销策略,希望对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普洱茶银行     
《商界》2008,(4):75
近年来,受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价值越高观点的影响,收藏普洱茶成了一种时尚。银行针对个人和企业提供普洱茶收藏、保管、回收、买卖、封存、寄存等服务。截至目前,收藏交易行共拍卖普洱茶20批次,总成交金额达92万余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普洱·日本岩手·大可堂 2010年5月1日,“中国普洱·日本岩手·大可堂2010年上海世博会茶秀展”在浦西世博园综艺大厅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规范普洱茶市场急需科技力量的投入,为打击普洱茶假冒伪劣产品服务,介绍了普洱茶防伪和科学鉴定相关专利的研发情况,分析了普洱茶防伪和科学鉴定相关专利的特点,对未来普洱茶防伪和品质鉴定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要大力研发、保护和使用普洱茶防伪和品质鉴定相关专利,保护普洱茶知识产权,规范普洱茶市场,维护好普洱茶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