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工养殖乌鳢的发展,尤其是小水体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其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水体小,密度大,投喂饲料来源复杂且数量多,加上人为因素等原因,近年来,乌鳢养殖频频出现鱼病,其危害程度有加剧趋势。因此,如何防治乌鳢疾病,是目前发展乌鳢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乌鳢的常  相似文献   

2.
乌鳢俗称黑鱼,分布广,生长快,生命力强,食量大,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价值,适于集约化养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乌鳢养殖的迅速发展,天然饵料不足已成为乌鳢养殖的阻碍。因此,选择适口、优质的膨化颗粒饲料替代鲜动物饵料,适应乌鳢养殖发展的需要。但在投喂颗粒饲料前,必须对乌鳢进行驯食,使其由摄食天然饵料或冰鲜鱼,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以便于大规模养殖。根据近几年养殖经验,虽然驯化可在从苗种到成鱼的任何阶段进行,但以在苗种体长3-5cm时驯化最好。  相似文献   

3.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据测定。每100g乌鳢肉含蛋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乌鳢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鳢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乌鳢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足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我国人工养殖乌鳢已开始兴起,其前景看好,但在养殖中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广东乌鳢养殖主要集中在顺德、中山两个地区,现将在广东乌鳢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我县从2009年在少云镇高碑村和石庙村开展乌鳢人工养殖至今有5年时间了,现在养殖规模达1000余亩,成鱼产量3000吨左右,所需鱼种都是自养。根据笔者这几年在少云镇高碑村和石庙村乌鳢养殖基地培育乌鳢苗种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培育好乌鳢苗种这一技术总结如下:一、鱼池的选择鱼苗培育池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乌鳢养殖的迅速发展,天然饵料不足已成为乌鳢养殖的阻碍。因此,选择适口、优质的膨化颗粒饲料替代鲜动物饵料,适应乌鳢养殖发展的需要。但在投喂颗粒饲料前,必须对乌鳢进行驯食,使其由摄食天然饵料或冰鲜鱼,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以便于大规模养殖。  相似文献   

6.
余杭区作为浙江省最大的黑鱼(乌鳢)养殖基地之一,省、市、区三级各部门十分重视黑鱼养殖产业的发展,先后建立了“博陆黑鱼养殖技术协会”、“黑鱼研究所”、“省级博陆千亩黑鱼专塘养殖高标准示范园区”,制定了省级农业地方标准——《无公害乌鳢》和区级实用养殖技术操作手册——《无公害乌鳢养殖技术使用操作手册》,为乌鳢养殖业走上商品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使我区的黑鱼养殖产业稳定发展。余杭区现有黑鱼专养面积4723亩,2005年度商品鱼产量6936t,产值近亿元,成为我省名副其实的“黑鱼之乡”,对推进我区都市型效益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我国乌鳢的养殖现状,分析了乌鳢的养殖发展前景,同时提出了开发乌鳢养殖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创新乌鳢养殖方式,我们进行了“乌鳢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关键技术为稀放混养护水、种植水草净水、使用微生物制剂改水,实现生态环境和养殖效益双赢。2013年,试验面积4380亩,总产乌鳢10555t,销售收入18155万元,实现利润3667万元,养殖产量、纯利润较2012年分别增长11.7%和18.8%。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泗阳县桃源水产养殖场为江苏省无公害乌鳢养殖基地之一,主要以常规鱼为养殖品种,随着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的发展,常规鱼养殖效益逐步下降,水产养殖场的收入日渐减少。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综合养殖效  相似文献   

10.
<正>乌鳢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在套养、疏养的情况下,一般很少发病。但在人工高密度养殖环境里或同一池连续养殖,不仅发病,而且病害较多,较为复杂,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已成为乌鳢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1.
乌鳢是目前大量养殖的名特优水产品之一。一龄个体可达0.5kg左右,最大可达2kg。但是也存在着起捕率底,不摄食人工膨化颗粒饲料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微山县鲁桥镇号称"中国乌鳢之乡",人工养殖乌鳢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受2011年商品乌鳢大幅涨价的刺激,该镇乌鳢养殖面积和放养密度均有大幅度增加,养殖户投喂积极性空前高涨,随之而来的是乌鳢病害发生率均大幅提高,给养殖户  相似文献   

13.
乌鳢成鱼养殖方法很多:目前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江浙地区养殖乌鳢多采用成鱼池套养和小水体集约化精养。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乌鳢的池塘养殖尽管发展迅速,但养殖技术并不成熟,笔者在入户指导中发现,有不少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因片面追求高产,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饵料、肥料等,这样不但使养殖成本日益过高,且会使水质恶化,影响乌鳢的生长,最终导致养殖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乌鳢养殖业的发展,乌鳢苗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单靠捕捞野生苗种来养殖,不仅数量少.供应无保障,而且质量差,规格不整齐。因此人工繁育乌鳢苗种已成必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培训》2005,(2):20-21
乌鳢的苗种培育 鱼苗、鱼种的培育,是指孵出4~5天,能灵活平游时的幼苗到1龄鱼种的培育。这一过程又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幼苗驯养、夏花鱼种培育和1龄鱼种培育。其中以幼苗驯养最为关键。根据乌鳢人工养殖的经验,乌鳢催产孵化较为容易,鱼苗培育难。因为鱼苗培育抑制因素较多,工作量大而细致,成活率低,稍有疏忽,前功尽弃,失败的单位不少,这给工厂化育苗造成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正为做好乌鳢的人工繁育工作,三门峡市渔业管理部门会同市技术监督部门,制定了乌鳢养殖技术规范,并于2012年由三门峡市技术监督局以地方标准的形式对外发布,填补了我市没有水产养殖标准的空白,使乌鳢养殖有章可循,并制定了《乌鳢人工孵化技术规范》,对乌鳢的人工孵化全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使乌鳢人工孵化的每个关键环节,都做到可控、可  相似文献   

18.
<正> 乌鳢是一种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由于其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丰富、具有医药疗效,在国内外市场甚为畅销。近年来我场为了调优水产品养殖结构,充分利用大水面水体资源,对网箱集约化乌鳢养殖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大水面乌鳢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乌鳢,俗名黑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我国传统的名优水产品种之一,市场畅销,经济价值较高。乌鳢对环境适应性强,适合在稻田中养殖。稻田养殖乌鳢,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一般每667m2稻田在不减少稻谷产量或在稻谷产量有所增加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乌鳢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乌鳢历来畅销国内外市场,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国内市场上乌鳢属于淡水中较高档的水产品,价格在鲫鱼、鲢鱼等鱼类之上。养殖乌鳢是广大养殖户发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现将乌鳢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