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中天教授在其《帝国的惆怅》一书中称:“所谓‘非典型腐败’,就是看起来不像是腐败,或不被认为是腐败的腐败。”他将古时官场上普遍遵循的“陋规”(如下级向上级进贡的“使费”、“冰敬”、“炭敬”等)视为“非典型腐败”的“典型”例证。依笔者看来,“非典型”乃很流行、不特殊、心照不宣之谓。而今,会计造假这类违法行为在一些行业中相当普遍地存在,我们不得不警惕它在社会心理和现实生活中“非典型化”的危险。《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二号)》披露:2005年被查的39户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2.22%,而实际利润率高达26.79%。有些还存在  相似文献   

2.
治理“微腐败”是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强保障。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国乡村进入了国家资源由城市反哺农村的时代,大量财政资源下沉,乡村振兴领域微腐败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借助“制度—行为—文化”为核心要素的政治生态理论框架,以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披露的涉及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fsQCA)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微腐败”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个要素不构成微腐败发生的必要条件;目前存在6种微腐败发生的组合路径;官僚主义是诱发微腐败的关键要素。由此,抓好“微教育”、筑牢“微整治”、聚焦“微权力”、关注“微领域”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微腐败的治理对策。本文研究价值在于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微腐败治理的相关理论,也为我国从严治党、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及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腐败的实质是“以公权换私利”.由于公权具有“商品”的属性,公职人员具有“经济人”属性,所以以公权换私利成为了可能.腐败成本低,反腐制度不健全,以及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诱使腐败发生  相似文献   

4.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如何从根本上堵住腐败源头,构筑起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呢?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认为,选好“一把手”,立好“一套制”,废除“一支笔”,管好“一班人”,杜绝“一言堂”乃是堵住腐败源头,标本兼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腐败问题是中国社会二十一世纪的几大焦点问题之一,腐败问题处理得得力与否,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心到中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党和政府早已意识到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党中央几次有关反腐败和党的作风建设的会议都表明了中央在腐败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江泽民主席“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以及“七一”讲话更明确地显示了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央和地方,党和群众的一致努力下,中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反腐热潮,为适应这种形式的需要,各种有关反腐败的章、作数以万计,许多专家学纷纷发挥自己的观点,为反腐献计献策。应该说学术界这种针砭时弊、关注现实的作风是十分令人欢欣的和鼓舞的。但是,综观这些论作,大家所谈所反的腐败大多都是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如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等,而这些腐败行为都离不开“以力”二字。即大家所言的腐败都是特权利用人民群众赋予的公共权力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的政治、经济腐败。笔认为,中国社会不仅存在着严重的特权的“官场腐败”,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平民大众的“大众腐败、平民腐败”。“大众腐败、平民腐败”的蔓延和恶化在中国社会形成了一股严重的“腐败化”。  相似文献   

6.
近期,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因严重不负责任,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衡阳市发生严重贿选”,被依法审判。国家公务员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行为被界定为腐败,受到审判,人们无可非议,而童名谦没有贪贿收受,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有的人便问,没见腐败,也要查处?是的,因为不作为,正是一种腐败。  相似文献   

7.
金融部门是一个与“钱”打交道的行业。全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又大大小小地掌握有党和人民赋予的某种权力,这种金钱和权力相结合的特性决定了农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一样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样是腐败行为发生概率及影响相对较大、较集中的地方。如何预防腐败,有效遏制腐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预防权力腐败必须依靠“三靠”,增强“三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社会上的羡腐心态等,都成为“腐败文化”滋长蔓延的可怕信号。  相似文献   

9.
林兟 《投资与合作》2004,(2):44-44,53,54
在担保、票据贴现、典当等“非典型输血者”中,融资租赁对成长型企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我们不必再执着于“占有”。  相似文献   

10.
以往,在鞋市有“鞋托”,在牛市有“牛托”,在许许多多经营场所,各色托儿盛行,那是经济领域中的害群之马。如今,又滋生了另类“托儿”。他们渗透到官场上,在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中,穿梭于腐败交易的双方之间,为其牵线搭桥,帮其完成见不得人的交易,因而人们称之为“腐败托儿”。“腐败托儿”干的虽然是见不得人的勾当,但其危害却不可小觑。由于腐败托儿往往由腐败分子的亲属亲戚、同学朋友,情人二奶、铁杆亲信,或老领导、老战友、老部下充当,因而极易以“情”为借口,打动意志不坚定的当权者,从而达成肮脏交易。同样由于托儿为腐败分…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中国政府采购》2012,(6):10+12
整个中国社会现在都有些“潜规则化”,医生、教师这些涉及公共福利的行业也在流行“潜规则”,很多人的法定收入不高,但有“灰色收入”……民间须坚决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官方推进反腐败的动力。但民间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国无法在现阶段彻底压制腐败的现实性和客观性,不举国一起坠入痛苦的迷茫。  相似文献   

12.
人民银行曲沃县支行在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标的同时,加大治本工作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特别是在今年初发生的“非典”疫情严峻形势下。纪检监察部门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以履行央行职责,加强金融监管为中心,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预防和治理腐败,“三管”齐下严堵腐败源头。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3.
反腐提速,是十八大之后出现的一个政治新动向。现在呈现出来的查处腐败案件的速度、力度、透明度和高效率,显示了中央向深层次腐败“亮剑”的坚定决心。鼓舞了群众,聚积了民意。其巨大的“正能量”势必不断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某人在金融机构一营业网点负责信贷工作。开始,他能严格按照贷款“三查”制度,坚持审慎信贷原则,顶住了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户。有的个体户看他不“吃硬”,便改变策略,有意接近他,套近乎,请他打牌喝酒,渐渐地他开始接受送来的烟酒。于是腐败的“毒素”开始突破他思想道德上的防线。  相似文献   

1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商业腐败(下文简称腐败)极为普遍也屡禁不止,即便跨国500强公司、中国本土巨头企业也都丑闻不断。2018年12月份,百度55名员工虚报打车发票被辞退;阿里巴巴爆发了“淘宝小二贿赂门”事件;大疆创新的“腐败门”更是惊爆“45个内鬼造成公司损失10+亿”。以腐败作案高发的采购领域举例,很多公司都采用了“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为什么仍然不能防止腐败?腐败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系统性地分析和预防商业腐败?  相似文献   

16.
目前,政府采购工作已在全国各地试行,但当前还没有一整套较完整严密的法规来规范、约束政府采购行为,则有可能将原来分散的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容易出现由“分散腐败”变为“集中腐败”等不正常现象。为此,要办好政府采购这件好事,需要根据我国国情继续不断探索完善,增加透明度,加大管理监督力度,争取早日与国际接轨。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政府采购中出现“集中腐败”等问题,保障政府采购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2005年1月11日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郑重告诫全党同志,“必须深刻认识到,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他强调,“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英国和香港均位列16个清廉国家和地区之中。在这三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将腐败视为最大的丑闻,形成了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良好而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金融腐败的滋生。本文将对这些经验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遭遇腐败     
“腐败”,是近年来使用频率名列前茅的一个词。人们恨腐败、议腐败,也有部分人搞腐败。腐败本虽是当权者或权力部门工作人员的“专利”。然而,在当今社会许许多多的平民百姓也时有“腐败之机”。我大学毕业奋斗20年,终于享受了副科级政治生活待遇。但所在单位又非权力部门,因而每逢单位学习“廉政”文件时,总觉得腐败与自己无缘。可是无官无权的我,近期还是遭遇了腐败“糖衣炮弹”的袭击。一天,在外当了处长的同学衣锦还乡,同在县城当局长的同窗来电话,邀我一起在宾馆为处长接风。说来惭愧,我这个副科政治待遇的干部还从未进过当地的宾馆大…  相似文献   

20.
黎明 《财政监督》2005,(10):79-79
“腐数”者,量化腐败程度的数据也。“近20年来,约4000人出逃国外,外逃资金500亿美元;每人所涉金额大致是1250万美元。”在腐败损失可以量化且腐败分子不断刷新这些数据的今天,人们好像面对一串串“腐数”有些麻木。我觉得有必要算一算,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