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行为方式——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及资产注入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市场收益的影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玻纤(600176)公司控制性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的影响程度,揭示大股东支持行为所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收益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股东资产注入(以下简称资产注入)是指大股东或其关联方将其持有的未上市资产注入到其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以现金、其他非现金资产或向大股东定向增发股票作为支付对价。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纷纷将所属场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成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热点,引起广泛关注。根据王蕾蕾(2010)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后,资产注入成为大股东支持上市公司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大股东支持行为的表现——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资产注入事件的短期市场价值增值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9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以定向增发形式进行资产注入所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和购买并持有的长期超额收益的研究,区分股权全流通前后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发现:股权全流通后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比股权全流通前有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上市公司的达标需求因素和保壳因素后,股权全流通后的资产注入前后业绩有下降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的机会主义动机。  相似文献   

5.
资产注入与大股东侵占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发生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74起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的动机以及资产注入与大股东侵占之间的关系,并对资产注入前后公司业绩的变化,以及注入资产增值率与业绩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资产重组是指通过不同法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所有权及债权人债权进行符合资本最大增值目的的相互调整与改变,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包括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并购、资产置换、债务重组、资产剥离等。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是指上市公司向大股东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或以自有资金收购大股东资产,大股东将其部分或整体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主要目的是解决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的同业竞争或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7.
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股东进行资产注入的热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我国的证券市场出现了一大新热点——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我们知道大股东注资之后必定会使上市公司的业绩发生波动,那么如果从长期来看,大股东又为何要如此积极地来推动注资?上市公司在进行定向增发注资之后又能够引起什么样的后果?这些影响最终会对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还是会导致中小股东的利益被侵占?研究这些问题对规范上市公司的注资行为,稳定公司的业绩,进一步加强证券的监管有着相当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近年来已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使得大股东处于超强控制状态.这种股权格局使得公司大股东在公司决策中很少受到来自其他股东的挑战,笔者拟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式、大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定向增发可分为三种类型:融资型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和并购型定向增发.市场上以资产注入型进行定向增发的方式最多,是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大股东偏好的定向增发方式,而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所涉及的问题也更为复杂,更多的是质疑大股东资产注入增发是一种利益输送(Tunneling)行为.文章以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分析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各种相关变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发现近几年大股东资产注入增发行为越来越倾向为一种支持(Propping)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金字塔结构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强化终极控制人权力、为大股东"支持"提供便利、抑制政府干预等积极作用,并从金字塔股权结构减少劣质资产注入、降低盈余管理程度两方面对其抑制国有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中利益输送的机理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丰富有关金字塔股权结构和资产注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铁萍 《价值工程》2009,28(7):161-163
在研究中,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侵害行为对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的影响,并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对未来公司控股股东占用资金行为的制衡作用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基于Carol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测量品牌资产的定量方法,立足于公司财务层面,分解品牌资产的影响因素。以中国上证A股公司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检验本文构建的模型并得出结论,同时为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现行的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普遍存在的几种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内部治理(股东大会、董事会、常务委员会、监事会、经理层);外部治理(政府、银行、外部企业)。并对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云南白药为案例,探讨了资产专用性对控股股东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可以为上市公司提供控股股东专有或者控制的地理位置、品牌资产、购销网络渠道、研发技术、人力资本、物质资源等特殊资产,从而使得这些资产具有资产专用性。由于这种专用资产的投入,使得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产生了捆绑效应,捆绑效应抑制了使契约关系中断的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形成了一种协作局面,这种协作对于上市公司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受到捆绑效应影响的控股股东行为与企业的成长性之间并非是一种理想的单调函数关系,有时会表现出捆绑效应失灵的特征,由此本文提出了公司治理变量在专用资产对控股股东行为的捆绑效应和企业成长性之间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界定了以股抵债的内涵与特征然后分析了以股抵债对公司股权结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的影响,指出以股抵债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最后阐述了股份制改革、股权分置、国有股减持和以股抵债的关系,提出以股抵债是为解决大股东占用资金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股票回购方式,是解决股权分置过程中针对特殊情况可能采用的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方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作用及其缺陷,在肯定我国新《公司法》明确提出股东代表诉讼的重大意义下,提出应该积极引进集团诉讼,使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相结合,完善证券市场民事诉讼机制,从而更好得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7.
股东关联贷款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与银行贷款危机密不可分。文中分析了股东关联贷款与银行贷款危机之间的关系,着重就股东关联贷款对商业银行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防范和降低商业银行股东关联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使得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多方面的问题:内部人控制、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收益、资本市场投机气氛浓厚等。文章分别就一般法人股和国有股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shareholder loans and earnings smoothing in German private corporations. Shareholders who grant loans have a dual stakeholder role, being both equity holders and creditors. Those loans could be lost, because bankruptcy law requires their subordination in the event of bankruptcy. We therefore expect shareholder loans to mitigate agency problems of debt. This reduces the need for debt covenants and earnings smoothing. Moreover, the interest payments from shareholder loans tend to lower payout volatility which also reduces the need for dividend and earnings smoothing. We expect and find that private firms with shareholder loans exhibit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earnings smoothing than other private firms. We find that with a 10 percentage-point increase in the shareholder loans to total assets ratio, earnings smoothing decreases by about 10% of the mean value. We also find that this substitution effect usually occurs in case of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tends to be slightly weaker in the event of dispersed ownership. The results are robust for different econometric specifications, including different measures of key variables and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financial reporting by private firms responds to the dual stakeholder role of shareholder loans.  相似文献   

20.
罗妮 《价值工程》2012,31(35):98-100
供电企业是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而且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电网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与此同时资产的拆除报废数量也同步增加,产生的损失直接减少企业利润。本文以超大型供电企业F为例,对固定资产报废管理的实务操作进行较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