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习惯形成下的缓冲储备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缓冲储备储蓄理论中引入了消费习惯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一个同时包括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因素的ECM模型。利用1999~2005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过去的消费水平对中国城镇居民当前的消费有显著影响,并且消费对收入波动以及持久收入变化的反应是迟缓的。由此可以认为,缓冲储备储蓄理论对消费行为的解释是不准确的;(2)习惯形成参数越大,消费者积累的财富就越多,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因而也越小。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在物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危害环境和加大碳排量的不良行为习惯与消费习惯,对如何提升居民"节能减排"意识,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与不良消费习惯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小区居民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为物业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扩大居民消费是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以分析中国人口抚养比、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人口抚养比与房价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城市化水平与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助涨房价;(2)儿童抚养比与居民消费显著负相关,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并非是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原因;(3)房地产财富效应并不显著,中国居民消费主要受消费习惯的影响,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样会促进消费。因此,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居民合理消费决策的引导将是现阶段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文章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对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发现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不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患病就诊概率并降低了居民医疗支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提高了职工医疗支出但对患病就诊无显著影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医疗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基于实证分析,提出缩小不同医疗保险差距,促进城乡医疗保险衔接与整合是实现基本医疗消费均等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理性预期检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消费是否对收入信息存在过度反应?本文利用总量数据和城乡住户调查分组数据进行正交性检验(exclusion test)和敏感性检验(excess sensitivity test)的结果表明,标准的理性预期一持久收入假说(REPIH)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居民整体、城镇最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之外居民的分组消费行为;反周期政策能够通过当期收入变动刺激城乡居民的消费,但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6.
最近三十年中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发展,但我们也时刻在强调内需不足,要鼓励消费.通过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历史数据研究,建立了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经济模型,并研究了模型中主要变量对模型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姚水安 《城市问题》2014,(3):63-69,79
通过对郑州城市居民消费意愿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居民名义收入和房价本身对居民消费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居民名义收入和房价的比值,以及名义收入和购房支出的比值对居民消费意愿有着显著的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在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和购房支出已经成为居民判断其名义收入真实价值的重要指标,房价通过影响居民名义收入的真实价值这一机制,对居民的消费意愿产生了重要影响;单纯地降低房价或单纯地提高名义收入,可能难以提高中国居民的消费意愿,只有提高居民名义收入的真实价值,才能有效地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在物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危害环境和加大碳排量的茶良行为习惯与消费习惯,对如何提升居民“节能减排”意识,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与不良消费习惯问题进行思考雾提出小区居民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为物业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跨境消费市场迅速发展,国际航空网络是影响跨境消费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2011—2016年280个地级以上城市与6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通航及跨境消费数据研究表明:开通国际直飞航线能够显著提高跨境消费金额,且通航城市与直飞航线数量越多,居民跨境消费金额越高;从地理位置来看,直飞航线对中部和西部地区跨境消费的影响较为突出,且对西部地区跨境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西亚和南亚国家,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集中在东亚国家;从城市分级来看,国际航线对中国三、四线城市居民跨境消费的刺激效应最为突出,对五线城市居民的跨境消费尚无显著影响。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认为中国应继续提高国际航空运输水平,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与跨境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0.
促进中国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促进中国居民服务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于中国扩大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因素从经济结构因素、居民收入因素、产品价格因素、服务供给因素、消费政策因素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提高居民实际消费能力、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居民服务消费政策引导、深化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理顺服务价格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与居民消费有关的一些因素,认为能刺激消费需求的根本原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并用实证研究证实了居民当期消费在80%的程度上依赖于当期收入,这与传统的消费取决于能力的理论是吻合的.而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则验证了当期收入对后三期消费的抑制作用,这异于传统理论,本文对这一现象从消费意愿及消费品结构的角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水平现状  过去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由国家包下来的 ,居民只需支付象征性的少量租金 ,因此在居民消费支出中住房消费只占很小的比重。自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 ,国家逐步改变了居民住房供应的方式 ,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 ,居民住房消费比重有所提高 ,但其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见表 1)。  表 1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比重年份 1985198819891990 19911992 1993 1994 199519961997住房支出比重 (% ) 0 .950 .70 0 .70 0 .680 .690 .781.0 4 1.0 12 .92 3 .163 .55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1998》。  从表…  相似文献   

13.
楼嘉军  马红涛  刘润 《城市问题》2015,(3):86-93,104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持续递增,休闲消费能力不断提高。通过构建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6个大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能力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能力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在空间上呈现出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较不发达地区递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习惯偏好下的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计量分析表明:在总消费增长率变动上城镇与农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久性,在非耐用消费支出上农村居民表现出一定的习惯,但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几乎不存在。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动都呈现出对预期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城镇居民总消费变动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农村,而与此恰好相反,城镇居民的非耐用消费支出变动的收入敏感系数低于农村。过度敏感性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非对称模式,城镇样本关于消费变动的估计支持了"损失厌恶"理论,而农村样本则支持了流动性约束或短视假说。  相似文献   

15.
以1995年-2007年间发生的89件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案为样本,分析收购企业所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保护水平对跨境并购目标企业收益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收购企业来自普通法系国家(或地区)还是来自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目标企业在并购宣告期都获得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而且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回归分析显示,收购企业所处国家(或地区)对股东权利保护的程度与目标企业宣告期收益显著正相关,而其他指标如债权人权利、会计准则和执法效力则对目标企业的宣告期收益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微观数据及其宏观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微观数据,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考察.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水平高于农村,但储蓄在农村居民之间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却高于城镇,将教育和医疗支出计入消费以后,中国的居民储蓄水平出现了显著下降.(2)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模型(LCH)不同,中国家庭的储蓄率表现出随着户主年龄上升而缓慢下降的趋势,如果考虑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影响,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生命周期特征.(3)中国家庭的储蓄率与其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家庭之间的储蓄差距已经超过了收入差距,绝大多数储蓄集中于少数高收入家庭.文章最后探讨了相关结论的宏观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以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基于2006—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除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居民收入、文化产业、公共财政文化投入等因素对居民文化消费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对居民文化消费存在非线性倒“U”型结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公共财政文化投入正向影响居民文化消费,不仅会提升本地居民文化消费,也会吸引周边邻近地区居民来本地消费;文化产业发展、物流设施等要素增长能显著提升居民文化消费,但未呈现空间溢出效应;信息化发展对文化消费产生非线性结构影响,但缺乏空间效应;而文化贸易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建议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公共财政文化投入、做优做强文化产业,以扩大居民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被称为“三大提款机”的教育、医疗、住房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扩大,导致居民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受到一定抑制。更为不容忽视的是不少居民还为此产生了强烈的支出预期,形成了平日节衣缩食和难以轻松消费的现象,对整体消费需求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标:估算中国消费基尼系数,评价经济增长和消费分布对居民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2~2012年城乡消费分组数据,在消费分布服从广义贝塔分布Ⅱ型假定下,通过估计分布参数,估算消费基尼系数。研究发现:中国的消费不平等程度较高,消费基尼系数处于0.4左右;城乡之间消费不平等是中国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城镇内部消费不平等、农村内部消费不平等和剩余项;2002~2012年,经济增长对总体居民社会福利增长的贡献率约为95%,消费分布改善对总体居民社会福利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研究创新:基于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收支数据,在消费服从GB2分布假定下估算了消费基尼系数;按照城乡群体分解了消费基尼系数;利用平均分配的同等消费概念,评价了经济增长和消费分布对居民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价值:更好地把握中国消费不平等程度,为政府权衡效率与公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两阶段研究框架分析分税制改革以来(1994~2006年)中国各省级政府消费支出的效率、区域差距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第一阶段,运用DEA非参数方法,以地区生产总值为产出,核算31个省(市、区)政府消费支出的效率得分,并描述支出效率的区域差距演化;第二阶段,利用面板数据受限Tobit模型,以各省(市、区)效率得分为因变量,分析政府消费支出效率区域差距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政府消费支出效率显著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区域间差距自分税制改革以来逐年缩小,尤其是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效率差异在2006年前后已基本消失.区域间政府消费支出效率之所以出现了明显的趋同,既得益于中西部地方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也得益于人力资本在区域间分布日趋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