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房地信息》2011,(3):77-78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表示,住房限购政策至少在两年内不会放松,如果房价报复性上涨,不排除出台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下一阶段还会不会有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我只能说,对于国家来说,政策只是什么时候出和出多少的事情,而不是出不出的问题。"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世茂集团联合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和谐地产发展高层论坛"上,陈淮幽默地说。陈淮表示,对于国家来说,出政策调控是国家的职责,也是国家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是政策出台的时间和节点以及有没有对现在的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房地产业将长期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也不会虎头蛇尾,仍将会有相关政策出台来保证市场理性发展。■"房产调控不会停@陈淮$建设部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率达到75%以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价格上涨趋势都无可改变,调控等无非控制增长速度以及因为过快上涨高企的CPI,只会对房价趋势产生阶段性的影响,即使出现下跌,之后只会迎来更迅猛的上涨。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各种政策或改革都不会实质性影响房地产行业的价格运行规律。2014年房地产行业将呈现更加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严厉调控的背景下,一线城市将持续活跃,继续上涨,但是涨幅会比2013年大幅度缩减,成交量也会出现盘整状态;二线城市活跃度提升,继  相似文献   

4.
2014年,新一届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思路虽然有所转变,但长效机制真正建立和铺开,短期内难以实现,需要数年时间过渡。在长效机制真正起作用之前,楼市调控难放松,仍需持续控制房价。限购限贷等政策依旧,调控将会呈现表面松实质紧。2013年底,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严厉调控措施,置业者心理预期再次发生变化,观望心态加剧,房价在2014年初或会因成交减缓而有短暂调低。但在强劲需求及高成本之下,房价下调空间有限,预计商品住宅成交量价下半年将会回升。  相似文献   

5.
虽未得到高层明确表态,但从多个部门的口径和市场传言来看,房地产长效机制会在11月份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得到初步确认。长效机制不是政策关于长效机制,最早是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所证实:"长效机制的草案已经有了,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建设部、国土部以及财政部等部门都会参与。"9月底,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房地产处处长赵路兴透露,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主要涉及土地、金融、税收三大方面,包括出台首套住房贴息政策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长效机制不是长效调控机制,没有"调控"二字,更不是一项政策。而是在完  相似文献   

6.
《中国房地信息》2011,(10):77-77
国务院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房地产市场在明年一季度应该会出现下滑。 巴曙松表示,假定明年一季度所有政策变量不变,仍维持当前的紧缩力度和经济环境,2009年、2010年开工的房地产项目,到明年一季度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的缺口会达到峰值。若政策不作变化,那个时候房市应该会出现价格调整。  相似文献   

7.
虽然国家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措施,但我国的房地产价格仍呈现较快上涨的态势,其原因不仅在于扩张的需求等市场因素,也在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失当.国家在采取措施抑制房价上涨的同时,其它的政策又在无形中助推了房价的上涨,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暴涨需要矫正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8.
2005—2008年,频繁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成为政策期间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和投资者财富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在事件窗内,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产生了平均显著为负的累计异常回报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产生总体负的股东财富效应;而在2008年9月之后,宽松的宏观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则相反。房地产公司股价波动受货币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等不同政策的影响不同,对货币政策最敏感。横截面分析表明,资产规模越大、拥有国有背景房地产企业受政策冲击较小;沿海地区、以住宅开发销售为主的地产上市公司的股价对调控政策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2013年的"三会"即,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和之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均释放出诸多影响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其实也是一种调控,甚至是更具有长期影响和更具有战略意义的安排。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的2014年六项主要经济工作任务中指出,要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并突出强调了担负政府责任、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问题,但"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自然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决策层出台了一系列松动政策,松动政策出台的背后,反映出当前高层仍面临两难的抉择:一方面,房价多年来持续过长、过快的上涨不能不管、不能不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短时间内依旧无法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对房地产投资拉动的需求,这就要求必须为房地产业的发展预留出空间。因此,在房价问题上,决策层的声音往往显得颇为谨慎。但政策的主基调仍然是房地产调控继续转向市场化为主。去年,不论从信贷政策还是产业政策均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维新在“国六条”出台后表示:一年多来的宏观调控可以说是我国针对房地产市场力度最大的一次调控,但只有首当其冲的上海市场“冷却”了一段时间,其他许多地方都没有降,更在今年显出过热迹象。“当前楼市仍过热说明调控未到位,根本原因是四不到位。”刘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房地信息》2011,(3):77-77
针对中国去年房地产调控效果不佳的观点,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日前表示,凡是出台了“国十条”实施细则的政策,去年商品房的成交面积下降的幅度都比较大,比如说北京去年商品住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5%、上海下降40%,深圳、杭州、宁波下降幅度超过50%,而没有出台实施细则的城市相对来说成交量的调整都不是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3.
《董事会》2011,(5):58-60
对房地产行业纷繁的调控政策,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罗建荣的回答非常具有法律人的职业感:“楼市肯定是需要调控的,但是这个调控要适度,调控要注意不要让人感觉到是行政在强制干预市场。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硬靠政策按住它不让挥动,早晚会让手受到伤害。”他指出,对于限购令,我们要分析限制哪些人,对于高房价,要分析高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2月16日,北京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即"京版15条",媒体反映强烈,认为这是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最为严厉的政策,然而笔者并不赞同。京版15条是对国务院新国八条的翻版与细化不假.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我国商品房销量较2009年增长19%至5.25万亿元,其中销售面积及单价分别上升11%和7%。房地产在严厉调控情形下仍保持量价齐升的态势,激发了管理层切实控制房价的决心。新年后房地产紧缩政策接连不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措施包括新国八条的颁布及上海重庆两市启动房产税试点。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中却没有提及房地产调控。2014年的楼市将何去何从?2013年年底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对于2014年的楼市发展方向作了部署,表示房地产调控要更加注重针对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为2014年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定了基调。会议指出全国楼市调控政策继续实施,对不同城市进行分类指导。这意味着对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的还是以既有调控政策为主,比如限购、预售管制等。除此之外,我们认为2014年的楼市还将在以下两方面产生变化,并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温柔的一刀     
自从住房商品化以来,房价上涨的脚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期间出台了数轮调控政策,但房价越调越涨使得政策出台者异常尴尬。常规政策无效甚至助涨房价,使人们愈加对房产税出台降低房价寄予了厚望,很多人甚至把房产税称作调控房价的“核武器”。有关房产税即将出台的小道消息几乎每年都传播过,但这只“靴子”在2011年终于落地,重庆和上海的房产税试点办法出台,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历史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最大变数仍然来自房地产投资。中国或已迎来房地产新开工和销售面积增速的拐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新开工面积会出现陡降。中国家庭仍在裂变进程中,城镇化红利继续释放,更大更舒适住房的需求升级依然存在,似乎一切仍在指向房地产需求端的积极变化。然而,房地产新开工拐点的到来,意味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房价增速迅猛、各地房地产泡沫舆论增多等现象,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逐渐由早前的支持转向抑制投机,从而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先后采取了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调控手段。那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会否给工程类货车的热销带来噩耗?今年重卡产销利好的态势究竟能够维持到何时?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房地产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简称“国六条”),由此拉开了2006年房地产调控的序幕。随后,中央政府连续出台了此轮房地产调控的后续措施,从信贷、土地、税收和住房结构调整四个方面对“国六条”进行了深化和细化,对我国房地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的背景、调控效果评估和未来房地产市场政策展望的角度,对今年的房地产政策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