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文以母公司为视角,基于科层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母子公司现金分布变化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及母公司管理层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在成长期,母公司\"自主型\"财控模式下子公司高持现比率导致了过度投资,对母公司管理层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能够抑制过度投资,此时对母公司管理层激励表现为抑制子公司经理人圈地的监督机制;在成熟期,母公司\"平衡型\"财控模式适度降低子公司持现比率,缓解了过度投资,对母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进一步抑制过度投资,但薪酬激励无效;在衰退期,母公司\"家长型\"财控模式下过度回笼资金带来投资不足,股权激励能够抑制投资不足,此时对母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表现为驱动子公司经理人投资的勉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执行以后,投资风险直接体现在资本要求上,资本充足率成为保险公司投资决策的重要约束。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有必要建立整体经济资本预算框架,通过提高各类资产的边际资本回报率,提升公司股东价值。本文通过理论研究证明资本约束下保险公司最优大类资产配置的路径首先是进行负债风险匹配资产的管理,其次才是追求盈余资产收益最大化,同时,本文创新性提出了三阶段的数值求解方法,填补了国内文献以及保险公司实践中难以前置化资本约束得到大类资产配置数值解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3.
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公布,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的量化模型已经成为银行业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利用损失分布方法(Loss Distribution Approach,LDA)来度量操作风险,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分别度量损失事件发生频度以及损失幅度,然后利用组合分布方法来研究一段时间内的累积损失分布:本文主要讨论在商业银行内部如何执行LDA以及引入操作风险在险值(Valueat Risk,VaR)的概念,并且介绍了能够反映损失分布的分布函数、同时按照巴塞尔协议公布的方法和策略,从损失事件类型、业务部门以及损失分布额度的估计方法探讨利用高级度量方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以及操作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资本网络化配置下的财务学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对于企业组织和市场两种配置方式而言 ,网络化配置方式具有的特征优势更适应于现代经济生活。资本网络化的配置也引发财务学的变革 :资本筹措使用从以契约机制为核心转变为以信任机制为核心 ;资本结构从一元结构的优化转变为二元结构的优化 ;资本从同质性假设转变为异质性假设引出核心资本的概念 ;资本配置产生网络风险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公布,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的量化模型已经成为银行业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利用损失分布方法(Loss Distribution Approach,LDA)来度量操作风险,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分别度量损失事件发生频度以及损失幅度,然后利用组合分布方法来研究一段时间内的累积损失分布。本文主要讨论在商业银行内部如何执行LDA以及引入操作风险在险值(Valueat Risk,VaR)的概念,并且介绍了能够反映损失分布的分布函数。同时按照巴塞尔协议公布的方法和策略,从损失事件类型、业务部门以及损失分布额度的估计方法探讨利用高级度量方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以及操作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7.
8.
9.
资本是稀缺资源,对于银行来说,不管是自有资本还是外部资本其使用成本都比较昂贵,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配置,实现收益最大化。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资本分为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其中经济资本是从风险角度定义的资本,是为了弥补非预期损失,保障银行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本。商业银行应在综合考虑经营风险、监管规定、资本结构等基础上,将已确定的经济资本对不同部门、产品线以及客户进行合理配置,化解银行的非预期损失,最终实现经济资本收益率(RARCC)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多层资本市场体系风险配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多层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的风险配置效率,是典型的帕累托改进。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建立并没有在实践中提高风险配置的效率;中国的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市场收益率并无显著的差别,但是他们的风险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种收益与风险不对称的现象说明了中国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运行是无效率的。上证主板市场波动率的变动会引起其它市场波动率的变动,市场联动性地位的不平衡为投资者个体优化风险配置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