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应多开“宣传政策会”由于目前农村报刊订阅少,广播电视未普及,一些干部对"提留会"、"超生罚款会"、"粮食征购会"开得多,却不积极宣传政策,造成中间"断层"现象,党的农村政策传不到农民心坎上,一些个利于稳定的"马路消息"便乘隙出笼,影响农村工作的开...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泰安市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共6个县市区,全市农村人口367万。近年来,泰安市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全市重点工作进行规划,启动了"一县一品"和"一县多品"劳务品牌创建工程,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强化培训、跟踪服务等措施,大力实施劳务品牌战略,先后树立了"肥城建安"、"东平港务"、"新泰起重"、"宁阳泰山劳务"等龙头劳务品牌,全力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一、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相似文献   

4.
“大款”超生多胎不容忽视剑军一些农村"大款"纷纷加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超生队伍,一超再超,超生多胎,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农村"大款"超生严重,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一些农村"大款"思想素质较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陈旧观念较为严重,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特别是适应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被摆上重要位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工作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农村集体"三资"问题仍然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本文就当前农村集体"三资"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使其转化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不竭的动力等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2011,(12):28-29
谷城县是湖北省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1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每年劳务纯收入超过15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技术和信息资源后,盼望回乡发展的愿望,积极引导他们回乡创业,收到了"放出小鸟、飞回凤凰","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效果。目前,回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统计,全县已有近3万人在家乡就业创业,累计投资4.28亿元,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70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3万多个。该县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湖北省劳务输出十大品牌——建筑鄂军"、"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示范县"、"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7.
徐海东 《科技与企业》2013,(23):137-137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基层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破解难题年"活动为契机,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它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文针对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通过双辽市农村"三资"基本情况,开展农村"三资"管理情况,分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几点建议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切实治理当地农村"三资"管理混乱难题,提高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流失现象发生,从源头预防农村基层腐败行为。做到集中有效资产、重组闲置资产、盘活呆滞资产,促进农村"三资"保质增值,从整体上搞活集体经济,确保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奔小康”与“闹饥荒”周云龙一位有识之士说:"如今在农村,多一个能歌善的,就少一个打架赌博的;多建一个文化站,就等于少建一所监狱。"十几年改革开放,农村发展日新月异,不容忽视的一面是:有些乡村文化站不是被出租办实体、开商店,便是让"铁将军"把门;农民...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政府执政观念的重大转变,就是不仅要向城市和市民、而且要向农村和农民提供基础设施和公益性等公共服务,河南省洛阳市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开始了"让农民享受到与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的探索。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是集农村的"两委"办公场所、卫生所、计生室、  相似文献   

10.
当前乡镇财务“小金库”的现象及检查对策周武溪在当前全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多户头,多头管,公款私存,收入不入帐,私设"小金库"。而乡镇财务私设"小金库"是阻碍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1.
《大众标准化》2014,(10):32-32
日前,公安部通报了外国品牌在华被侵犯知识产权的十起典型案例。杜蕾斯、护舒宝、欧莱雅、欧米茄等生活用品"入围"被侵权榜单,壳牌润滑油、施奈德电气开关、NSK轴承等工业用品亦是被侵权重灾区。假冒妇幼用品多流向城乡结合部、农村 通报显示,6月,河南、山东、新疆、福建、内蒙古等地联合行动查获假冒"杜蕾斯"、"杰士邦"等品牌计生用品成品20余万支、半成品130余万支,以及包装膜、盒等包材2t多。  相似文献   

12.
不要争戴“贫困”帽子杜东北近段时间下乡了解扶贫工作情况,听一位乡领导说:"现在农村富裕的人多了,可争着当贫困户的人却不少,工作难做啊!"实际上,不少争着当"贫困户"的农民在经济上还"过得去",有的可以说是"冒尖户"、"富裕户",怎么要争"贫困户"当?...  相似文献   

13.
张涛 《西部财会》2014,(8):12-12
为加强农村分散五保资金监管力度,防范单位及个人侵占、挪用农村分散五保资金行为发生,镇坪县财政在对2013年五保资金跟踪检查过程中,立足"三个核查",用"责任归位"促"责任到位",力求2014年实现农村分散五保户"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相似文献   

14.
“三少二多”令人担忧在现在的农村,存在着"三少二多"现象,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三少"是青蛙少、蛇少、鸟少。原因一是农民保护自然环境意识差,一些地方乱砍滥伐林木,鸟类栖息地减少,加上土枪捕杀,过去成群结队的小鸟很难见到,那美妙的鸣唱再难听到。二是药...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水利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近年来,广西持续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章在分析广西农村水利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和职业技术教育不到位是制约其转移根本原因和因素。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通过发展职业教育,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职业教育具有"富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提高劳动者收益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安农"的作用:正确引导青少年就业,提供所需技能、职业培训,加快和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缓解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矛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育农"的作用,帮助农村劳动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有助于当地"土行业"的传承和发展。职业院校应建立健全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学模式,办学满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需要,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要,打造适应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立中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农村税费制度自身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从2006年开始转入到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新阶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十一五"时期财政支持农村综合改革存在着对农村综合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综改工作机构仍不健全、人员力量薄弱,综改办职责尚不明确等问题。"十二五"时期,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以解决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不适应保障公共服务要求这"两个不适应"为切入点,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逐步消除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某些环节,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双轮驱动",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具有历史必然性。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是彻底解决"三农"难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农村族谱风当刹最近,我在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目睹了这样一桩事:十多辆载有百余名中小学生、青壮劳力、儒弱老者的车队(其中有摩托车、吉普车、东风汽车、中巴客车、大客车)一路敲锣打鼓、浩浩荡荡,从巴河出发,向各地分送"陈氏宗谱"。纵深观察思考,农村族谱风的危...  相似文献   

20.
图说     
《中国就业》2012,(5):7-7
东海大学生村官当"就业红娘"江苏省东海县229名大学生村官在得到县委组织部给予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在企业和农业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间当好"就业红娘",就此使县域30多万名农业转型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