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理论导向型"研究思路下对战略运行收益的追求是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逻辑,进而涌现出诸多特色战略管理.本文试图以战略管理发展的动力"战略收益"为核心,在分析诸多战略管理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采用"问题导向型"的研究思路,引出影响战略收益性的三个重要战略环节战略定位、资源竞争与扩张、战略实施与执行,并据此对这三个战略环节的战略收益特征加以论述,以期对战略收益性作出较为全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本文从集体土地增值收益相关概念、产生来源、构成、理论界存在的三大观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等角度总结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并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收益作为会计的核心概念之一,一直是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最关心的信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收益质量问题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但对于收益质量这一重要术语,学术界对其内涵依旧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收益企业的现金流量、收益的持续性和投资决策有用性这三个方面对收益质量的定义进行阐述,对收益质量的变现性、成长性、持续性、稳定性、真实性和安全性这几个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探讨影响企业收益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赵佩琴  陈炳水 《宁波经济》2003,(1):23-24,39
从制度的角度来探讨高校师德的建设问题,是本文的立意之所在,为此,笔者针对目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某些不足,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师德制度性建设的立足层面,内在机制,,具体领域以及相应要求,作了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美元化的定义、形成机制及成本和收益: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促使一些新兴国家都在考虑试图通过经济的美元化来稳定宏观经济运行。那么,何谓美元化?美元化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美元化的成本和收益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围绕这些问题,人们从不同的层面对它们进行了众多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些研究状况作一回顾和简要评析,以期为国内经济学界对美元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预期收益异文化接受的机制。预期收益行为广泛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广泛分布于各个学科领域,如政治合作、军事交流、太空探索、哲学沉思、文艺创作,当然也包括教育合作。跨文化学习显示出异文化的内在价值:在他者习以为常的熟悉中,他人发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异文化接受中的预期收益类型包括物质上的预期收益和心理上的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内涵、结构与功能,以及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的必要性,并从探讨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协调机制等子机制入手,论述了如何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功能转变性宅基地流转对盘活集体建设用地、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先分析功能转变性宅基地流转的增值来源,包括资本投入性增值、外部辐射性增值和政策制度性增值;再结合宅基地制度改革现状和功能转变性宅基地流转的特点对上述三项宅基地增值的构成机理进行梳理。基于此,从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监管体系、科学测算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建立共享型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灵活采用多种增值收益分配方式四个方面提出有利于合理分配功能转变性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策略性消费行为的行为运筹学和行为运营管理已经成为学术界的新兴研究领域。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策略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对该类行为的主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述评;特别是从定量分析和模型建立的角度对定价决策、库存决策、供应链管理决策以及策略性消费行为负面影响的控制与消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内涵、控制权私人收益引发的治理后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度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权私人收益的防范等几个方面对控制权私人收益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其对我国公司治理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将会计数据合理地融入企业价值的评估中,对于会计领域理论与实证的结合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概念基础、模型构建、实证检验及拓展改进角度进行论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期刊论文和著作,试图在已有研究结论和成果的基础上,考虑模型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2.
沈超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6):223-224
本文从辨析高等职业教育收益的概念出发,在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对高等职业教育收益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评价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社会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的理论上的宏观指标,旨在为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收益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收益管理理论基础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施若  顾宝炎 《改革与战略》2009,25(1):207-209
收益管理理论是提高企业收益能力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文章对收益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基本内涵、应用特征以及发展的必要条件等基础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以协同管理等理论来深化收益管理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孙宁 《世界经济情况》2004,(7):23-26,33
Arrow在1962年撰写的博士论文中首先系统分析了技术创新及转让对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的影响。他的论文为之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早期的研究中,技术持有方本身并不参与生产和市场竞争,研究的重点落在单纯的转让利润上,抛开了技术转让对市场结构、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后来的研究推广到企业在取得技术创新后,如何最大化该项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收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焕  徐炜 《特区经济》2005,(9):289-291
一、汇率政策传导机制概念的提出汇率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汇率变动施加影响的制度性安排和具体措施。其内容包含以下3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汇率制度选择、汇率水平的决定与调整以及货币的可兑换性问题。汇率政策是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杠杆,通过  相似文献   

16.
区域贸易协定的非传统收益:理论、评述及其在东亚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区域贸易协定(RTAs)在数量、范围以及深度上的迅速发展是当今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RTAs大量涌现的原因,传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已不能很好地做出解释了。本文介绍了区域贸易协定的非传统收益理论,即区域贸易协定在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发信号、提供保险、增强讨价还价能力、协调一致机制等方面为成员国带来的新的收益,并对该理论进行了简单评述。笔者认为,对于用传统国际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这种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另外,本文还运用区域贸易协定的非传统收益理论对东亚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周建元 《北方经济》2006,(11):69-70
收益作为一个基本的会计学概念,其内涵和人们对其认识的演变对会计理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不同的理论出发,对收益概念进行认识和评价,必然会得出不同的收益观。而不同的收益观,又会引发对收益的实现、确认、分配等问题的不同理解,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基于此,会计出现了三种收益观,即经济收益观、账面收益观与变现收益观。本文拟对三种收益观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治理机制、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引入管理者行为与环境以及企业特征变量,建立了治理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综合绩效影响的研究模型。在这一模型中,整合了多种治理机制,可以对它们进行集成的研究;引入了管理者行为作为路径分析的重点;考虑了治理机制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效果;对创新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细化了现有的研究。本文提出的研究模型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治理机制的作用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煜  何雪峰 《科技和产业》2023,23(21):143-148
基于碳配额机制,构建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绿色二级供应链。分析碳配额机制下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绿色供应链最优减排决策,并引入收益分享合同,考察消费者低碳偏好对收益分享比例和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收益分享合同下的利润未达到集中化的水平,但相比于分散决策可以提升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绩效。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来实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甘肃经济发展长期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加大,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很重要的是要解决机制问题,因为它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从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背景和现实和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借鉴发达地区推进循环经济的经验,提出从甘肃实际出发,抓住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依靠体制、立法、政策和经济体系、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等机制推进循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