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正确认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从注重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四个方面提出了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丽 《商业研究》2006,(1):108-111
从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角度看,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农民在初次分配中处于劣势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导原因,且不合理的再分配政策的逆向调节效应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差距。时下,必须从加大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切实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等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地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改革开放后有了质的飞跃,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对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今后收入分配改革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亚琴 《商》2013,(5):128-12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越来越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再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初次分配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将难以实现公平,而社会保障制度在有效保障劳动者收入、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当前应强化财政的收入分配功能,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收入再分配的制度层面改革,以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6.
李静 《商业时代》2011,(28):6-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这意味着目前在我国至少49%的收入分配是不平等的。根据经济学家的计算,国家基尼系数超过0.4就意味着收入差距较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收入分配问题应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基尼系数逐年上升的深层次原因,继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在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等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对如何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公平分配,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税收政策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机制的特征与理论依据,对我国目前税收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税收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文  黄青枫 《商》2014,(20):121-121
收入分配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目前我国有关收入分配的改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它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并且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对我国进行收入分配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初次分配格局的论述及同其他国家初次分配格局的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力要素份额处于不利的位置,大大低于美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要素份额。税收调节收入分配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而它并非对所有的应税对象都具有同等的效应,有的会拉大它们的收入差距,有的会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关于要素收入份额演变的研究逐渐增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由按劳分配逐渐向按要素分配的变迁,初次分配中要素收入份额问题逐渐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初次分配中要素收入份额的相关文献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并给予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失衡?已有文献分别从收入分配失衡、储蓄过度、资源要要素价格扭曲、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扭曲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解释。然而,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失衡的本质在于收入分配的失衡,而决定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在于国内的权力配置失衡和全球的权力配置失衡。国内的权力失衡会导致资源和收入向政府、国有垄断企业、资本所有者、企业主等经济主体的超额分配,使国内收入分配失衡。收入的失衡就会引致中国低消费、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而美元霸权又导致全球资源向美国配置,并使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得以维持,从而加剧了中国的贸易和资本顺差。  相似文献   

13.
税收具有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存在"重筹集资金,轻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征收的18个税种中有16个税种都参与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参与初次分配的税收收入不仅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较高,而且多为转嫁程度较高的税种,使得税负最终的承担者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慢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能体现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参与初次分配的税种优化意味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的公平化程度,意味着国民收入向居民让利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2007年的社会核算矩阵(SAM)表,利用基于SAM的乘数和相对乘数方法,分析中国各部门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构效应,结果表明:当外生注入行业部门时,大部分行业之间的分配和再分配影响是非相互促进的,行业部门对城乡高等阶层的初始分配比较有利,对城乡中等阶层的再分配较有利;当外生注入居民部门时,各阶层居民之间以及居民对生产部门的分配和再分配的影响也是非相互促进的;当外生注入政府部门时,政府对各行业的分配和再分配的影响是不对称的,不利于高等阶层但却比较有利于低等阶层的分配和再分配。  相似文献   

15.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卫民 《财贸研究》2010,21(1):8-16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理解,主体收入分配格局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为中国学者所关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测算方法,众多的测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政策建议截然不同。实际上,依据国民收入分配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可以测算出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1978—2006年完整的时间序列数据。数据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可支配收入份额总体上是下降的,但自1995年以来逐步增长;企业可支配收入份额自1983年以来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在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增长,但自1984年之后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入手,深刻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和制度原因,探讨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变化,居民收入总量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其中既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也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还有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超常增长的因素,目前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由过去的支持转变为制约。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认真对待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增长与分配协调发展的原则下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倪良晶  谢芳 《北方经贸》2007,(8):114-116
文章以甘肃省相关数据为基础,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经济落后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先从理论分析着手,着重分析汇率波动影响收入分配的传导机制,再利用经济计量模型证明理论分析的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主要税种,然而目前该税种存在逆向调节趋势明显、分类征收模式导致总体累进性下降、费用扣除标准内外有别、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过低、缺乏完备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等问题,不利于实现公平分配,亟需完善。总结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可资借鉴的经验,在于强调纳税人利益至上原则、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以及人性化的税收设计理念。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目标,进一步改革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需要从采用混合所得税制、科学设置课税单位和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设置累进税率、将资本利得纳入征税范围、推动个人隐性收入显性化等方面入手,并做好相关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建了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以及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对于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实际、最优和最大效应指标。运用中国省份数据分析,发现中国个人所得税正在加速恶化居民收入不平等,并且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中发挥主要作用;转移支付对收入不平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力量较弱,而且离最优指标"要求"越来越远;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并且加剧程度越来越严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