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夏80%的地方是农村,70%的人口是农业人口。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川区基本实现了小康,山区基本解决了温饱,开始由稳定解决温饱向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农民增收问题。一、宁夏农民收  相似文献   

2.
观点新闻     
《光彩》1999,(9)
细化农村市场我国农民消费水平已基本形成三个层次:小康型、温饱向小康过渡型、温饱型。小康型是指农民人均年收入现金在3000元以上,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这类消费者的传统消费基本饱和,消费观念趋向城市化,开始消费高档商品。他们将成为农村市场的消费主体。温饱向小康过渡型是指农民人均年收入在2500元左右,主要分布在中部大部分地区、东部部分地区、西部部分地区。这类农村消费者的生存消费基本得到满足,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对吃、穿、用等生活用品和日用工业品的消费已比较注重质量和时尚,开始消费洗衣机、彩电、冰箱…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变,消费结构由贫困型经温饱型向小康型初期过渡。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农村家庭负担的减轻,以及上海农村逐渐城镇化,上海农村家庭恩格尓系数不断降低,农民消费观念逐步向城市靠拢,其消费结构日益合理化、城市化。  相似文献   

4.
王慧  李静 《市场研究》2011,(2):42-45
<正>一、河南农村消费需求现状从对河南省近20多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现状分析来看,河南省农村消费需求具有以下特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偏低;农民家庭人均消费总量及各项支出费用提高迅速  相似文献   

5.
浅析农民消费结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珊珊  王德勇 《商业研究》2005,(11):144-14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我国农民消费仍处于以生存型消费为主的低水平阶段,总体消费质量仍然不高。农民消费直接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发展,从而关联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农民消费水平与结构升级,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生活方式必将逐渐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未来生活方式的目标模式演进.通过对城市化不同阶段苏中地区农民消费生活方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的消费生活方式至今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需求的增长,从而制约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阻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同时,这也导致了即使是进入城市的农民,也不能实现向享受现代文明的新型市民的转变.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消费生活方式的演进.  相似文献   

7.
<正>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总体上也由“温饱型”迈入了“小康”。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办企业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高原期”后,近几年出现了徘徊不前甚至停滞的现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有效地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鹤壁市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  相似文献   

8.
从消费角度看农民持续增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仁新  陈湘洲 《商业研究》2004,(21):171-173
促进农民增收是提高农村消费水平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增长乏力,系农业传统经济格局制约及农民税费负担过重所致。减轻农民负担并大力培育农村市场,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与扩大农民消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居民消费模式呈三个梯度改革开放16年来,中国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消费模式呈三个梯度向前迈进,即由生存型转向温饱型,由温饱型转向准小康型、再由准小康型开始向小康型转变。国家统计局最新的一份研究资料表明,1980年到1984年居民消费模式从生存型转向温...  相似文献   

10.
李牧 《品牌》2014,(9):10-10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推进,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不断上升,人情往来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名目繁多,占家庭消费总额的比重越发加重。本次调查通过对湖北省龙门村的调查研究,着眼于农村人性消费现状,分析其中原因及其作用,尝试着对农村家庭人情消费这一社会事实进行全面、系统地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