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加林 《发展研究》2001,(12):54-56
加快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完成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重要举措。闽北作为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如何让土地有效、有序地流转起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笔者曾深入闽南、闽北进行调研。本文根据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对闽南、闽北土地流转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闽北的土地流转提供一个对策思路。 一、闽南、闽北土地流转模  相似文献   

2.
宫维祺 《发展研究》1996,(11):36-38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自身向多层次、全方位、高品位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认真地研究和加强闽北旅游文化建设,对于加快闽北旅游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闽北旅游文化的鲜明个性 与其他的旅游区相比,闽北旅游文化的个性十分鲜明。主要表现为: ——渊远流长。闽北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内陆腹地。四千年前,闽越先民就在这里点燃了远古文明的火光,写下了一段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史。如浦城牛鼻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闽北农村的定位是“林海粮仓”,是福建的重要产粮区。在闽北农业结构中,始终是以粮食为主,粮食中又是以水稻为主。在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后,这个结构严重制约了闽北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出发,在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原则,并探索闽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对策,以期对闽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福建北部,俗称"闽北"。包括武夷山市、邵武市、光泽县、顺昌县、浦城县、松溪县、政和县、建瓯市、建阳市、南平市、松溪县、政和县。山山水水之间,散布着众多的古村落。古村落作为特殊类型的村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古村落开发与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借鉴生态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环境伦理思想,对闽北古村落的城镇化建设进行探讨,为完善闽北古村落城镇化建设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闽北虽然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但改革开放以来,与沿海地区相比,闽北发展相对缓慢,与沿海的发展差距迅速拉大。闽北的财政收入占全省比重由改革开放前的五分之一退到目前的十七分之一,闽北的经济总量由前三位退居后三位。 面对新世纪,闽北的路怎么走?这是摆在闽北300万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南平市领  相似文献   

7.
“七五”期间,闽北乡镇企业总产值以年均27.8%的速度发展。1990年底,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0.05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出口交货总值9358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2.21倍、2.1倍、9.43倍。乡镇企业已成为闽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解决长期困扰闽北地区,特别是闽北农村的一些严重社会问题,开拓了路子,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静 《发展研究》2007,(2):125-127
位于闽北北部的武夷山市是世界双遗产地之一,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度假区等,是福建省重要的对外窗口.  相似文献   

9.
黄加林 《发展研究》2000,(11):39-40
90年代以来闽北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跟我省其它地区小城镇的建设相比,闽北小城镇建设明显滞后。问题主要出在小城镇建设模式的选择上。闽北小城镇建设走的是一条机械模仿别人的道路,在思想认识、思维模式、资金、人才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东西。为了促进闽北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认识,改变思维。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闽北经济纵比有长足的发展,横比位次渐次退后。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历史原因。本文试图从分析闽北区域矛盾运动中形成的超稳定状态入手,研究探索闽北经济走出徘徊局面、步入快速发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前,闽北要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就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站在闽北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去解决“三农”问题,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发展战略,把闽北建设成为旅游生态经济区。  相似文献   

12.
闽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但目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何依托闽北的优势,搞好区域定位,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事关闽北新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作者杨金鑫同志长期在南平市政府部门工作,是研究南平历史和经济方面的专家。他的这篇文章对上述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分上、下篇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闽北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受地理条件、耕作模式和生产半径等因素的影响,闽北村落呈现"小聚落、大分布"的格局。南平全有市行政村1630个、自然村10708个,行政村平均分布密度为0.065个/平方公里,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离散化的村落格局,造成村与村之间村落文化、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大。全市所有行政村有六成是生态村,有四成比邻旅游景区和自然保护区。每一个村庄都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闽北还是中国南方古村落发育最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9,(3)
2018年,中国已经走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新时代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成功案例和参照对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小城市发生了显著变化,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处闽北中心的南平市建阳区,在40年改革的浪潮中努力适应并谋求发展,积极融入进闽北新兴中心城市的建设中。文章以建阳为立足点,分析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给中小城市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一)抓住历史机遇.强化战略思维,争取生成更多纳入国家产业布局和海西战略布局的重大项目,从根本上做大做强闽北经济总量。5月初,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凸显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地位。闽北必须从历史机遇、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新的考量。  相似文献   

16.
发展的阶段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集团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必将得到迅速发展。发展企业集团在闽北起步较早,自1987年就已  相似文献   

17.
福建闽北卫生学校是省级重点中专学校和市级文明学校。创建于1904年,百年老校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又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学校地处闽北中心的建阳市,毗邻武夷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福建省中等卫生学校中办学实力较强、办学规模较大、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较高的学校。学校突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重视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一) 福建山多田少,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七以上,特别是闽北和闽西,山岭起伏,雨量丰富,生长大片茂密的树木,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据二十年代民国政府农商部统计,福建重要林木占地亩数及其株数略如下表:  相似文献   

19.
一、金属矿产资源现状 福建省金属矿产资源点多,品种较齐全、分布广。据初步统计,全省19个市中有10个市32个县(区、市)均发现金属矿产资源,全省共有矿产地264处。已探明储量并列入全省储量表的金属矿产34种,已被开发利用的15种。我省重要的金属矿成矿区主要分布在闽西、闽北、闽中地区。  相似文献   

20.
张志诚 《发展研究》2001,(8):62-62,61
福建省金融矿产资源点多,品种较齐全、分布广。据初步统计,全省19个市中有10个市32个县(区、市)均发现金融矿产资源,全省共有矿产地264处。已探明储量并列入全省储量表的金融矿产34种,已被开发利用的15种。我省重要的金融矿成矿区主要分布在闽西、闽北、闽中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