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建立了一个包括买房和租房决策的DSGE模型,计算房价和房租的动态轨迹,分析六种住房调控政策的影响:提高贷款利率、提高首付比例、对新购房征收房产税、对存量房征收房产税、对小户型免税和对大户型征税。数值模拟发现,这些调控政策通过抑制住房消费来降低房价,把购房需求转化为租房需求,从而推高了房租。其中,对新购房征税的效果最小,只能轻微降低房价,却显著推高房租;而对存量房征税会对房价、地价和房租产生极大冲击。  相似文献   

2.
投资何处去?     
<正>在超预期的房地产紧缩政策下,投资者需关注市场风险,谨慎投资。今年以来,投资性购房的行为比例不断上升,这是导致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面对高房价,基本性需求购房难度加大。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一方面带来更加严厉的政策调控,另一方面加大了金融资产的或有风险。此次楼市新政,显示出政府调控的坚定决  相似文献   

3.
李辉  王良健 《经济地理》2019,39(6):86-96
近年来房价迅速上涨,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新挑战。文章从理论上探讨房价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机理,然后将2015、2016年31 403个流动人员样本与177个地级以上城市房价数据进行匹配,采用含内生变量的Probit两步估计模型检验房价和房价收入比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并加入相关变量的交叉项进一步检验影响效应的个体差异和城市差异。结果表明:①房价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影响不显著,房价收入比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存在显著负影响。②附着在房价之上的城市公共服务有助于减弱房价收入比上涨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负效应。③房价收入比上涨对未打算在城市购房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的消极效应大于打算在城市购房的流动人口。此外,房价收入比上涨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的影响效应还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流动距离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住房存量调整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住房供给方为理性预期、需求方为适应性预期的假设条件,建立了包含差异化预期和政策调控的住房市场均衡模型,然后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利用线性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预期和政策调控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对房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上一期房价增量的提升对本期房价增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研究还表明,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波动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房价增幅放缓时,土地供应的放宽会拉升房价,反之则土地政策效果减弱.随着房价增幅的提升,货币政策对房价的作用增大.保障房政策对房价的影响随房价增幅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的动态变化而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房地产热的现象在全国广泛的存在,由于房价的长期居高不下,国家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调控,目的是为了确保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房价调节活动中,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即是银行信贷。通过银行信贷政策的调整,不仅可以对开发高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消费者的购房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银行信贷政策有效的确保了房产价格的稳定和价格的恶性竞争存在,银行信贷政策在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控解决房地产信贷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中对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发挥信贷政策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作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房价收入比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2005年,我国房价收入比平均只有6.77,不算很高,但社会差距较大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平均是22.69,最高收入户平均是2.45,前者是后者的9.3倍.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住房政策对于众多的中等收入家庭,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来调控市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通过政策性金融手段来提高这些家庭的支付能力;对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廉租房政策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对于高收入家庭,应由市场来供给住房,政府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房价上涨的深层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来,我国城市房价成倍上涨、房价租售比差距加大、房价收入比严重失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流动性过多、家庭联合购房倾向的普遍化、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要求、部分政府官员的权力寻租行为、政府政策不配套等。必须合理疏导流动性,强化住房市场需求管理,优化财政结构,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有效抑制投机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理性回归和市场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口的持久性迁移意愿直接影响人口流向以及城镇规模的变化,要改变中国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关键是引导人口的迁移方向。本文重点研究住房价格对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将住房价格对人口迁移意愿的影响细化为购房与租房两方面,采用房价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比等作为变量进行经验研究,结果发现:房价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比对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均显著;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住房的销售价格已经进入抑制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阶段,而住房的租赁价格尚未进入抑制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阶段。因而,可以利用住房市场价格对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来引导人口流向,因城施策合理选择住房保障的范围和方式,使住房政策成为引导人口迁移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出台了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等在内的五项政策措施。再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还在继2011年之后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此外,在明确既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及时采取限购措施,以及建立稳定房价工作问责制等内容。本文就新政高压下房地产企业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此期望房地产企业在积极应对中找到更大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房地产市场过热和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而且逐渐趋向频繁和严厉,表达了我国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和信心。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基本消费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投机性需求等四个方面,其中后两者是引发房价过快增长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不一,对此应高度重视,严加调控,并认真执行,加强监管,如此才能使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切实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1.
江德斌 《经济改革》2013,(Z1):94-94
国务院日前出台楼市调控"国五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坚决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还提出了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及时采取限购措施,以及建立稳定房价工作问责制、扩大房产税试点等内容。"国五条"看似来势汹汹,在近期  相似文献   

12.
尹虹潘 《经济学家》2012,(12):67-73
本文以城市房价空间分布曲线模型为基础,引入不同区位房价联动变化、市民对房价上涨承受意愿等假设,对房地产调控中常用的限制贷款、提高利率等金融政策工具和房地产税收、保障房建设等非金融政策工具在城市层面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金融政策工具适宜于宏观层面的总体调控,非金融政策工具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同政策的运行机制存在差异,只有合理选择和搭配使用相关政策才能达到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刚性购房需求的不断增加,造成中国城镇房价过高,并且目前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问题之一。有效地控制处于高位的房价已经成为中国政府调控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中国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地产行业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极为紧密,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房价对于中国居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就目前中国的房地产现状来讲,房价相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来讲过高了,并且房价不稳定,具有一定的波动,这样的情况不但会对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极有可能造成房地产行业的泡沫产生。一旦出现房地产泡沫将会极大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4.
预期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对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是房价涨跌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通过引入住房所有权成本这一概念,分析了预期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存量--流量理论建立了预期对房价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同时,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05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预期在房价的变化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房价较高的城市表现最为突出;认为"未来价格会继续高涨"的预期会使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过度膨胀,从而导致房价的非理性增长.研究建议:政府在从供求角度调控房价的同时,要关注调控政策可能带来的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的影响;要加强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以科学的舆论对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进行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15.
自我国“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逐步实行以来,对生育率的提升作用、对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刺激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房价作为居民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目前更多受经济因素驱动的居民生育意愿有重要影响。基于对文献的梳理发现,房价对生育意愿有挤出效应和财富效应。因此,利用2018年CFPS家庭微观数据,研究房价对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挤出效应与财富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房价对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即挤出效应,其他变量对生育意愿也有影响,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状况、学历、政治面貌、生育保险、健康状况、家庭年收入、父母的经济帮助等。房价对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即财富效应,但是财富效应小于挤出效应,故总体上我国现阶段房价对城乡居民生育意愿仍然具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房价、平均消费倾向和商品零售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同经济区域内,房价上涨对各类商品零售价格的确存在不同的影响;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在不同的经济区域有显著差异;整体来说,平均消费倾向与生活类商品零售价格显著负相关。房价的持续上涨会抵销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的效应,购房压力使得居民消费能力难以跟上商品零售价格增长速度。文章从定量分析中得出政策含义,认为需要通过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温州市"大拆大整,大建大美"行动中拆迁社区的拆迁居民为研究样本,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建立多维测量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可能影响拆迁居民的拆迁意愿、安置补偿选择(货币安置、实物安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建模。研究发现,安置福利因素与租购房价格因素会影响拆迁居民的拆迁意愿;货币安置意愿受购房因素影响;实物安置意愿受安置利益因素以及个人与家庭因素影响。最后探讨政府职责以及解决相关民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鑫  吴欢 《经济论坛》2012,(2):127-129
不同的收入群体具有不同的住房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国际通用的房价收入比一般从静态上衡量居民购房支付能力,而忽略从动态上评价居民的实际购房支付能力.本文用上海市的实际数据对房价收入比进行修正,计算出的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支付能力群体的不同的住房需求和支付能力,为房地产开发和政府制定差别化的住房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郑世刚  严良 《财经研究》2016,(6):98-109
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反应、立场和影响效应是政府政策设计的重要依据,2007年底金融危机爆发后,调控政策和房价波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章以2008年为界,构建了三个房价和政策变量的月度时间序列样本:1998-2007年、2008-2014年和1998-2014年,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前后调控政策的反应、立场和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实际贷款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在2008年前后对目标变量的反应是交错变化的,货币供应量对房价的反应与假定相反,货币政策并未对房价做出充分反应,而财政和土地政策表现出了较好的反应结果。(2)货币供应量对房价波动的影响最大,是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2008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非常显著,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利率只能在短期内对房价产生负向影响,除土地政策外,货币和财政政策皆会在长期内对房价产生稳定影响。文章的研究为推进房价政策调控和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20.
尹虹潘 《财经研究》2011,(6):103-111
文章通过对市民收入分布特征和市民购房能力与意愿的假设,将市民收入和住宅价格结合起来,从理论上探讨了市民收入不均对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商业聚集导致城市从中心到外围房价呈逐渐下降的外在空间规律,是由市民收入差异及其购房竞价这个"内因"实现的。收入不均程度的变化会引起城市不同区位的房价变化,市民总收入一定时,基尼系数增大会导致城市中心房价上升和边缘房价下跌;高基尼系数下出现多次购房的可能较大,这将抬高相关区位的房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