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社会保障》2011,(2):67-67
主持人: 某退休人员因病去世,根据地方政策规定,其供养直系亲属享受丧葬费、直系亲属一次性抚恤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等非因工死亡待遇。该退休人员有3个儿子和1个女儿,均已成年,老大、老二生活较好,老三和女儿生活较差属于下岗工人。该退休人员生前和老三一起生活,事实上接济老三和女儿家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今年春节,我与丈夫一起回老家过年.我给公公婆婆包了一个红包.他们非常高兴。后来丈夫问我:“你给爸妈包了多少钱?”我说:“2000元!”丈夫非常吃惊地说:“你哪来这么多钱?难怪爸妈直夸你孝顺.是3个媳妇中最会当家的.最有孝心的!”  相似文献   

3.
张斌 《金融博览》2012,(19):88-88
“话别,在我卸任之际,在秋末冬初的季节,在黄叶飘零的日子,在凝重而又有些感伤的空气里。“读马德伦副行长退休感言《话别》的第一句,我便有了一种伤感。记得第一次接触和认识马德伦副行长是在2010年人民银行系统开展”八个摒弃,八个恢复“的学习讨论活动中,他“白话文“的发文形式,给我印象特别深。第二次是2011年,总行内网、遵义中支论坛突然开始盛传一篇名叫《老王》的宣传稿,当时单目点击上万次,即便是现在仍未有逾越,我兴冲冲进去一看,作者落款赫然是马德伦。  相似文献   

4.
我的邻居     
我搬过三次家,认识了许多新邻居,也由此懂得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之道。第一次搬家是在1992年的夏季。因为即将结婚,我从职工宿舍挪到了相距咫尺的住宅楼里。多年的孤身漂泊让我习惯于与不同室友聚集的大家庭式生活。突然问要搬出集体宿舍,内心里真有诸多的不舍。那时,我与爱人所在单位——伊犁州工行奎屯市支行成立仅六年。大批的适龄青年需要住房成家立业。凭借爱人的资历,我们分到了一套二居室的住宅楼。可我始终不急于入住。最终架不住闰蜜们“别有用心”的游说,依依不舍地搬了出去。在我出嫁的那天,室友们带着万分感激的心情来闹洞房,也道出了“赶我出门”的原由。  相似文献   

5.
黄万生 《中国税务》2010,(12):49-49
“爸妈:我们这里变化可大了,年底一定要抽时间过来看看,我很想念您们……” 今年4月的一天,家在赣南的陈尚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写下了他结婚15年来的第一封家书。这封看似简单的家书,却整整写了15年。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需要选择的,就像交朋友,就像穿衣裳和吃饭。我在1997年的2月份,第一次见到《税收与社会》这本杂志,当时就喜欢上了它。我喜欢它恬淡的“书装”,喜欢它心核的实在和蕴含的博大。这本刊物的标志是一只“小蜜蜂”,在封面上占着很小的位置,但却足以体现税收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以及艰辛的历程和事业的甜美。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卡》2008,(9):67-67
《山楂树之恋》来自于一个女人的亲身经历。书中讲述了城里女孩静秋因为家庭咸份不好,生活困苦,有着骄傲又自卑的矛盾性格。静秋去乡下体验生活时,认识了军区司令员的儿子老三。老三喜欢静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静秋也慢慢接受了老三,两颗年轻的心慢慢靠拢。然而,当静秋所有的心愿如老三的预言那般一个个成为现实的时候,老三却得了白血病,永远地离开了她。在留给静秋的日记本上,老三在扉页上写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相似文献   

8.
重建心房     
“我结婚了,上个月的事,没办酒席,登了记、领了证书,就生活在一起了。”朋友张则民深吸口烟,淡淡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9.
申报细节显露破绽“您好!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我公公过世了,我来办理丧葬费领取。”“您公公叫什么?啥时候过世的?去世时在医院还是在家里?”“我公公叫周昌平,住在城关镇一四村,今年4月份因病在家中去世。”“那请留一下联系电话。”5月20日上午9点,在陕西省石泉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的经办大厅,离退休管理岗位工作的谢静一边例行询问前来办理业务的肖华,一边翻看与周昌平有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日前,有前辈来京出差,约齐我们一起吃饭。饭桌上,谈论最多的还是十几年前银行应用系统开发的旧事。酒过三巡,大家兴致高涨,难免开起了“神仙会”。纵论系统得失,频率最高的还是“数据库”这三个字。  相似文献   

11.
“你走来,他走来,我们走到一起来。” 作为汉语教师,通过与各国留学生的一次次接触,心中感慨很多。韩国女生韩国女生金惠真,就像是邻家的乖乖女,第一次见面就觉得特别亲切。她总喜欢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用一双细长的秀眼看着你,恨不得把课堂上听到的每一个汉字都存储在记忆里。更有趣的是,有一次她告诉我:“老师,我做梦都在学习汉语,连梦话都是用汉语说的。”真是学得疯狂。如此认真地学习,惠真汉语进步自然很快。不久,金惠真就可以用汉语很细致地跟我说些心事了:惠真第一次在中国过生日时,男朋友从汉城飞过来,让她惊喜不已。男朋友送她一件特别的礼物,一个可以铺满床的特大号小鸭子绒娃娃,黄绒绒的毛,柔和细软。躺在上面,感觉好似朋友的手指在肌肤上轻柔滑过。那个冬天,惠真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温暖的微笑。很快,她升入了中级班。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金惠真特意找到我,心事重重地说起她的苦恼:一个中国男孩爱上她了,她也很喜欢他,和他在一起很快乐,他和她男朋友完全不一样。她这个“汉语迷”爱屋及乌地爱上中国男孩,她将怎样向自己的韩国男朋友交代呢?在中国半年,好像都快要忘记男朋友了。她想继续留在中国读研究生,可是男朋友怕她飞了坚持要她回国。我对她说:“暑假还是...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爷爷今年86岁了,是县搬运公司的退休人员,最近他在忙乎一件事,那就是组织单位的退休人员搞一次聚会。之所以这个“革命”任务落在爷爷头上,是因为爷爷是他们中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3.
刚结婚时,丈夫工作比较忙,只能休3天婚假,我们俩第一次一起去外地,就选择了离北京最近的天津。21年前的春节。一早,我们登上去天津的火车。下了火车,来到历史悠久的劝业场,还有古文化街,体验天津人过春节听相声、戏曲的风俗,看杨柳青年画,感受正月的天津,浓得化不开的民俗风味。  相似文献   

14.
我是2005年结婚的,当时还很单纯,双方父母见过面后就顺其自然地把结婚放上了日程。当时我手里只有2万元,老公也没什么钱,结婚把他的积蓄都花光了。当时想的是,只要在一起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就可以了。他家有套一居室,就成了我们的婚房。老公也是个简单的人,  相似文献   

15.
妻泪常流     
妻泪常流薛辉妻小我三岁,结婚二年多,妻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双泪珠常挂、稍显红肿的眼睛。一次外出搞审计调查,临走时,妻像往常一样嘱咐,“早点回来”。我应了一声,骑上车便出了家门。事不凑巧,那次调查业务繁重,直到天黑才告一段落,匆匆赶回家,第一眼看到的...  相似文献   

16.
在起点,感恩     
新年的第一天就这么在喧闹中走到我面前,大家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唱歌一起游玩,一切都是那么喧闹,让我不知所措。喧闹只是城市的外衣,当深夜来临,人的心底总有平静的一隅。  相似文献   

17.
营销如棋     
我爱围棋,但棋技颇“臭”,遇到稍微象样的对手,刚布完局就节节失守,一步步走了下坡路。但凭这个爱好,我还是结交了几位棋友。其中一位是个长期从事保险营销的“精英”型人士。有一次见面下围棋,边下边侃,我们渐渐把下围棋和保险营销扯在一起,谈出不少感悟。  相似文献   

18.
徐丽 《科学投资》2005,(4):64-64
老公在电视台做编导,每月有六七千元的固定收入,逢年过节台里还有各种分红、奖金,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工作了5年的他居然没有多少存款。我在一家出版社当编辑,单位效益远远不及电视台,每月收入还不到他的一半,工作年限也比他短,可是结婚时我手上的存款都比他多。可见,老公真的像他一些朋友所说的是个时髦的“月光族”。我们结婚时。他东挪西借凑了3万元,加上我的存款4万元和双方父母的“资助”,才勉强凑够了一套新房的首付款。  相似文献   

19.
儒生苏日明     
跟苏日明约好的采访时间是上午10点半,当天,离约定时间还差几分钟的时候,我见到了爱迪尔企业文化专员张佳,由她带着去苏日明的办公室。路上,张佳说:“我们苏董喜欢睡懒觉,但今天跟你约好了,他很早就到了.”采访中,平均每半个小时,他的电话要响起一次,他直接挂掉两个电话后,我告诉他,采访时间可能比较久。他可以接电话,第三个电话响起来时他才接听。上午的采访一直持续到午饭时间。苏日明的办公室外就是通向食堂的走廊,一下班,员工鱼贯而过,热热闹闹,大呼小叫,而他办公室的门却总是开着。“看着同事去吃饭,”苏日明说:“就感觉是家里的一群兄弟姐妹去吃饭一样,作为‘兄长’是很开心的,公司很热闹,人丁兴旺,我很开心。”  相似文献   

20.
出差杂记     
崔晶 《深交所》2006,(2):71-71
我终于可以出差了! 到培训中心半年多了,让我出差的机会终于来了!“两法”培训要在15天时间走遍11个省市,我们部门实在人手不够,我有了第一次出差的机会。 当接到去云南、海南参加举办“两法”培训班的通知时,心里甭提有多美,因为是头一次出差嘛。以前看同事们在祖国各地飞来飞去我觉得很羡慕,而如今我也有机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