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注     
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超过7%在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将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保障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并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7%。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任务。这几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左右,比2003年增加5000多元,九年间年均名义增长13%。特别是2009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持续超过城镇居民,城乡收入相对差距逐渐缩小。2012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3%,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一、鄂尔多斯市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汽车消费市场潜力较大。随着鄂尔多斯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1025元增加到2010年的25205元,年均实际增长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4601元增加到8756元,年均实际增长13.7%,为此,  相似文献   

4.
我国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中的最大住房支出比例为30%,其他收入阶层所能支付的最大住房支出比例均超过30%,比例的大小将取决于其消费偏好总体来看,近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幅度直高于房屋销售价格的平均涨幅,1998-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高于同期房屋销售价格3.3%的平均值;2005年和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分别上涨9.6%和10.4%,其涨幅仍然超过同期房屋销售价格6%-8%的涨幅。这些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房价的上涨有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因此,房价问题更多体现的是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5~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特点及其趋势,对一些外生因素做出假设,模拟了2000年到2020年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各种情景,得出以下结论:一、“十一五”期间经济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左右,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十一五”期末GDP总量按美元计算将达到24000亿美元左右,超过2000年德国的GDP总量,人均GDP将达到1700美元左右;2010-2020年相对于“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左右,到2020年,GDP总量将达到48000亿美元左右,超过2000年日本的GDP总量,人均GDP将达到3200美元左右。二、“…  相似文献   

6.
如何增加居民收入?这是我国政策目前非常关心的一件大事.今年"两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十二五规划"均提出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年均GDP增长超过9%,人均GDP目前已达3700美元,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突出表现在为城乡之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30年间,中国人均公路里程数增加了两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公路的人均里程数在上世纪最后20年以年均1.1%的幅度稳定上升。但仅2001年,人均公路里程陡增20%,而2006年增幅更达到78%,使人均公路里程在新世纪前7年的年均增幅达到16%。  相似文献   

9.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4元,1989年达到602元,1997年超过2000元,2001年达到2366元,1979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3%.从城镇居民看,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7.1%,比1979年到1989年5.6%的年均增长率高出3.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贫困人口也大量减少,到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比1978年减少2亿2000多万,比1989年减少7000多万.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 改革开放23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1年的236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7.3%,增速较快.但分阶段看,增速最快的时期是1979~1985年,年均递增15.2%:1985年以后的16年速度放慢,年均递增为4%;特别是1997年以后,增幅连年下降,1997~2001年的速度分别为4.6%、4.3%、3.8%、2.1%、4.2%.  相似文献   

11.
全力做好奥运筹办和服务保障工作是今年海淀区的重点2007年,海淀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北京市,海淀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海淀战略目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7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80%。区级财政收入115.7亿元,增长29.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86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12542元,增长14%。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出台。2000~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总数)年均增长达到11.7%,超过全国同期经济增长水平,与全国同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差距不断缩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从相当于全国各地区加总平均水平的59.5%提高到63.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开展对外合作,西部地区城乡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经济增长步伐明显加快,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正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关注     
农民收入增速首超城镇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同比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的名义增长幅度和7.8%的实际增长幅度。这是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首次超过城镇。  相似文献   

14.
北京: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北京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活力旺盛。近几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4年达到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人均GDP达到4400多美元,同比增长15%以上。2004年北京市IT产业规模达136亿美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的人均GDP从1981年的492元上升到2008年的22698元,剔除物价因素真实增长12倍多。快速的经济增长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大提高,也为基础设施数量的增加和状况的改善提供了可靠保证。1979-2007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累计近30万亿元,年均增长19.9%,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幅高4.2个百分点。其中,2003-2007年间完成投资18万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5%,比同期国民经济增幅高9.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看这组数字,中国人该多么自豪: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10年来增长近13倍,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近20%,人均GDP达4400美元。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出台。2000-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总数)年均增长达到11.7%,超过全国同期经济增长水平,与全国同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差距不断缩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从相当于全国各地区加总平均水平的59.5%提高到63.7%。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博览》2012,(10):14-16
1979年至2011年这33年间,中国年均GDP增速达到了9.9%,而年均CPI增速仅为5.6%。持续的高增长、低通胀,使得中国经济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使得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成为许多人的期待。但是,即使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中国人均GDP也依然只有美国的1/6左右。  相似文献   

19.
披金戴银     
慕荣 《证券导刊》2011,(18):52-61
中国2010年珠宝行业增速56.1%,成为了零售行业增长最快的板块,其中黄金增速超过了70%。人均消费增长带来的零售行业"黄金十年"已经上路,同时,人均财富积累带来的奢侈品行业"黄金十年"亦已开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4元,增长近31倍,平均每年增加138元。年均增长7.1%。出台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改善农民多渠道就业环境是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三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