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融诈骗犯罪是指在金融活动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金融法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进行诈骗,从而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本文论述了金融诈骗犯罪的特点,分析了当前金融诈骗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防治金融诈骗犯罪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经济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打击经济犯罪成为司法界重要的工作任务。打击经济犯罪要坚持内外兼顾,防治结合的原则。司法会计作为防治经济犯罪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犯罪案件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在经济犯罪案件中,金融票据诈骗是近年犯罪率较高的类型。金融票据诈骗案件的方式和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先进,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司法会计就是运用司法专业与会计实务对案件进行分析和解释,给案件办理提供必要的依据。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司法会计对金融票据诈骗案件办理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网络诈骗犯罪呈现犯罪种类、犯罪特点不断翻新,受害者在面临网络诈骗时往往防不胜防。文章从网络诈骗的基本现状入手,分析网络诈骗特点、网络诈骗屡屡得逞的深层原因及网络诈骗的治理防范之策。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诈骗与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证诈骗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此,有必要了解这种诈骗行为的犯罪手段并严加防范。根据近年来所发生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其犯罪手法可能带来的恶果,就能够提出防范这一犯罪活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信用证诈骗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此,有必要了解这种诈骗行为的犯罪手段并严加防范。根据近年来所发生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其犯罪手法可能带来的恶果,就能够提出防范这一犯罪活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金融诈欺犯罪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对相关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举证难的问题,其保护法益应限于金融资金安全,因此"欺骗"行为不应成为独立的入罪评价标准,金融诈欺犯罪应以损失结果的发生为成立要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供销商情》2004,(7):68-69
银行承兑汇票是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2003年前三个季度,企业利用票据融资就达1万亿元之多。随着这种融资方式的日益广泛,不法分子利用其诈骗也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内全国金融系统共发生票据诈骗案450余起,涉及金额约为20亿元,票据诈骗已严重危害着银行和企业的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融资欺诈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金融欺诈案主要集中于国际贸易融资领域,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金融欺诈案件主要通过金融票据、银行保函和信用证等信用工具进行,而且诈骗手段隐蔽、金额巨大,已形成国际化、集团化的趋势。金融欺诈风险不仅会使银行和进出口企业陷入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中,造成银行的巨额资金损失,更会影响银行的国际声誉。一般而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金融欺诈手段,主要有以下5种:  相似文献   

9.
面对金融领域内愈演愈烈的金融诈骗犯罪,依法防范和打击金融诈骗犯罪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准确认定金融诈骗,同时借助于信用体系来防范,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金融欺诈方式 国际上金融欺诈案主要集中于国际贸易融资领域,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金融欺诈案件主要通过金融票据、银行保函和信用证等信用工具进行,而且诈骗手段隐蔽、金额巨大,已形成国际化、集团化的趋势.金融欺诈风险不仅会使银行和进出口企业陷入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中,造成银行的巨额资金损失,更会影响银行的国际声誉.一般而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金融欺诈手段,主要有以下5种:  相似文献   

11.
卓志强 《现代商业》2007,(18):207-207
面对金融领域内愈演愈烈的金融诈骗犯罪,依法防范和打击金融诈骗犯罪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准确认定金融诈骗,同时借助于信用体系来防范,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电话诈骗犯罪异常猖獗,案件频发,且案情涉及之广,涉案金额之大,更是以往所没有的。电话诈骗犯罪的多发有着多重原因,就电信、金融和政府相关机构而言,他们自身也存在着监管上的漏洞。把这些漏洞进行梳理归纳并逐一列出,全面地对电信、金融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漏洞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光彩》2000,(7)
公安部和中国防伪技术协会日前联合推广一项最新的防伪技术──金联安“印章管理与鉴别系统”,该技术可在3秒钟之内识破假印章。公安部防伪专家指出,这一技术突破将有助于遏制近年来利用假印章、假票据诈骗的犯罪活动上升的势头,同时也为公安系统印章管理自动化提供了技术保证。 该系统采用了高科技防伪、图像处理、智能型图像识别技术,并具有很强的网络,能高精度、快速准确地识别印章真伪,对客户印章形状元特殊要求,是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预防票据诈骗的一种可靠性技术防范手段,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打击利用假印章假票据犯罪 公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上升,信用证这种国际贸易支付手段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一些不法商人利用信用证这一支付手段对我国进行金融诈骗,行骗金额一般都是在几百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给我国企业和银行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犯罪活动的行为人对信用证的基本知识以及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运作程序一般有所了解,与其他的诈骗犯罪在手段上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为了更有力地打击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活动的犯罪,我国1997年颁布的新刑法将其从一般的诈骗中独立出来,规定了信用证诈骗罪.  相似文献   

15.
邹淇曲 《商》2012,(23):126-126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以各种欺诈手段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犯罪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贷款诈骗罪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金融和社会秩序。在贷款诈骗的犯罪行为中,大量的巨额诈骗往往是由单位实施的。而我国现行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单位不构成贷款诈骗罪的主体,笔者认为这是不妥的,单位应当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16.
为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保障市民的财产安全,通过研究现阶段D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原有治理措施中的不足,从健全法律法规、提高打击水平、细化证据收集和认定规则、构建综合治理模式4方面对电信网络诈骗防治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实现保障市民财产安全、维护社会金融秩序、净化电信网络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国示上金融欺诈案我数涉及到国际贸易融资领域,其共同点是欺诈分子通常在银行的信用工具上做文章,包括利用票据、保函、信用证等,而且诈骗手段隐蔽,金额巨大,已形成国际化、集团化的趋势,据联合国法律与事务委员会统计,每年因诈骗而损失金额就高达20亿美元,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现资中面临的金融欺诈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以及由此衍生的金融诈骗。首先对金融诈骗情况作简要介绍,然后剖析了大数据特点下,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金融诈骗;紧接着分析调查问卷得出针对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金融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风险防范对策;最后针对金融诈骗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戴晓芳 《江苏商论》2006,(9):162-163
我国加入WTO后,信用证诈骗犯罪有了新的动向和特点。本文对当前犯罪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打击信用证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丁莉 《商》2013,(8Z):208-208
关于金融犯罪,我国刑法分别规定在分则第三章中的第四节和第五节。即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金融诈骗犯罪并列,各自设节。这种分类方法在理论界上引起了激烈讨论。笔者认为将金融诈骗罪独立设节,有其不妥之处,并主张将金融诈骗罪归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