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曾宪有 《新财经》2014,(4):84-87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迄今为止已经6年。该部法律是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出台的。国家明确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制定《劳动合同法》的宗旨。因此,在相关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必然要贯彻这一宗旨。《劳动合同法》与《合同法》的主要差异在于《合同法》更多的是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而《劳动合同法》则着重体现了国家干预。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它的颁布与实施必将提升我国劳动者权利的保护水平。但是,《劳动合同法》并没有把事业单位这一群体全面纳入其调整范畴内。应把事业单位明确全面纳入《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实现人事劳动制度与《劳动合同法》的完美结合,以更有力地保障教师这一特定的劳动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高校的管理体制带来了重大影响,高校与教师从原来的人事管理关系变为现在的合同关系,教师和学校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明确化。高校教辅人员和后勤人员适用《劳动合同法》,将有助于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后勤服务质量。《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新形势,给高校用人制度所带来的影响,正在促使高校通过积极的应对措施来完善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恰逢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民营中小企业生存的困难时期,发生的倒闭潮、迁移潮引发了各界对该法相关制度的热切关注和激烈争议。而真正导致外资撤离、民营中小企业倒闭迁移的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因《劳动合同法》导致中小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幅度增加的事实并没有真正显现过。《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无疑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广泛而深刻,不过在现阶段,对企业的影响更多的体现为管理理念和制度规范方面,而非实际的用工成本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的制度创新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景芳 《改革与战略》2008,24(12):38-40
《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者的保护范围;制约了劳动合同的短期化,鼓励企业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试用期、违约金和竞业限制的规定更加细化和明确;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广义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在守法前提下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观点选登     
劳动合同法同样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上海国资》2007年第10期——劳动合同法大考《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对于规范用工环境、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确实会提高企业的用人成本,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企业必然会经历一段时期的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劳动合同法》有利于推动企业规范用工,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  相似文献   

7.
黎建飞 《发展》2008,(1):9-11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从1994年《劳动法》实施以来,我国在劳动法律关系领域从立法到实施已经有13年了。在这十多年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劳动法制建设进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构成《劳动合同法》制定的背景,导致这部法律的出台并形成了它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事业单位用人机制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海梅 《特区经济》2008,(7):257-259
《劳动合同法》将事业单位纳入了劳动合同管理范畴,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了法律依据。本文通过当前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产生如此大的争议,除了劳动合同法本身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外,企业掌握的话语权和淡薄的社会责任感,法律受众的法律意识差别大,以及法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都是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吴婷 《魅力中国》2010,(29):32-32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推动了我国劳动用工管理法治化进程,对企业劳动用工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法施行后,中国企业实施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转型,怎样在《劳动合同法》的框架下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必须直面的课题。该文客观如实的反映了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所做出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11.
违约不自由     
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要受到正义的评价,因而任何行为自由都是相对的,离不开法律的规制。契约是产生于私法上权利义务的最重要依据,可以实现私法上的目标,使私法主体对私人事物作出合理的安排,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价值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契约作用的发挥则在于其交易功能的实现。合同作为一种双方法律行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实定法的规定限制了违约自由。有效违约的理论是错误的。违约自由应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王平  潘月杰 《特区经济》2009,242(3):297-299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在劳务派遣方面存在一些不够明确、不易操作、认识分歧的问题,同时对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应该对此予以充分认识、积极应对,使劳务派遣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发挥最佳效益。《劳动合同法》还应该在明确法律术语的涵义方面作进一步的完善,以利于法律的实施,方便管理部门执法,也方便企业执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China's new Labor Contract Law, which intended to strengthen the labor protection for workers, went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 2008. The law stipulated that the maximum cumulative duration of successive fixed-term (temporary) labor contracts is 10 years, and employees working for the same employer for more than 10 consecutive years are able to secure an open-ended (permanent) labor contract under the new law, which is highly desirable to employees. However, in order to circumvent the new Labor Contract Law, some employers may have dismissed workers, after the passage of the new law, who had worked in the same firm for more than 10 years. Using data from the 2008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we find strong evidence that firms did in fact dismiss their formal-contract employees who have been employed for more than 10 years. Additionally, using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based on this exogenous change in unemployment status for this particular group of workers, we show that the dismissed workers suffered significant welfare loss in terms of happiness. Our results are robust to various specifications and placebo tests.  相似文献   

14.
Consumer discrimination, to the extent that it lowers expected profit for black owned firms, discourages the entry of new black firms. From a social welfare perspective, consumer discrimination may be welfare reducing, since market output is lower than otherwise. If so, a policy intervention that subsidizes new black firms may improve social welfar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imple model of duopoly where consumer discrimination exists with uncertainty, and the only cost of production is a “loss of sales” cost. Given the Nash equilibrium, in which a black and white firm must select a price to charge, conditions are derived for which a profit subsidy to a new black firm increases, decreases, or has no effect on social welfare.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垄断利润及其消除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房地产业存在超额利润的根源在于其垄断实质。将以往行政垄断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房地产行业,可以看出房地产业的垄断不但造成效率损失,还导致社会福利损失。在引入心理福利概念之后,我们发现此前对福利损失的估算只是实际发生损失的一部分。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减少福利损失,身为特许权拍卖商的政府可以借用德姆塞茨方案,改进土地使用权的交易模式,即通过市场化的限价转让的方法,令房地产售价报价最低的开发商获得土地使用权。这样市场将发挥力量,将房地产业的赢利能力限制在正常利润水平上。转让之后,中标开发商要按限价价格完成“合同”,政府则需要进行事后监督。在交易市场,政府的需求管理应该以投机需求为目标,更好地维护交易秩序、稳定市场。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在我国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在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作出了规制,但该法并不是专门针对劳务派遣而进行的立法,许多问题均未涉及,本文试图在分析其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contest model to compare social welfare in homogeneous leagues in which all clubs maximize identical objective functions with mixed leagues in which clubs maximize different objective functions. We show that homogeneous leagues in which all clubs are profit maximizers dominate all other leagues. Mixed leagues in which small‐market clubs are profit maximizers and large‐market clubs are win maximizers (type‐I mixed leagues) are dominated by all other leagues. From a welfare perspective, large‐market clubs win too often in (purely) win‐maximizing and type‐I mixed leagues; whereas, small‐market clubs win too many games in (purely) profit‐maximizing leagues and in mixed leagues in which large‐market clubs are profit maximizers and small‐market clubs are win maximizers (type‐II mixed leagues).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Social welfare will increase if clubs are reorganized from non‐profit member associations to profit‐maximizing corporations. Moreover, we show that revenue sharing decreases (increases) social welfare in mixed (homogeneous) leagues.  相似文献   

18.
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运用GTAP模型和等递归动态法,针对中国与印度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形成的其他不同区域合作方案,对中国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GDP、福利水平和生产格局等将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合作方案下,中国福利损益有差异;中国的贸易规模及除服务业之外的各产业的进出口增长都比较显著;服务业是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薄弱产业;"10+6"方案对中国最不利,而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和中国-印度-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方案对中国较为有利。中国的优势方案是争取在印度、澳大利亚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避免东盟、日本等的加入。  相似文献   

19.
医疗保险的福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润  汪浩 《南方经济》2010,28(6):3-16
本文考察在完全信息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保险的进入对于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分析表明,保险公司的进入可能使得消费者为医疗服务付出更高的代价,但是会提高医院的利润,总的来说保险公司的进入会提升社会总福利。本文还发现,由于保险公司未考虑其合约设计对医院利润的影响,市场均衡的医疗保险水平仍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这些结论有助于澄清相关文献对医疗保险的一些负面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王蓓  秦俊 《特区经济》2006,(6):313-314
合同法商法化的概念在我国目前的商法学界提及很少,但这一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在我国现行的合同法律制度当中多有体现。研究其含义指出其表现分析其利弊,对于我国合同法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加深对商法的认识是裨益良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