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当前,农村资金流向“非农”领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实力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据调查,自1995年以来,仅山东日照市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数额就高达20亿元以上,2001年,全市农村资金外流超过5亿元。一、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途径1、邮政储蓄已成为近年来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自邮政储蓄开办以来,日照市邮政储蓄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转存款余额已经达到13.8亿元,有超过10亿元的资金来源于农村。近年来,邮政储蓄吸收农村资金的势头越来越猛,存款增长量逐年递增,连续三年超过农…  相似文献   

2.
如今,农信社改革正在快速发展中,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一些新的倾向性问题也逐渐显现,值得关注:一是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这种风险一方面破坏了信贷平衡,增加了中央银行的财务负担和资产风险,另一方面也破坏了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资金向城市积聚主要有对外拆借、集中资金贷给大城市与大企业、通过邮政储蓄吸收农村资金以及将资金集中存入商业银行等四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尽管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视和扶持农业,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和措施,但是,如今“千手观音”多,有些部门、单位为了一己之得,纷纷把手伸向了农村,伸向了农民,使许多好政策变为泡影,农村邮政储蓄就是其中一例。农村邮政储蓄储的是农民手中的钱,却没有给农民带来半点好处,相反,它使农村的大量再生产资金,流到了农民不想流到的地方,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几点异议撇开邮政储蓄本身的意义和作用不谈,单就农村邮政储蓄网点来说,笔者觉得它搅乱了农村金融秩序,增加了农民负担,影响了农村经…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资金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外流现象。大量的农业资金外流一方面直接导致我国农业投入减少 ,使本来就相对落后的农业失去了自身发展的活力 ;另一方面也造成农民负担加重 ,农民增收困难 ,农民购买力下降 ,并进而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一、我国农业资金外流的原因1 城市偏向的政策导向。如 ,以农业税和隐蔽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 ,国家每年从农业中抽走大量的农业剩余 ;超常规发展的邮政储蓄只存不贷 ,象一台“抽水机”每年也从农村地区抽走大量的资金 ;农村信用社按规定上缴存款准备金和转存款也使部分农业资金被…  相似文献   

5.
农业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更需要金融支持,但自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只保留了吸储功能;占据大片农村金融市场的邮政储蓄也只吸储、不放贷,使得本来急需资金支持的广大农村在得不到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同时,农村资金通过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反而流向城市,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各国为了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都努力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各具特点,可为我国统筹城乡金融体系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赵涛 《中国土地科学》2010,24(11):41-44
研究目的:通过对土地出让收益回流农村的探讨,力求拓宽农村发展的资金渠道,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土地出让收益应返还农村,资金回流方式采取农村发展基金的模式;(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跨区域挂钩与农村发展基金相结合,解决土地收益不平衡问题。研究结论:农村集体用地土地出让收益返还农村,可实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互惠共赢和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首先解决“三农”资金来源的“瓶颈”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利用政府信用将农村邮政储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存款按比例转存农发行,壮大农发行支农实力,改农村资金“抽血”为“供血”的良性循环;将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基金、住房公积金等相对具有长期稳定性质的社会契约性储蓄的余额资金纳入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将农发行“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职责尽快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代理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拨付、结算,通过农发行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农率”,真正发挥支农作用;积极开拓国际业务,扩大外资来源,在海外发…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信贷资金外流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贷款困难,金融需求缺口极大,而同时农村的金融资金外流现象却不断加剧.从统计资料上看,我国农村资金外流的现象持续了将近30年之久,在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有需求就必然会出现相应的供给,供给和需求必然是会保持平衡的,这种资金长期大量持续外流现象在经济学上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本文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渠道研究了金融资金净流出问题,资金的源源不断流出加剧了农村资金要素的稀缺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市场化的改革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地区“战略大撤退”,邮政储蓄又每年从农村地区抽走大量资金,农村信用社多年累计的坏账、死账已是天文数字,很多地方高利贷又重新泛滥,这一切不仅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空前挑战,也造成了很多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份,国务院第99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按照《方案》要求,邮政储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继续依托邮政网络经营的基础上,邮政储蓄业务与邮政业务实行分账核算,独立经营,并按照金融机构改革的方向,加快成立由中国邮政集团控股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所有邮政金融业务划归邮政储蓄银行管理,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管理。这标志着酝酿多年的邮政储蓄银行终于即将破茧而出。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时于理顺我国邮政管理体制,防止农村资金过度流失,  相似文献   

11.
《南方农村》2003,(5):20-20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需要从多方面加以系统推进。具体措施包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明确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形成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尽快停止对新增邮政储蓄实行利差补贴政策,并结合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用三年时间解决存量部分的利益补差问题。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和金融产品。系统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冯  相似文献   

12.
吴华国 《农家之友》2005,(11S):21-21
“败血症”四表现 ——邮政储蓄优惠吸储,农村资金大量“失血”. ——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保险严重萎缩。 ——政策性银行职能弱化,国有商业银行悄然退出。 ——自身赢弱的农村信用社,一家难撑“三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概述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自2006年以来,银监会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均是独立企业法人。在地方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多方努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地区农村资金实现了部分回流,  相似文献   

14.
金融之痛     
《中国改革》2004,(12):20-21
1998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开始从农村地区“战略大撤退”,同时,各商业银行对县级机构贷款权限上收,严格控制贷款向县级以下地区的发放。不要说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就是比较传统的生产和生活小额借贷,也与大多数农民绝缘。本已严重“贫血”的农村,资金因此加剧被抽回城市,每年竟达3000亿之多。另外,广大农村地区还露出一张只存不贷的“血盆大口”——邮政储蓄,通过这个资金的巨泵,每年从农村抽走约4000亿资金。“国行”的撤出,使得县域金融市场骤然萎缩,地方金融大面积坏死。农村信用社以及“农村基金会”等累计的坏账和死账…  相似文献   

15.
刁春立 《山西农经》2023,(1):47-49+52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缩小了城乡差距,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文章阐述了人力资本回流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人力资本回流农村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总结了回流人力资本提升的保障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邮政储蓄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正式挂牌的邮政储蓄银行,因存款余额在中国银行业名列前位,毋庸置疑地成为国内第五大银行。2003年8月,国家调整邮政储蓄相关政策,邮政储蓄新增资金可以自主运用。此后,经过逾三年资金自主运用,邮政金融部门自身风险管理的能力正逐步增强。经银监会批准,自2006年3月19日起,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第一批试点,开始办理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农村劳动力回流对家庭农场培育的作用机制,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回流显著降低了家庭农场培育的概率。通过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步法和稳健性检验处理后,结论仍然稳健。同时,分别探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和被动回流对家庭农场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主动回流对家庭农场培育不具有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被动回流对家庭农场培育的阻碍作用显著。进一步机制探讨发现,劳动力回流会通过增加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家庭农场培育,但劳动力回流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劳动力在外的社会资本。因此,发挥主动回流劳动力人力资本优势,对其进行培训,更有利于家庭农场培育,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发行市场化筹融资业务主要是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债券筹措资金,在资金交易市场上进行资金余缺调剂,以及所进行的资金交易风险防控等项业务.开展市场化筹融资业务,改变了农发行单纯依靠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资金筹集方式,减轻了政策性信贷资金需求对国家基础货币发行的压力,对于筹集更多社会资金回流农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据重庆市各区县农行进行调查的不完全统计,1992年全市直接从农村分流资金达46272万元,占当年农行、信用社农村存款增加额的38.7%;其中购买债券9474万元,占20.5%,购买股票890万元,占1.9%,各种集资20074万元,占43.4%,购买城镇居民户口7717万元,占16.7%,存入邮政储蓄8117万元,占17.5%。另外,他行开户企业拖欠农行开户企业“三角债”  相似文献   

20.
邮政储蓄向农村经济渗透的可行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理 《农村经济》2002,(5):32-33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我国的金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工农中建 4大商行实现了战略重点的转移 ,相继从农村撤离。而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渴求一家拥有雄厚资金实力、贴近大众且美誉度较高的银行机构为其投资理财 ,农村信用社与不发达的民间信贷机构的现有条件似不足以担此重任。另一方面 ,我国自 1986年恢复邮政储蓄以来 ,邮政储蓄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经过多年酝酿 ,并随着加入WTO ,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条件已经具备 ,本文就其市场定位 ,以及对农村经济的巨大推动力作一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