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跨国公司本土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锦春 《特区经济》2007,224(9):197-199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众多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加快在中国本土化的步伐,而同时中国到海外投资的企业也悄然加紧了在投资国的本土化进程。跨国公司在实施本土化策略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对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研究了中国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由来、企业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本土化在规避反倾销调查方面的作用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中国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是新技术革命、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新技术的外溢,研发成果在国际市场的扩散速度加快,同时也是跨国公司强化对世界政治经济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成熟,竞争的日益激烈,跨国公司开始面临如何继续融入本地市场,持续赢利的问题。针对此现象,通过实地调研,本文以德资跨国企业——HERR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人才本土化经历为实例,在运用和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策略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深入分析了在华跨国企业人才本土化的必要性,对其加速利用本土人才的现状、必要性、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分析;对所有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等实施要点上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峻芳 《北方经济》2006,(19):54-55
自1994年北方电讯投资成立了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研究开发中心以来,微软、西门子、IBM、英特尔、朗讯、摩托罗拉、宝洁等公司相继在华投资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实验室,或宣布大型的研发投资计划,这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重大调整,是伴随着生产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品牌本土化和采购本土化而出现的新趋势.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00多家已在中国建立了700多个研发机构,中国已经成为外资设立研发机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土化加速发展的深层动因,对于我们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有效利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溢出效应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跨过公司在我国的本土化趋势也日渐显著。而本土职业经理人在跨国公司中遭遇“升迁天花板”的事件却屡见不鲜。近期更是有许多本土高级职业经理人或急流勇退或黯然离去,取而代之的是由总部直接授命的空降兵,这种现象被称为跨国公司的“逆向本土化”。本文将剖析“逆向本土化”的深层次原因,并试图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化视角下的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群  胡江凤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7):112-1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实施本土化战略。文章首先基于“经典国家文化模型”,分别从四个维度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给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作用,提出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来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方案。然后,分别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产品服务、营销管理以及其他活动的本土化过程中,分析这些活动是如何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从而促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实施本土化战略。文章首先基于"经典国家文化模型",分别从四个维度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给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作用,提出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来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方案。然后,分别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产品服务、营销管理以及其他活动的本土化过程中,分析这些活动是如何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从而促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不断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力度,在投资整备期,跨国公司为了巩固和完成其整体战略布局,加大了研发投资力度,调整对华R&D投资策略,培养本土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而实现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整备期跨国公司在华的R&D投资策略的调整趋势,指出这种调整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竺鸣 《南方经济》1991,(5):51-52
为了迅速提高企业及其生产的商品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西方各大跨国公司分别运用不同的广告国际化策略,以达到提高企业知名度和推销产品的目的。本文将跨国公司的广告国际化策略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借鉴作用作一比较论述。一、重视广告公司在公司活动中的作用。随着社会化大分工的越来越细,为了保证广告活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跨国公司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广告创意、制作班子,广告代理制被各大跨国公司所广泛接受。其最大优点在于广告公司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经济效益,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美国可口可乐制、通用电话电子公司、美洲航空公司和汉堡包王快餐店等就委托美国著名的索萨广告公司代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大加快,无论是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还是我国公司到国外投资的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需要进行国际税收协调的事项迅速增加。因此,税收协定作为主要协调手段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增加对华投资,有些甚至把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加快了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本土化战略的有效运用.这一战略的成功运用,使我国企业普遍感到空前的竞争压力与生存危机.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现状出发,分析并挖掘出有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会,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本土化战略的有效运用。这一战略的成功运用,使我国企业普遍感到空前的竞争压力与生存危机。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现状出发,分析并挖掘出有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会,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所导致的本土化生产,全球采购以及全球消费趋势的加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逐渐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土化:跨国公司的致胜法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超 《沪港经济》2002,(4):42-43
随着中国加入WTO,“本土化”已成为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出现的一个词语。如今,为了“争宠”中国百姓,赢取更多的市场机会,在“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理念指导下,几乎所有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纷纷舞起“本土化”的大旗,让自己的产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从产品品牌、人力资源、产品制造、营销管理等方面,大力实施“本土化”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6.
丁松 《科技和产业》2004,4(6):29-30
<正>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知名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以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他们不仅看中了中国丰富的物产资源,更觊觎国内雄厚的人才资源。聘用本土员工 高薪直接聘用中国本土的员工是跨国公司实施人才本土化的最基本的战略。许多跨国公司认为,本地化  相似文献   

17.
刘卉 《开发研究》2007,(1):68-71
为了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驻城市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国内的各大城市以各种优惠条件展开了对地区总部的争夺。本文认为城市要运用市场营销策略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驻,提出城市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市场细分战略、市场定位战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地点策略和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池韵佳 《特区经济》2011,(5):239-240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纷纷大力推行本土化的经营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在当地的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海外投资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当地化战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其全球战略而采取的必要策略之一。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有了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也必将面临如何通过海外市场本土化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本文就我国企业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并依据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诗乔 《中国经贸》2010,(22):39-39
谁输了中国,谁就输了全球。中国市场无疑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拓展业务,资产增值的巨大机会,但是这个被普遍认为潜力无限的市场并非是所有跨国公司的福地。当跨国公司与主流的中国经济碰撞在一起,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既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跨国公司自己。改革开放30年后,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经济也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将因此面临诸多调整。本文就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建设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做以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梁峻芳 《北方经济》2006,(10):54-55
自1994年北方电讯投资成立了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研究开发中心以来,微软、西门子、IBM、英特尔、朗讯、摩托罗拉、宝洁等公司相继在华投资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实验室,或宣布大型的研发投资计划,这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重大调整,是伴随着生产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品牌本土化和采购本土化而出现的新趋势。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00多家已在中国建立了700多个研发机构,中国已经成为外资设立研发机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