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其主事时声势显赫,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但隆葬归天之际,即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汉语拼音字母是英文字母吗?……  相似文献   

2.
一阳来复     
杨键 《乡镇论坛》2011,(27):41-42
万历皇帝在位48年,前10年张居正辅助他,第二个10年也还做了一些事,万历二十年之后,近30年不理政事,有六不做:不郊(不祭天地)、不庙(不祭祖)、不讲(不御经筵)、不批(不批答奏章)、不朝(不上朝)、不见(不接见大臣)。六样中有三样在我们这个时代已被废除,这三样最为紧要,几乎就是我们在文化上一阳来复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十年破柴 《财会月刊》2008,(11):I0002-I0002
明万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疏指责万历帝贪财时,皇帝很委屈地为自己辩护说天下都是朕的,朕用不着贪财。万历帝的辩护似乎有道理,但大量的史实证明,他就是个见钱眼开的皇帝。  相似文献   

4.
许知远 《东方企业家》2008,(11):126-126
18岁那一年,郑芝龙前往日本,他是个英俊的小伙子。他出生于1604年的福建南安县,这是明代的万历皇帝在位的第23个年头。北京的政治与文化的意志在抵达东南沿海的小县城时,已变得衰危之极。  相似文献   

5.
明朝万历帝爱财,史家已有定论。即使在这位享国四十八年的皇帝健在时,手下一些不怕死的大臣如雒于仁在奏折巾亦直言不讳地指责他贪财好货。  相似文献   

6.
热忱的力量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皇帝为了要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时。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家,希望恢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依旧没有一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  相似文献   

7.
《中国总会计师》2011,(8):154-154
本刊将带领各位CFO穿越历史隧道,去看看100元人民币在古代的价值。 明朝万历年间:能买到20斤猪肉 明朝万历十八年,时任北京宛平知县的沈榜记录了当时北京城区的商品零售价:  相似文献   

8.
张居正返乡     
公元1578年(明神宗万历六年)4月,首辅张居正离京,回湖北江陵老家。这一次奉旨还乡,是为他一年前逝世的父亲办理丧事;谁都有死老子的可能,但张居正死了老子,竟能劳动皇帝操心。冲这一条,张大人此行,可谓极其风光体面,极其耀武扬威。据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为首辅一行开道的,除了肃静回避的仪仗队,“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委派,而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动用新式武器保镖,威风得很,我估计,张大人此行,不会出现堵车塞车,一路绿灯,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余音绕梁     
《中国企业家》2011,(17):46-46
论定位 1976年 “皇帝励精图治或宴安耽乐,首辅独裁或调和,将领创造或苟安,文官廉洁或舞弊,思想家进步或保守,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兼得两者。”——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文化》2007,(3):48-49
促成晋商成型的,是明中叶以后促成中国社会转型的几个重要因素。从世界环境来说.航海带来的”地理大发现”,使得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相继来到东亚。就周边环境而言,则是嘉靖一朝喧闹一时的”倭乱”最终消除了”海禁”。据《明神宗实录》,明廷开放海禁的确切时间为万历二十七年二月.设市舶于福建。是改变了明初用茶作为”以制番人之死命.壮中国之藩篱,断匈奴之右臂”的战略物资的制约政策。万历初年经过激烈争论.终于逐渐开放了榷禁。这一系列变化的结果.结束了朱元璋《大诰》确立的”农本经济”与”乡里社会”的制度模式,形成了又一次以商品经济与人口大流动为特征的社会大转型。连万历皇帝都撇开了中央财政.迫不及待地四派矿监.亲自动手”与民争利”去了。  相似文献   

11.
明神宗“自辨甚悉” 明神宗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前十年,大学士张居正辅助明神宗处理朝政,社会经济发展较快,黎民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十年后,张居正去世,明神宗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期因和文官集团的矛盾而罢朝三十年。公元1620年驾崩,传位皇太子朱常洛。死后葬于十三陵定陵。  相似文献   

12.
郝莉 《新远见》2012,(8):71-74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史学经典,也是我最喜欢读的书之一。在这部著作里我们读到了真实的历史。它视角独特,含义深邃,因真实而生动,因细节而有趣。每次读过,都不禁感叹,历史是如此的复杂多变、跌宕起伏、丰富有趣.历史书也可以写成如此的通俗易懂、流畅精美、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3.
智审连环案     
倪培森 《乡镇论坛》2009,(27):41-42
话说明朝万历年间,东昌县(今山东聊城)有个姓王的牛医,妻子早逝,生有一女,取名胭脂。长到18岁,虽谈不上闭月羞花,却也美丽聪明。当地有身份的人家,嫌她家社会地位低下,没人上门提亲。  相似文献   

14.
明王朝一直实行着里甲制度,利用它长期地控制着辽阔的农业地区。里甲,作为明代社会的基层组织和封建统治政权的基础,在徭役征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一条鞭法的赋役改革后,里甲受到严重的削弱,但它继续苟延到清代康熙时才算真正消亡。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世界》2006,(11):14-15
他,是浙江民营企业家中为数不多的硕士生之一,是中国厨房化的首倡之一;他是一位名的企业家,但更象一名儒雅的学;他用十年的时间铸就了一把锋利的自主品牌之剑——方太厨房专家,并用它披荆斩棘,稳固了国内厨电行业的领头品牌之位,迈向国际市场。他,就是宁波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  相似文献   

16.
高山 《房地产导刊》2010,(10):105-105
十年,倡导生活文明,夯起了一个国家品质地产之基;十年,全国首倡并践行“十年免费保修”,成就国家人居样板;十年,汇聚世界思想和人文品格,给中国居住一个世界的高度;十年,  相似文献   

17.
“明王朝”谢幕:伤病成无法承受之重!2011年7月20号14时,姚明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退役,结束自己的篮球职业生涯。作为一名篮球迷,而且还是一位姚蜜,听到这样的消息,当时只有失落与悲伤。当记者用摄像机捕捉到发布会现场姚明用纸巾擦拭眼角的镜头时,悲情的情绪一经媒体的渲染更是泛滥(事后姚明声明并不是擦眼泪)。  相似文献   

18.
人常说:“越有钱越吝啬,越有钱越贪财。”这是有一定根据的。位处至尊的皇帝算得上最富有的,可他们大都是贪财的,其中最贪者就要数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了。万历登基为帝年仅十岁,主要是靠他的母亲李贵妃(后晋升为太后)、太监冯保和首辅予以扶持。万历很害怕这三个人,也讨厌他们,然而却也非常敬重他们。太监冯保是万历的母亲李太后的耳目,在内廷、外廷都对万历加以监护,寸步不离,皇帝有了错处,他就立即上告太后,于是万历对于冯保很反感。后来当有人反映冯保如何富有,家财早已富过皇宫时,万历就组织朝人抄了冯保的家。张居正是万…  相似文献   

19.
香港富商李嘉诚以983亿港元(126亿美元)跻身全球第十大富豪。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华人得以跻身全球十大富豪之列。花了85年,李嘉诚建立了今天的王国。走到人生第七十个年头来,李嘉诚扼要地说出成功之道。“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言两语,描绘出他怎样闯过昔日的难关。同样他也坦言:“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功百分之百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至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基础,那10年的成功,百分之十靠运气好,百分之九十仍是由勤奋得来;30岁之后,机会的比率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差不多要占三至四…  相似文献   

20.
《企业与市场》2005,(7):10-11
冰冻三尺,原非一日之寒;绳锯木断,却须十年之功。国有企业庞杂艰深、难以撼动的产权体制,正像三九寒冬的厚重坚冰。而我们为了融化这样一块“坚冰”,付出的早已经不止是十年之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