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我们是一家国有企业,基于近期全球金融危机给许多公司造成暂时性经营困难的局面,我司正在积极通过股权并购或资产并购的方式对其中部分优质企业开展收购行动,以达到我司产业整合布局的战略规划目标。但是鉴于一般银行贷款只有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两类,不能用于收购,而我司的自有资金也无法完全满足需要,这使相关并购工作陷入停顿。我们注意到最近国家允许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请问该业务应如何操作,有何难点需要我司注意?  相似文献   

2.
<正>并购贷款业务是金矿,还是鸡肋?对银行信贷部而言,这是一个问题。自2008年年末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指引》的短短一年间,银行并购贷款业务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长——向国企并购倾斜,而将大多数民企挡在门外。  相似文献   

3.
日前,国内多家银行大力开展并购贷款业务,企业通过并购贷款缓解了资金短缺,而高利润的并购贷款业务也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近几年来,国内一大批规范而有实力的企业所进行的并购重组活动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4.
并购贷款埋下远期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宏 《新财经》2009,(6):62-64
自从并购贷款业务开办以来,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相关项目。有机构认为,并购贷款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一直以来,并购项目的成功率极低,所以,并购贷款的风险也非常大  相似文献   

5.
并购贷款,产权市场大有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发布后,已有多家银行与产权交易机构签订并购贷款合作协议,支持企业通过产权市场开展并购业务。业内专家指出,“并购贷款,产权市场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李斌 《中国经贸》2009,(14):107-108
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并购贷款给国家、产业、企业和银行各个层面带来的利好基础上,对并购贷款业务的一些现实问题和难点进行研究,以期让读者能更深刻的理解并购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7.
为了配合并购交易环节多、不确定性大、时间节点紧的特点,建议采取"并购贷款+并购债券"的组合融资模式近年来,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融资手段的多样性和可得性。据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7.29万亿元,比上一年多增1.53万亿元,达到了年度历史最高水平。虽然,来自银行体系的贷款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2013年人民币贷款增加8.89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1.4%,但却是年度历史最低水平,比上一年降低了0.  相似文献   

8.
欧盟银行业并购的特点及其绩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 1 0年来欧盟银行业掀起的大规模并购浪潮和结构性重组 ,对欧盟银行经营绩效及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剖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欧盟银行业并购重组的特点 ,用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了欧盟大银行并购行为的绩效 ,对比分析了并购行为对欧盟大银行的绩效与银行业平均绩效的不同影响 ,发现欧盟大银行的并购绩效比平均并购绩效的正效应小 ,且规模经济有限。总体上 ,欧盟银行并购有显著的正效应 ,但有两年的时滞 ,银行同业、混业并购活动方式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和不同时滞 ,欧盟银行混业并购的绩效没有明显的优势 ,在欧盟区内并购的绩效优于欧盟区外的并购绩效 ,未来欧盟区内中小银行并购和跨境并购活动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百年来全球银行并购的实践推动了银行并购理论的发展,银行并购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并购动因的理论解释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百年来全球银行并购实践的多样性决定了银行并购动因理论发展的多元化特点;近十多年来有关银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揭示了银行并购绩效的非显著性,并购绩效的实证结论不能支持银行并购迅猛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文章着重介绍了并购贷款,硷业如何从商业银行赢得并购贷款,以及并购贷款给企业带来的利弊.  相似文献   

11.
并购贷款之所以一直难以破冰,主要是因为其风控要求非常高,而且历史上商业银行发放的此类贷款也曾遗留大量坏账。一方面,并购贷款流程复杂,贷款用途跟踪困难,更容易被挪作他用;另一方面,并购贷款要求银行充分了解客户的信息,需要对收购方和目标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专业分析,而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还没有专业化到统一安排企业债务成本以及并购完成后对企业运作实施有效的参与、监督和驾驭,从而难以控制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2.
鲁阳 《产权导刊》2010,(1):35-37
一、商业银行与产权交易机构合作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开年伊始,各商业银行为贯彻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纷纷与产权交易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北京、深圳、广东、上海、天津、重庆、湖北、沈阳、黑龙江等省市产权交易机构相继与当地银行开展了并购贷款合作业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颁布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通知明确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这标志着并购贷款业务正式开办。文章指出,并购贷款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应该重点关注并购贷款的风险。文章分析了并购双方企业、并购整合以及商业银行操作等并购贷款的风险来源,总结归纳了并购贷款的风险特征。文章针对并购贷款的风险提出了贷前严格审查、贷后跟踪调查和规避操作风险等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个半月内完成了海外并购贷款调查审批工作,并成功发放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简称央行"30条")的实施细则陆续出台,境内企业+中资银行境内外机构联动的合作模式将大大提高中资银行走出去项目的运作效率。2014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拿下自贸区跨境并购贷款首单。该项目是协助注册在中国(上海)  相似文献   

15.
冯学锋 《开放导报》2006,(3):99-102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银行并购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并购银行放弃了优质银行而并购了低质量的银行,或者付出此实际价值更高的成本并购了目标银行。二者都加大了银行并购的成本,影响并购效果。设立最优契约,甄别质量高低银行,同时针对经营层拥有的私人信息,股东从监督和激励两个方面诱导经营层的行为与股东利益一致,是解决银行并购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9日.银监会允许商业银行发放并购贷款.这标志着银行贷款将正式介入股权投资领域。同时.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允许商业银行在依法合规、审慎经营、风险可控、可持续经营的原则下,积极稳妥地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并且在构建并购贷款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的基础上,满足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本文通过对《指引》的解读、国际并购贷款发展的分析.为商业银行发展并购贷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月19日.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与百联集团签署《并购贷款协议》及《并购财务顾问协议》。根据协议.工商银行向百联集团提供4亿元并购贷款,用于收购上海实业联合集团商务网络发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回顾了银行并购与效率衡量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然后搜集了06-08年间发生的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案例11起,以国内17家银行06-08年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运用随机边界分析法(SFA)测算了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值,并检验了海外并购是否对提升银行的效率起到了显著作用。在银行并购效率的研究领域,以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研究为多,而对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效率的研究尚不多见。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的境外并购,有助于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优化业务结构、推动经营战略调整、增强协同效应。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银行并购潜在对象增多、并购竞争对手减少、并购成本下降,越来越多的境外并购机会呈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商业银行应选择文化接近、经营理念和模式易于融合的并购对象,采用实物期权定价方法估价被并购银行,做好并购整合,取得境外并购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王果 《亚太经济》2007,(6):114-117
有关的实证研究显示,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本文借助计量经济模型,以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为研究样本,通过四组变量假设,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在该地区发生的银行跨国并购活动。研究表明,传统的“引力模型”对亚洲范围内银行跨国并购的解释力有限,银行跨国并购活动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