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其心理健康受到了较大的威胁.研究生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婚恋压力.减轻研究生心理压力,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措施在于构建研究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普遍压力较大,尤其是研三和农村家庭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弱;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和学业的关注与担忧。针对这一现状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对策是: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以宣传活动为普及教育的基本途径;健全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吴垠 《黑河学刊》2009,(2):140-141
研究生心理压力可以概括为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婚恋压力等几个主要方面。性别、学科、经济条件、家庭所在地等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大部分的研究生在遇到压力时都能恰当应对,有各自的舒缓方式。今后需要加强细化的针对性讨论,强化对研究生压力产生的心理机制和研究生应对心理压力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党员人数也不断增加,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凸显。在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下,高校研究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主要有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的作用、及时有效地疏导学生心理压力成了高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硕士研究生扩招与批量化是目前发展的主流,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然而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负面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近年来,因心理健康方面的原因而出现各种行为偏差事件日益增多.西南财经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和"211"重点建设的大学,研究生教育是学校重点建设对象.研究生群体日益壮大的同时,是否也伴随着心理压力的不断加重?这些压力是否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在校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经过问卷调查,对西南财经大学的4800多名在校硕士研究生进行抽样分析,寻找压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研究生在学业、生活、择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产生了越来越激烈的心理冲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文章在分析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的急剧变革和经济体制的渐进转轨,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各个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心理压力。特别是公务员群体,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及多元的价值取向,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公务员存在着心理压力大、焦虑困惑多、适应环境和缓解压力的能力弱等问题。为深入了解公务员群体心理健康的现状,探索建立正确认识压力、管理压力和管理心理健康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洁 《新西部(上)》2016,(12):124-125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人际关系、情感、家庭环境、学业、就业等方面。大学生自身应从提升自我效能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压力,高校应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方面着手帮助大学生应对压力。  相似文献   

9.
邵建勋  陈青 《魅力中国》2010,(6):200-200,148
研究扩招期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状况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从不同专业(文、理、工、医)硕士研究生中选取一定的学生作为样本,采用心理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调查,评估其心理压力状况,并探求其心理压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扩招期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表现明显,且不同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扩招期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表观出一些新的特点,并表现出专业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生场所依赖对其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使用研究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和修订的场所依赖问卷对475名重庆大学的研究生进行施测,对回收的399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场所依赖问卷的总均值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个别维度在一些人口学因素上存在显著个体差异(P〈0.05~0.01);(2)研究生场所依赖与心理压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r=-0.246~0.857,P〈0.01);(3)回归分析表明,研究生场所依赖对心理压力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研究生的心理压力与研究生对学校环境的场所依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时代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无论是学校里的学生,还是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在面临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时候经常显得无法适从,消极郁闷,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聊城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主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赵富才博士,是一位擅长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和心理压力管理的心理学专家。他提出,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终生发展的任务,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大学生作为对社  相似文献   

12.
袁枫 《北方经济》2006,(18):44-45
大量基础研究和事实表明,高压力会导致人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许多不良反应,运用压力管理策略缓解过度的工作压力、保持健康心态,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关注的领域.本文将在总结以往压力管理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压力问题年轻化的趋势,分析当代年轻人压力的主要来源、压力因素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提醒个人和组织及早实施有效的压力管理,维护个人心理健康,以提高组织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13.
林强 《重庆与世界》2014,31(10):84-8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政府、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但高校对大学生中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却仍存在着很大不足。根据问卷调查,从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解读了目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现状,并据此提出转变服务观念、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以及建立相关制度保障体系的对策,以期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少人关注,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无人问津.而青年教师作为独立学院稳定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单会影响到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更会影响到其所在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社会声誉.该文在分析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面对的心理压力基础上,从多维视角探求降低其心理压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可以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教师社会自豪感;2、学校要改革管理方式,帮助教师合理的减轻压力;3、教师加强自我认识,调适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人压力管理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枫 《北方经济》2006,(9):44-45
大量基础研究和事实表明,高压力会导致人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许多不良反应,运用压力管理策略缓解过度的工作压力、保持健康心态.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关注的领域。本文将在总结以往压力管理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压力问题年轻化的趋势.分析当代年轻人压力的主要来源、压力因素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提醒个人和组织及早实施有效的压力管理,维护个人心理健康,以提高组织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17.
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研究生数量逐年递增,做好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成为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针对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深入分析研究生人群中存在的多种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是:建立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努力改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强化研究生自身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在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scl-90)的基础上,对实验班采用团体讲座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表明:高三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高三学生心理压力,帮助他们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玉  张勉 《魅力中国》2010,(8):157-157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北京和广州2009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所做的分析,发现他们普遍存在心理压力的困扰,而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诱因是考试、学业、个人前途、家庭和金钱等。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广州青少年受心理压力的困扰程度略高于北京,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其心理压力困扰的程度又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者。研究认为,经常而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燕 《新西部(上)》2007,(8X):187-188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少人关注,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无人问津。而青年教师作为独立学院稳定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单会影响到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更会影响到其所在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社会声誉。该文在分析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面对的心理压力基础上,从多维视角探求降低其心理压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