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公司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法人财产制度,二是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它不是由出资者直接经营,而是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进行管理,即为了保证公司法人资产能有效运营,在组织管理和领导体制上做出的权利安排。具体说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晔 《当代财经》2002,(3):32-35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过程中,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国家股代理人虚位,漠视公司利益相关的人权益,职工参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程度低、缺乏培育企业家的体制,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不足。重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议构造股权多元化结构,允许银行持股参与公司治理,大力推行职工董事制度,建立健全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何永芳一、现代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为保证公司法人资产能有效运营而在组织管理上作出的制度安排。现代公司制度中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信任托管、董事会与高级经理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股...  相似文献   

4.
西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严若森 《经济管理》2001,(12):68-72
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体现为市场主导型与组织控制型两种典型的不同导向;在这两种不同导向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之下,其代理人约束机制各自偏重不同的内容,其代理人激励机制在激励形式与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一定制度支持体系的混合治理模式,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制度安排,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内部分工和激励问题,防止道德风险的产生.要优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组织机构,健全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要设计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避免“搭便车”行为等道德风险的产生,最大限度地监督和激励代理人;应通过优化治理合约设计、改革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以及发挥非正规制度的积极作用来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主要是解决因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也就是公司股东与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问题。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协调企业相关利益人员包括股东、贷款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经济关系的一套制度安排。它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即控制权的分配和行使;对企业、董事会、经理人员、职工的监督和评价及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公司治理实质就是如何以最小代理成本激励代理人和防止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风险投资企业存在着高度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代理问题,如何解决代理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理成本,成了风  相似文献   

7.
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叫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所有者(股东)和董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与代理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不仅包括狭义的公司治理的若干方面,还包括人力资本管理、收益分配激励制度、财务制度、企业战略发展决策系统、企业文化和一切与企业高层管理控制有关的其他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含义及构成。所谓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Governance),实际上是指公司的组织机构和职权界限,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责、权关系构成的组织结构。从本质意义上看,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即股东、董事、监事会及经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结构设置的目的在于从企业内部调整投资者与经营者的权利与责任,既维护股东的最终利益,又保证专业经…  相似文献   

9.
詹朝军 《技术经济》2003,22(4):36-38
<正> 一、造成监事会功能失效的原因 1、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缺陷。现代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根据该理论,公司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一系列契约的联合体。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由于代理人的行为是理性(或有限理性)的,且是自我利益导向的,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因此在公司运作中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纪鹏 《资本市场》2001,(12):68-69
<正> 众所周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企业组织从独资形态、合伙形态演变到现代公众公司制度后,才日益凸现的重要论题。这一论题发生的背景是现代公司产权制度和治权制度的两次分离,即:第一,公司出资人拥有的股权和法人所有权的分离;第二,抽象的公司法人所有权与具体的经理人经营权的分离。正是在两次两权分离的基础上,才引发了必须制约内部人控制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公司治理问题。企业组织之所以能演变到公司形态,其本质在于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借鉴了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寺庙法人制度,企业出资人为实现社会集资,扩大私人经济控制力,使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要求相适应,并使出资人彻底摆脱在经济和法律上承担无限责任的羁绊,最终使企业组织披上了宗教法人的外衣,奠定了现代公司制度的法律基石,然而,法人在宗教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