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商网络是以海外华商群体组成的以共同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综合性关系网。其中,占海外华商比重最大的是东南亚华商,他们不仅在世界经济中起着中介作用,而且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重要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东盟华商应该结合实际,在CAFTA的构建中作出正确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源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空间上相连,自贸区的建立便于国与国之间的要素流动,可实现互利共赢并深化相互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在贸易、投资、产业结构以及规模经济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  吴优翔 《市场周刊》2004,(5):118-119
中国与东盟将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CAFTA)。目前,CAFTA的筹建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因此,中国与东盟应如何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实现双赢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建立CAFTA的理论分析出发,对建立自贸区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等区域经济组织的比较分析,为CAFTA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并提出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4.
杨向英 《中国市场》2010,(18):80-81
近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商品与要素的国际流动更加自由化与便利化,因国内税制的差异而造成的税收障碍也将日益突出,从而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地区税制及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介绍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税收协调现状,并重点分析了税收协调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及东亚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该自贸区的建设及最终建成将产生多重效应,如实现双边经贸关系机制化、推动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增进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与安全互信等。此外,它也有一些潜在负效应,妥善应对将有利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运作及整个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学含义。中国和东盟国家存在地缘上的亲和力和经济优势的互补,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而这种协作机制的建立必将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得我们在保护商业秘密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各国商业秘密法的冲突。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商业秘密冲突的表现及原因的分析,试图寻找一条保护商业秘密的便捷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得我们在保护商业秘密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各国商业秘密法的冲突。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商业秘密冲突的表现及原因的分析,试图寻找一条保护商业秘密的便捷道路。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标志着中国和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进入了新阶段,一个惠及19亿人口的共同市场正日趋成熟。不仅确立了广西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广西加快开放发展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到2013年已有十一年时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人民币区域化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在东盟区域化的贸易基础,研究其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行零关税正式启动。本文根据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从纵向和横向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的实证影响和广东采取的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12.
郑永年 《中国市场》2010,(16):68-70
在过去,中国在东盟这个平台上实践"和平崛起"。自贸区的启动再次给中国一个机会,在推进和维持自贸区的同时去发展领导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东盟内的不同声音和不同利益的浮现,并不都是消极的,它们会促使中国看到一个真实的东盟,进而促使中国在满足各方面利益上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区域内各成员贸易自由化涉及的范围和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化,对于消除成员方贸易壁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双边贸易迅速增长和相互投资的不断扩大,然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结合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现状,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国际性国际产业转移与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转移属于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本文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各层次的划分,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转移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式启动以来,尤其是"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双方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CAFTA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产生了积极影响,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增加农业收入,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实现双方优势产品互补。但我国农业总体面临严峻挑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应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计量模型分析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增长由第一产业拉动逐步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拉动转变。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从夯实农业基础,坚持工业强桂,加强与东盟各国经济技术合作、实现双边优势互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背景下的广西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坤 《江苏商论》2010,(8):92-94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的背景下,广西旅游业发展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更新旅游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广西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2014,(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种种内部或外部因素干扰了该区域发展的步伐。分析这些阻碍因素并提出建议对策有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健康发展,增强区域的经贸活力,带动贸易区内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将为中国和东盟创造无穷商机和广阔前景。回望过去的十几年,中国与东盟已从建立对话机制发展到开展多领域的密切合作,伴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长存在着有利因素,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文章从这两方面着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其产生和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阐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可能对柳州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对柳州进出口贸易增长产生了负向溢出效应。对此,柳州应提升与东盟国家同构性产业(产品)的竞争力,加强口岸与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巩固已有市场,深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