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市场日常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市场日常监管的信息化是整个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不存在独立的市场日常监管的信息化建设.这不仅是市场日常监管与整个市场监管工作一体化的要求,也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一体化的要求。不过,从市场日常监管工作创新的角度来讲,还是可以对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建议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从市场日常监管工作角度来看,信息化建设应当注重抓好“一、二、三、四”工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以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为手段、以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保障、综合性检查与专业性监管相结合的市场巡查制监管模式.已经出现了不少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不断更新监管理念,总结监管经验,创新监管方式,实现科学监管。为此,从2005年6月开始.我局在荔湾分局开展了工商所辖区监管责任制的试点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3.
四、市场日常监管信息化的新领域——重要商品质量监管信息化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市场监管主要通过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监管来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以市场主体作为市场监管的对象是正确的,但是在目前的体制和市场发育阶段,仅仅只有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又是不够的,延伸监管链,将主体行为监管与商品质量监管兼顾,是保证消费安全和市场秩序正常化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近几年来一直在探索的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基层工商所均进行了以“辖区户口管理、主动市场巡查、动态监督管理、综合执法查办”为内容的监管体制和监管模式改革。改革后,一是建立了辖区“经济户口”;二是改变了内设机构、实行初审登记、监管巡查、两费收缴三权分离;三是局向所下放了一定的监管执法权限。实践证明,这种以“经济户口管理”为中心的动态监管模式取得了  相似文献   

5.
改革工商所监管模式,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任务。它有利于强化对市场的监督管理,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到位;有利于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个人素质和队伍的整体素质。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实行“辖区管理、主动巡查、动态监管、综合执法”,充分发挥工商所职能,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交易行为,建立、维护符合法律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诚实守信、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一、改革的关键措施要使工商所监管模式改革顺利进行,必须有完备的基础工作、健全的规章制度、科…  相似文献   

6.
工商所是整个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最基层单位,处在市场监管和行政絷地的最前沿,直接与管理对象打交道,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商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商行政机关的形象。为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垦利工商分局对工商所监管模式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全方位推行了“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对工商所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彻底改革,逐步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日常动态综合监管。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王众孚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工商所的市场巡查职能,进一步深化市场巡查制度,完善配套措施,创新巡查方式,逐步建立起制度规范、执法严格、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机制,提高巡查效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经把市场巡查制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推行、深化市场巡查制,已成为我们肩负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任务。巡查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市场的一种方式。巡即巡回、巡逻,查即察看、检查。巡查的特点是动态、直观、快速。它是以基层工商所为依…  相似文献   

8.
强化企业信用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立足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特点,探索企业信用监管的内在规律,建立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规则,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体系。这是强化企业信用监管的前提条件。所谓全面,就是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分级负责、辖区管理的原则,逐步实现对辖区内所有企业的信用行为实施全方位的监管。所谓系统,就是企业信用信息内容要系统化。系统的企业信用信息应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日常监管中所掌握的涉及企业信用的信息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为何必须处理好监管与服务和发展的关系 监管执法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基本职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快了发展步伐,监管职能逐步强化.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总局“三定方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的市场监管执法部门。其法定职责就是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10.
一、强化市场巡查是履行工商职能的客观要求竞争、开放、有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肩负着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只有主动出击,采用科学、有序、动态的监管模式,方能达到工作尽职、职能到位的目标,而市场巡查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市场主体的变化要求强化市场巡查工作。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的形势下,我们探索出了市场巡查制这一有效的监管措施,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实行“经济户口”管理,从源头上把一些害群之马挡在市场外,保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全面履行工商职能要求强化市场巡查工作。市场巡查制的…  相似文献   

11.
基层工商所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前沿阵地,全面加强基层工商所的基础和队伍建设,是推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机构,树立工商行政管理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从基层工商所肩负的任务来看,随着以强化工商所日常监管职能为核心的监管方式的改革,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重心下移,  相似文献   

12.
推进监管服务方式改革创新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适应形势要求,创新监管方式的必然选择。“两费”停征后.如何围绕基层工商部门人力、物力的主要投向和工作重点开展工作,是当前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滨州市工商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巡查内容菜单化、巡查任务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1999年3月,国家工商局王众孚局长在视察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时指出,“要改革创新监管模式,工商所是工商系统的最基层单位,工商所可以借鉴和参照公安派出所管好辖区内的住房户口,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的做法,管理辖区的经济户口,维护辖区的经济秩序”。我省工商系统按照王众孚局长提出的改革思路,先后确定了159个工商所和基层分层作为监管模式改革的试点。2000年7月省工商局在泉州市召开了全省工商系统工商所监管模式改革现场会,提出了“辖区管理、主动巡查、动态监管、综合执法”的总体要求。各级工商局按照“突出重点、深改革、逐步实施”的改革思路,逐步建立起工商所新型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合同监管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对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负责监督处理,把监督管理合同的职责赋予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新形势下的合同行政监管工作,打击利用合同进行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全力担负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监管与服务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维护市场秩序、服务经济发展的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监管制度、更新监管手段,先后推出了以市场主体准入、经营和退出行为全程动态监管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监管、12315行政执法和案件办理及广告监测、重要商品监管、商标网上服务、政务信息传递等一系列新的监管措施,提高了监管执法效能和水平,优化了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信息化带动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发展、带动机制和职能转变,已成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系统信息化工作,镇江市工商局、市工商学会于2003年10月18日联合召开信息化建设与监管方式创新理论研讨会。会议请江苏大学何有世教授作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专题讲座,有39篇论文在会上书面交流。  相似文献   

18.
周伯华局长关于“四个只有”的讲话,从监管市场、服务大局、消费维权、建设队伍四个方面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高屋建瓴、精辟深刻的阐述.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不断推进大服务、大监管、大维权、大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仅就“只有依法监管市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才有权威”.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丁商行政管理工作,选择适当的监管方法至关重要。国家工商总局提出要着力推进监管领域、监管方式、监管方法和监管手段的“四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要实现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现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践.就如何实现监管方法由突击专项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做一些粗浅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商部门将所办市场整体移交、彻底实行管办脱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场监管中逐步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工商干部在日常监管中探索出一些加强市场监管的新途径、新办法。武汉市工商局推行的市场业主负责制就是在这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