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入世以后浙江省农产品贸易、出口农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做了分析。同时采用RCA指数和TC指数对入世几年来浙江省各类出口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测度,分析了出口竞争力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入世后浙江省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但部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强,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王师师 《当代经济》2016,(16):64-67
SPS措施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巨大障碍,而浙江省作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大省,也受到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近年来浙江省农产品贸易出口情况,分析了浙江省农产品遭遇国外SPS措施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合理规避SPS措施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限制与阻碍的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葛家玉 《时代经贸》2020,(12):18-20
本文选取2015-2018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到世界市场的短期总额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从市场需求、出口竞争力、出口结构 3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农产品的短期出口变动原因。分析结果显示:世界市场的农产品进口需求和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是影响山东省农产品短期出 口变动的主要因素。在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阶段,某类特定农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山东省出口量。动态交叉效应对山东省 出口有负面作用,这表明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没有很好的匹配世界市场,其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等方面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是一个外贸大省,但是农产品的出口量却位居全国第四。山东省农产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文章希望通过对浙江省和山东省农产品发展的规模、增长速度、以及贸易依存度等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目前浙江省农产品发展现状,找出与山东省的不同或者差距,再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TC、RCA、CA等指数进行比较测度分析,进而找出浙江省农产品发展的缺陷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正在逐渐消除,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用更隐蔽、更强大的非关税保护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TBT),以阻碍发展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浙江省是农产品出口大省,近年来浙江省农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案例频频增多,严重影响了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并造成了极大损失。如何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了当前浙江省经济面对的重大问题。通过应用传统理论和最新数据对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浙江省优势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索应对措施,强调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协作,研究信息预警机制在未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学忠  修雁 《经济师》2006,(8):54-55
文章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入世以来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借助CMS模型,从贸易总量和主要农产品两个层次以及市场需求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及出口竞争力效应三个维度,分析了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市场的增长因素.研究发现,市场需求效应是拉动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增长的首要动力;出口结构效应制约了中国对韩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出口竞争力效应也难以对出口增长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舒兵 《时代经贸》2010,(16):56-57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加剧烈,特别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使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本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从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8)
文章从河南省主要农产品出口值、市场占有份额、生产效率、出口比较优势指数、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等方面,分析了河南农产品的比较竞争优势与劣势,揭示出当前河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升河南省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加剧烈,特别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使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本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从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在经济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出口农产品作为农业经济中尤为重要的部分,它的竞争力强弱不仅深深影响着安徽省农业产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同样明显。在现阶段,利用安徽省农业的比较优势,提高安徽省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扩大安徽出口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安徽省农民收入以及对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运用统计方法对所掌握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算出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并与我国一些省份进行对比,得出安徽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一些农业强省的差距。针对现今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提升安徽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诱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双增长势头,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本文以出现巨额逆差的粮谷、畜禽产品、棉花和食糖为例,对我国农产品逆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模型),从需求、商品构成、竞争力三个方面讨论我国农产品进口波动的成因,认为需求因素对进口逆差的影响程度最重要,结构影响起着次要作用,竞争力不足阻碍了出口,进一步扩大了逆差。要扭转这一局面,一方面要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转变对逆差的认知,调整产品结构,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战略进行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中印农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爱萍  万里平 《生产力研究》2014,(1):112-115,139
文章以中国和印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占有率、增长率来分析中印农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状况,采用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来衡量中印农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利用转移份额法分析中印农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竞争力强弱。结果表明:目前,在美国市场上,中印农产品所占份额相近,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但印度农产品出口增速更快、更具竞争力。文章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促进中国对美农产品出口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在对外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市场分布3个方面分析1995-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世界市场需求的扩张是拉动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竞争力因素对农产品出口有着积极的作用;出口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但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大.农产品出口的长期稳定发展关键在于坚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优化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2005年第3季度至2011年第4季度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在计算我国农产品出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省际区域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省市的农产品出口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果人民币升值1%,我国山东省、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以及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分别减少1.37%、2.26%、3.07%、0.68%和1.64%,而辽宁省和北京市农产品出口则分别增加0.2%和2.35%,但对上海市农产品出口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分析探讨问题,文中介绍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现状,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产品贸易市场狭窄、黑龙江出口贸易与一般贸易问题、关税水平的影响和科技水平不高的问题,探讨了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对建立外向型农业基地与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扶植重点龙头企业与提高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和优化产品出口结构与多元化的出口格局进行了探讨。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与提升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产品结构、产地特征及出口市场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并用贸易专业化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评价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虽然增长,但整体竞争力不强,且表现出比较优势不断下降的趋势。最后,针对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蒋颖 《技术经济》2008,27(12):93-98
选取2002--2007年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数据,利用CMS模型,从农产品贸易总额和分类农产品贸易额两个层面对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祖国大陆对我国台湾地区出口农产品整体竞争力的显著提高是推动其对台湾地区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结构交叉因素对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由抑制变为促进;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大则是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出口农产品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近几年来南疆出口农产品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寻找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发现竞争力是南疆出口农产品持续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近几年竞争力效应在逐渐减弱。进口国的需求效应对出口增长的阻碍作用在减弱。商品结构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作用有所增强,但不是很明显。根据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苏昕  吴隆杰 《技术经济》2007,26(4):48-50
日本2006年5月29日开始实施“肯定列表制度”。由于我国是日本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根据“肯定列表制度”的原则和特点,它将对我国出口农产品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农产品出口面临歧视性威胁,出口风险加大;农产品生产企业出口成本增加,竞争力削弱;短时间内农产品难以满足“肯定列表制度”的苛刻要求,出口受阻。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了我国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户今后对日出口农产品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