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9月2日,对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的全体职工来说,是一个喜庆的、值得纪念的日子。10年前的这一天,为适应核工业部改组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需要,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所(1995年改名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筹备组正式成立,标志着经研中心的诞生。从此,一批有志于研究中国核工业发展战略、规划、经济、体制、政策和管理的有识之士聚集在一起,为促进核工业的改革和发展,为促进中核总决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繁荣核工业软科学研究事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不懈的努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软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蓬勃兴起。1988年9月2日,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所(后改名为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核工业第一个软科学研究机构的诞生。20年来,在原中核总、中核集团公司历届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核工业软科学事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为核工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十年来,核工业内审顺应经济形势的需要,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为核工业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导向和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活动日新月异,不可避免地给核工业内审工作带来不少问题,亟需探讨解决。(一)内审理论研究滞后,对实践缺乏指导.由于核工业内审成立较晚,会计理论发生重大变革,给审计理论的学习带来新的内容。根据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蓬勃发展的30年。伴随着国家和核工业的发展,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也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  相似文献   

5.
1994年总公司工作会议确定了核工业总公司90年代改革发展的目标是,建成以核为主、多种经营、军民结合、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这一目标的确定,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核工业再创辉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1.我国核工业迎来创建60周年,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是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对我国核工业取得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为新形势下我国核工业发展指明方向。习近平指出,60年来,几代核工业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推动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  相似文献   

7.
核科技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石,是国家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核工业创业近60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核工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扮演了重要的多元角色,展现出了显著的时代特征。核工业从无到有,自主建设战略核威慑力量回击国际核讹诈,奠定核工业发展基础是核工业第一次创业时期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老一辈核工业人的“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核科技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新一代核工业人创新发展,继续将核工业推向前进的强大动力。作为一名有12年“核龄”的年轻一代核工业人,我感到无比振奋和自豪。  相似文献   

9.
1998年是全党全国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现“九五”计划的关键之年。新年伊始,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新的机关刊《中国核工业》首期同广大读者见面了。《中国核工业》是我们核行业的一份重要刊物,办好这一刊物,将促进核工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核工业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新世纪。  相似文献   

10.
中核总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总公司系统各单位做好《中国核工业报》和《核经济研究》的订阅工作。其中,《中国核工业报》应做到每个科室、车间(班组)至少有一份,《核经济研究》应做到每个科室有一份。通知说,《中国核工业报》是总公司的机关报,《核经济研究》是总公司新近确定的  相似文献   

11.
核工业是一个特殊的战略行业。核工业的管理体制必须适应核工业本身的特点的需要,适应核工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的需要。分析国外核工业管理体制,特别是几个核大国的核工业管理体制,对研究我国核工业发展和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几个核大国核工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及现状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中国,是  相似文献   

12.
核燃料产业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脊梁”,是核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这个环节,就不能叫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在世界上就不能称其为核强国,就没有话语权,就要受制于人。不论是当年搞“两弹一艇”研制,还是当今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中国核工业发展60年的历史,以及一些无核国家想发展核工业所经历的坎坷,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核工业产业体系中有这个“脊梁”,中国核工业继续走军民融合之路才会更有底气。  相似文献   

13.
核工业安全包括核工业的经济安全和核工业的生产安全。目前,在“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指导下,核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时期,核工业生产转入了以核电为主、直接面对公众的全面发展阶段。在这种形势下,加强核工业生产安全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本刊编辑部将当年中央领导人对核工业的有关指示摘编发表,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欢迎。今年是全面完成“八五”计划、编制“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核工业创建40周年。一年中,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曾多次听取核工业汇报,视察核工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对核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核电的发展,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本期刊出这些指示的目的,在于将领导人所作的方针政策性指示集中进来,便于我们学习、领会精神,以指导工作。鉴于这些指示精神,多是根据讲话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加之是一个年度的内容和节录形式所限,难免有不够完整的缺陷,所以仅供读者学习和领会精神,不得书面引用、转载。  相似文献   

15.
1995年,中核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努力工作,核工业战线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新的一年里,核工业形势喜人,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再接再厉、真抓实干,为核工业的新发展而奋斗。1996年是国家“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九五”又是核工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初,秦山二期、广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笔者跟随中核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课题组走访了中核集团的几个成员单位,边参观边学习,边了解边思考,看到了许多,学到了许多,感想也很多。其中感想最深的是“和谐”已成为广大核工业干部员工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构建和谐的核工业大产业链。中国核工业走了一条“先军后民、军民结合”的发展之路。起点高,难度大,影响深远。五十多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在中核集团成员单位里,到处都有这样的人:他们胸怀“事业高于一切”的理想,以发展中国核工业为己任,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核工业的发展,感受到中国核工业大产业链的发展,感受到核产…  相似文献   

17.
不论是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还是从建立节约型社会,环保型经济来讲,中国都应发展乏燃料后处理。——采访笔录一、一个令人沉思的开篇如果说,中国核工业在第一次创业中有两大贡献,一个是“两弹一艇”;另一个就是创建了中国核工业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一个从地质、矿冶、铀浓缩等配套的闭合式的产业链。那么,第二次创业也有两大贡献,一是“以我为主”创建了中国的核电产业;二是使中国核工业更精干、更完善,形成了一个“寓军于民”的新体系。但是,在前端更完善的情况下,在后端却出现了局部的“肠梗阻”——中国还没有工业化后处理厂。我国是第…  相似文献   

18.
《中国核工业》杂志从《核经济研究通讯》——《核经济研究》——《中国核工业》.迄今已有近17年的办刊史。从1995年8月17日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复《核经济研究》国内外公开发行也有10年了回顾办刊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和坎坷,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19.
正开栏语: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集思广益,《中国核工业》杂志与中核技术经济总院核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开辟"核是论"专栏,聚焦我国核工业改革发展大事,发表不同言论,为核工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核工业有历史发展的经验优势。在我国的核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中核集团也随着我国国防建设和核工业发展逐步形成了地质勘查、铀矿采冶、核燃料生产、核燃料处理、核电及核技术应用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中国核工业不断发展壮大,这其中成功的经验有千万条,但最为关键的只有两条:一是中央果断、正确决策;二是行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体制,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