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ST股票的收益研究是投资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选取1998年4月至2007年12月间被实施特别处理的股票样本,对其股价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研究发现,尽管总体上ST股票总体上能获得超额收益,但是不同子样本之间差别很大;分析发现资产重组是ST股票超额收益的最大动力,而ST公司的持续时间和上市地点也相当显著地影响公司的超额收益,此外,ST公司中存在显著的市值效应,但不存在显著的市净率乘数效应,而公司的财务基本面、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流通比例均不能有效地对ST公司超额收益的截面差异做出有效解释。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证研究特殊处理(ST)股票与上证指数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以验证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跷跷板”关系。其意义在于:理解ST股票的市场功能及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简单的判断ST股票的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2002—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不确定性、盈余管理和股票错误定价数据,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行为财务理论,从市场、行业和个股层次,对股票错误定价问题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随市场不确定性程度的变化,股票错误定价的主导影响机制也发生变化。市场不确定性较低时,错误定价主要由信息不对称导致,而市场不确定性较高时,错误定价主要由非理性行为导致。并且,不确定性和股票错误定价在行业层次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性随着投资者关注行业的转移表现出不稳定。此外,对公司个体截面进行细分,可发现不同组别的错误定价主导机制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价值策略和成长策略,提出了以价值成长投资策略(GARP)理念为基础的选股模型指标体系,选用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间360多支股票的4406个样本数据,通过等频算法对数据进行离散化预处理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实现了较高正确率的股票分类,投资者可以据此判断是否继续持有股票。通过分析优选后的股票在行业平均收益、最值方面的实际表现,验证了该量化选股模型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5.
证券市场的核心问题是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权衡。本文对沪、深两市的两类“极端”股票,即绩优股权和ST股的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收益类股票总体风险的平均水平远小于ST类股票的总体风险的平均水平;在总风险的构成方面,非系统风险均占主要部分(70%以上),这说明中国证券市场仍是投机性较强的市场。  相似文献   

6.
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影响已经得到了证实,本文则从多维度检验其对股票异常收益的影响.本文利用1998-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数据,分别从行业集中度、产品可替代性和市场规模三个角度度量产品市场竞争,采用变量分组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产品市场竞争对股票异常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确实可以影响股票异常收益,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越低,企业股票异常收益越高,即产品市场竞争的无效反而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效.并且行业集中度、产品可替代性和市场规模对股票异常收益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市场规模对股票异常收益的影响较大,而行业集中度、产品可替代性对股票异常收益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GARCH波动模型的KMV信用风险度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2009—2010年能源、电子、农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新被ST的8家公司和相应行业的8家非ST公司组成样本,利用GARCH(1,1)波动率模型估计股权价值波动率,并运用KMV模型计算16家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违约距离及理论违约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分行业KMV模型能够很好地分辨ST公司和非ST公司信用风险的差异,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上市公司信用质量的变化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11条、第15条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必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定条件负责核准股票发行申请。核准程序应当公开,依法接受监督。”这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有了较大突破,摒弃了以前股票发行上市须“审查批准”的做法。但是,今后为了避免ST红光这样过度包装上市的典型出现,为了避免“垃圾股”泛滥,为了拒绝股票发行中的暗箱操作,我国股票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9.
流动性是证券交易的重要特征,本文讨论了上海证券市场上不同行业股票之间流动性的差异性与一致性。论文通过对不同行业股票买卖价差、深度与换手率等流动性指标上的分析,发现在同一时间上不同行业的股票存在流动性上的差异,从而对不同类型投资者选择投资目标提供了有用的参考;而在时间序列上,回归分析说明各行业股票在流动性上又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这一结果说明,通过投资组合无法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10家上市公司进行样本分析可以看出药业的经营者平均年度报酬最高,化学行业最低;经营者平均持股数最多的是计算机行业、最低的是旅游业。经营者的报酬激励模式有四种:传统分配+非股票期权;传统分配+股票期权;年薪制+非股票期权;年薪制+股票期权。实行年薪制+股票期权是较为理想的报酬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有效性不同的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对信息的反应方式也不同,利用最新的股票数据进行非参数假设检验,研究ST信息的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方式,以考察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根据假设检验的结果判断,我国股票市场虽然对ST信息做出显著的反应,但是股价变动不能快速充分地反应信息的变化,市场不能达到半强式有效.  相似文献   

12.
运用R/S和V/S方法分别对我国电力行业代表性股票——长江电力股票和化工行业代表性股票——烟台万华股票计算得出的Hurst指数为基础,并以此而建立新的风险度量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化工行业代表性股票-烟台万华股票的风险高于电力行业代表性股票——长江电力股票的风险。同时指出将赫斯特指数用于行业的风险比较研究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行业市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盈率是衡量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工具之一。而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对股价波动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从历年行业市盈率水平的变动可以看出在即使属于同一行业的股票市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也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 0年代以来 ,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盛行于西方国家 ,其有效的基本前提 :市场的有效性 ,行业的有效选择和相当完善的配套措施。而目前我国推行股票期权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市场的弱式效应明显 ,上市公司改制不彻底 ,缺乏相关的配套措施和狭窄的行业选择等。本文指出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推行股票期权不可能真正解决经理人员长期激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并非不存在上市公司退出制度。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引起关注的背后实际上是对 ST、 PT股票价格与价值大幅背离的忧虑 ,对中国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难以发挥的担忧。非市场化的政府行为造就了 ST、 PT股票的“幸福生活”,成为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最大障碍。因此 ,一个超越“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话题便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再造。这才是我们讨论“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票市场最受人诟病的便是49家ST公司和7家PT公司的问题.每次ST、PT股票的大幅上涨都会引来众多的指责.建立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成为证券市场众人瞩目的焦点之一.从理论上讲,建立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营运质量、培育和树立理性的投资理念,提升证券市场效率,促进市场的规范、有序、高效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实践中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持有股票是否能够预防通货膨胀,这要依赖于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费雪效应。目前,研究费雪效应的文献一般将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主要考虑时间因素和通货膨胀本身的特点对费雪效应的影响。除了考虑时间和通货膨胀因素外,本文还按照金融资本和总资本比率的高低来选择不同的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费雪效应与股票所在的行业之间的关系。经研究,本文得出费雪效应与股票行业存在显著的联系,即费雪效应一般只存在于金融资本比率不太高的行业。  相似文献   

18.
魏雅华 《新智慧》2005,(14):27-28
“达尔曼”是中国股市14年来,第一只真正死去的股票。2004年12月30日,“ST达尔曼”(600788)股价跌破1元,以0.96元收于跌停版位,创出中国A股市场成立以来股价的最低记录。2004年12月31日,“ST达尔曼”以0.91元收盘。  相似文献   

19.
在股票投资分析中,市盈率可以用来判断和比较股票的投资价值,又可以用来判断和比较股票的安全边际。一般而言,相比于高市盈率股票,市盈率较低的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同时,市盈率是一个可以动态变化的分析指标,它与股票的盈利能力密切相关,每股收益的增减会导致市盈率的变化。投资者不能简单地根据市盈率的高低进行股票投资,还必须深入分析股票的基本面情况,避免误入低市盈率股票投资的"便宜货陷阱"。  相似文献   

20.
股票市场的ST公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效性不同的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对信息的反应方式也不同,利用最新的股票数据进行非参数假设检验,研究ST信息的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方式,以考察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根据假设检验的结果判断,我国股票市场虽然对ST信息做出显著的反应,但是股价变动不能快速充分地反应信息的变化,市场不能达到半强式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