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郭洪业 《董事会》2009,(12):103-103
中国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复杂,中国的崛起之谜是如此玄奥,原因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如此宏大,连张五常这样常常自信满满的学者也不敢贸然回答。“在那么多不利的困境下,中国的高速增长持续了那么久,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国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才产生了我们所见到的经济奇迹。那是什么呢?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9三个来之不易 率先企稳回升:2009年年初,很多经济学家推测中国经济会是“W”型走势,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是L型,但最终中国实现了V型.遏制住了经济的下行,并且率先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3.
苏培科 《董事会》2008,(12):24-25
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快显现出其巨大的“黑洞效应”,近日美国爆出7000亿美金仅剩600亿美元的消息,促使美国不得已重新考量救市方式问题,几乎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期待中国奇迹给不断后退的全球经济防线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今天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持续低迷的状态给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重重的阴影!它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回避的“双重”制衡作用:一是扩大自身消费需求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紧迫!二是克服金融危机的困扰,更要发挥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战略合作”机制和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自由贸易理念,来“最大化”相互支持所带来的中国经济和全球“社会福利”不断改善和提高的效果。为此,  相似文献   

5.
中国转型经济下的企业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转型经济下的企业行为研究已经成为管理研究的新热点。中国的儒家文化以及转型的制度情境,对于检验和发展西方管理理论,构造中国的、以至世界的一般管理理论提供了大型的天然实验室。这两个视角也成为了学者研究中国转型经济下企业行为的主要切入点。“家庭导向”,“权威”和“关系”是儒家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三大重要特征,这三方面也是中国管理学文化研究主要针对的研究问题。制度视角的研究使用了更大范围的变量来解释转型经济的企业行为,具体可以划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大类。文章简要的梳理了文化和制度领域对转型经济企业行为研究的一些主要文献,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方向。未来我们研究中国的问题,更要做到“行动本土化,思维全球化”。  相似文献   

6.
程文卫 《董事会》2008,(12):30-32
2008年下半年,世界经济经历了历史上又一次巨大的危机,中国经济的腾飞在2008年也难以避免地遭到巨大的挑战。在年初温家宝总理便曾称2008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在经历艰难之后,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将会逐渐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出台各项积极政策的基础上,中国经济转型必将有惊无险,对于2009年,我们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7.
“相信中国经济一定会超过美国。”在5月11日北大演讲现场,克鲁格曼毫不犹豫地如此回答听众提问。不过,他也同时表示很难预测这需要多长时间,“二三十年,也可能更早”。  相似文献   

8.
佴永松 《董事会》2009,(10):10-10
近期股市和楼市异常火爆,来自官方的各种数据似乎也表明,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呈现出缓慢复苏的迹象。但是,在经济结构还没有调整,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还没有找到之前,这些好“兆头”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中国可能一不小心又掉进了资产价格快速膨胀的新泡沫时代。“产业还没升级,就转移了;国家还没富裕,就老龄化了”,此话虽是坊间流行的一句黑色幽默,但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出老百姓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3):I0003-I0003
在长江入海口,有一座古老而年轻的现代港城,万里长江滋润着这秀美的大地,孕育和创造了“江阴板块”、“江阴现象”、“天下第一村”、“中国最佳经济活力魅力城市”等一连串的奇迹,这就是江南古城江阴!  相似文献   

10.
《董事会》2012,(10):92-93
“在全球经济充满动荡和挑战的今天,中国正以一枝独秀的姿态创造着高速增长的奇迹。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多能够承载时代要求的管理精英——掌握最前瞻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深谙本土竞争态势又独具国际化视野、胸怀高远而能运筹帷握。”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说。  相似文献   

11.
李仕明  曾勇 《董事会》2005,(5):42-4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几乎成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定律。应当说,中国的发展是“成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20世纪世界经济的奇迹:GDP由1980年的4514亿元上升为2004年的近136500亿元,年均增长达9%以上,国家综合国力迈入国际六强行列;国际贸易额由1980年的380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11547亿美元,进入全球前三;外汇储备,1980年仅29亿美元,2004年底达6099亿美元,坐二望一。  相似文献   

12.
Rick 《董事会》2005,(8):33-35
倘若生活在200年前的中国,你的生活水平与欧洲人无异,而当时的美国仅仅是一片蛮荒之地。然而,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20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和日本先后超越英国,上演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国汇入现代经济发展的洪流?在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hristian Prescott)看来,闭关锁国是导致中国经济停滞不前的根源,”宋朝时候的中国很富裕,  相似文献   

13.
王南 《化工管理》2013,(19):18-18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是现代创新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至高无上的作用。“企业家”的“灵魂”就是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实现“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打造经济升级版,其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创新,只有通过管理、制度和技术的全方位创新,中国经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在这方面,百年老企业开滦集团的思考和实践,是一个很好的观测窗口。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休闲经济的定位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休闲经济的提出,与我国居民生活收入的提高和休假时间的增加是密不可分的。正是“五一”、“十一”长假所引发的“消费热”、“旅游热”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影响,使得商家越来越从经济角度来对待人们的休闲活动。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休闲经济的兴起也是一国整体经济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正像美国和欧洲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中国在国力增强、经济腾飞之后也将逐步步入休闲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5.
“十五大”报告在经济理论方面的创新和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明确公有制的含义,明确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明确国有经济的作用,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并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其内涵极其丰富,也是来之很不容易的。这些是经济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要求的,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煤炭,作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就像中国经济的巨大“航母”,而推动这只巨大“航母”的,恰恰是中国煤炭行业的800多万煤矿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也早就提出:在运作经济功能时,必须将人摆在第一位,然后才是物质……人才危  相似文献   

17.
耿昊天 《中国纺织》2014,(2):112-115
可以肯定的是,凭借“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正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出“中国声音”的黄钟大吕。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中国机电工业》2009,(6):16-16
“今年年底中国经济的规模会超过日本。”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实体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格局已经基本上结束,中国经济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增长速度上升的通道。  相似文献   

19.
淮滨 《中国纺织》2007,(1):14-14
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的原则和主要任务时说:“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这是多年来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进口”。这一新的提法,是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外贸出口迅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提出的,预示着中国外贸战略的重大调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展望新一年     
2010年已经到来,但全球经济的寒冬能否挥之即去,人们尚不得而知。刚刚完成保八重任的中国经济,仍然被世界寄予厚望。确实,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靠世界产业转移以及巨大的人口红利实现了快速增长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