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大观》2005,(11):16-16
全球最大的市场调查公司AC尼尔森10月中旬公布了最新调查数据,数据表明,国内楼宇电视广告巨头聚众传媒和分众传媒平分天下。从7类楼宇场所总计市场占有率来看,两大公司总共占据了96.5%的市场份额,其中分众的占有率为49.8%,而聚众则以46.7%的份额与分众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而在细分市场上,双方也是各有千秋,分别拥有各自的“强项”,让后来者几乎无处插足。  相似文献   

2.
《三联竞争力》2010,(5):37-37
中国商界“创而优则投”的潮流暗暗涌动。2010年4月19日,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正式宣布成立“云锋基金”,联手国内10多位行业巨头投资互联网、文化和新能源等产业,打造中国版的“索罗斯”。  相似文献   

3.
新知     
《三联竞争力》2006,(8):78-78
《中国商业评论》新近推出2005—2006年度最佳商业模式排行榜,TOP10依次是: 1.分众传媒:分众领先聚众率先上市,打破二者均势状态,并在聚众即将上市前借力风投紧急并购,从而一统江湖。  相似文献   

4.
日益膨胀的楼宇电视广告市场现状究竟如何?全球最大的市场调查公司AC尼尔森日前公布了最新调查数据,数据表明.针对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12个国内主要城市.在写字楼、宾馆、商场、商住公寓楼、医院等7个楼宇市场内.聚众传媒和分众传媒两大行业巨头共占有楼宇总量965%的市场份额.其中聚众传媒的楼宇占有率为46.7%.分众传媒占有49.8%。在双方“大本营”的上海。聚众拥有的楼宇数量则达到了53%,比之分众的46%高出了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黄钦 《商界》2006,(3):60-61
“以后我是分众传媒的第二大股东,江南春还是第一大股东。”在公布了转让消息后,聚众传媒CEO虞锋显得无比轻松。  相似文献   

6.
楚桥 《广告导报》2006,(2):101-101
从名字上来看,“分众”和“聚众”两家好像胞生兄弟,不过这已经成为了过去。目下的情境是聚众这位“大家闺秀”下嫁了分众这位“钻石王老五”。聚众的名字还在,不过对外却要时刻把夫家的名字挂在嘴边了。  相似文献   

7.
陈正辉 《广告大观》2006,(3S):120-120
分众收购聚众,对于中国广告业来说,也算是2006年开端的一件大事。消息来得很突然,以致于当有记者给我打电话,问及对此事的看法时,我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没有搞得太清楚。  相似文献   

8.
团圆     
凌平 《广告导报》2006,(2):I0001-I0001
在广告行业.快速、全面的反应巳成为客户的要求.因此广告行业单打独斗的时代即将结束.随着中国广告业对外完全开放在即,将会迎来一个合作并购的高潮。这一特色.在被喻为朝阳产业的户外广告领域已经显现——从2005年6月TOM户外的。统一新形象。到2006年1月的分众、聚众合并.都无一不证明着有效的规模覆盖才是未来广告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商界》2007,(4)
类型通过横向并购(现金 股票)将“竞争”转化为“竞合”运营路径2006年1月7日,分众宣布以现金9400万美元,总价格3.25亿美元收购聚众传媒的全部股份,将后者分布于全国43个城市的3.6万块显示屏全部纳入新分众的版图。  相似文献   

10.
黄若希 《商界》2010,(9):150-151
在分众创立的第八个年头,江南春用贱卖好耶的方式,宣布了对过去几年疯狂扩张的告别。瘦身后的分众,江南春能否让其重振雄风?  相似文献   

11.
分众的危机     
易夫 《广告大观》2007,(5S):46-47
物权法的出台是否对分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江南春对媒体小心谨慎的态度来看,至少表明这是横在分众面前的一道坎。分众如何化解这个难题,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也是本文关注分众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分众的战略中,以速度为核心的扩张原则比聚众体现得更为琳漓尽致。而分众与聚众的“快”,又是根植于他们对这个行业特质的理解,其速度至上的战略,被其资源争夺战式的行业竞争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分众和聚众打开了一个新市场,但也许会创造出一个比“无聊”更可怕的生活环境聚众传媒正处在紧张的上市前夕,竞争对手分众传媒便搞了一个“分众化电视媒体的价值与误区”高峰论坛,论坛上,尼尔森发布了一项报告称:对上海、北京等十大城市中的前100幢重要商业楼宇进行的调查表明,液晶广告媒体的渗透率达93.9%,其中分众传媒的平均覆盖率为81.8%。  相似文献   

14.
管理未知项     
是什么让空中客车A380独占大型客机市场,而迫使巨头波音在这项竞争中出局?  相似文献   

15.
侯明廷 《广告导报》2006,(3):125-125
2005年10月份框架广告公司(以下简称框架)与分众传媒(以下简称分众)的合并,一度被誉为是国内传媒界最大的合并案。时至今日,合并时的喧闹已埋入历史的尘埃中,户外媒介又在平静中回到自己的发展轨迹上。合并后的框架在做着什么?想着什么?又有什么打算?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框架媒介董事长兼分众传媒集团副总裁谭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伏海 《中国广告》2006,(10):40-41
北京分众无线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是分众传媒的全资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无线广告媒体的运营,其与分众、聚众、框架共同为分众集团旗下四大品牌。分众无线传媒依托于优质、庞大的无线互联网广告媒体资源和行业领先技术,为广告主提供快捷、智能、高性价比、精准的点对点手机广告发布  相似文献   

17.
楚桥 《广告导报》2007,(9):62-63
我自己还是一个在电脑上不会打字的人,所以对互联网接触不长,但是分众为什么和互联网越来越紧密地连接.我谈一下传统广告人对未来媒体业发展。2003年的时候。分众做楼字电视发展到一定程度,那时我们开始思考5年、10年之后,楼宇电视干完了,分众该干什么?之后有卖场电视。当楼宇电视和卖场电视结合,一个覆盖的雏形就出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圈内圈外     
分众聚众合并完成昔日对手今日携手中国最大的户外视频广告运营商分众传媒(Nasdaq:FMCN) 与其最大的同业竞争对手聚众传媒1月9日在上海共同宣布合并。据悉,此次合并,分众传媒以3.25亿美元的价格取得聚众传媒的100%股权。  相似文献   

19.
杜丽虹  王凡 《新财富》2007,(7):52-57
在分众和聚众的跑马圈地中,软银、鼎晖、凯雷、高盛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加入战团,使得楼宇视频广告市场的竞争白热化,并催生了这一市场的双寡头格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姜红 《中国广告》2012,(2):34-35
2011,分众最大的革新就是推出了互动业务,互动业务让分众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2012年,将是分众潜下心来做产品的一年。2011年,分众进行了哪些革新?2011年,分众最大的革新就是推出了互动业务,增加与受众的互动性,将广告向销售进一步推进。分众互动业务的推出是我们时隔八年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