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花 《经济师》1999,(9):102-103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会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国家的税收,投资者的决策,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本文试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浅析,以引起广大会计工作者的重视,尽可能解决或避免此类问题。会计资料是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信息的失真表现在会计资料的失真。从其直观的认识来看,会计信息的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丧失了真实性,即会计资料的记载和记录,歪曲了会计活动发生的事实依据和真实面貌。但从修改后的我国《会计法》第四条第1款的规定:“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它人员执行本法,保证会计…  相似文献   

2.
刘真 《经济论坛》2004,(6):128-129
提供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工作的基本目标,而目前国内外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社会谴责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严重损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了解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政策性原因,对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会计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会计质量的保障。由会计诚信缺失问题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给使用者提供了虚假信息,给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带来了不利影响,并且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本文针对社会现实,就会计诚信问题形成的原因,会计诚信问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以及如何重塑会计诚信做了分析,旨在呼唤会计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结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对会计委派制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虚假会计信息出自单位会计人员之手就实行会计委派制并以此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片面做法。提出要遏制腐败和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必须在净化社会环境的基础上,采取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手段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虚假案例不断发生.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如黎明股份造假案、银广厦造假案等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工作是基础会计工作中的核心问题.文章就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一些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在我国当前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它导致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后果。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会计理论不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会计确认、计量中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会计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外部监督乏力等问题是根本的原因。为此,应以会计法律法规建设为核心,加大会计执法力度,逐步完善会计理论,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真实、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是任何会计工作者难以杜绝的问题。究根溯源,不排除个别会计人员受利益驱动主观导致的信息失真,但随着会计人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的不断提升、会计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更多的是因会计处理不规范、核算不准确等原因导致的信息失真。多种因素导致的信息失真影响了会计工作的准确性,进一步影响到单位的整体利益。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入手,深入探索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从方法和手段上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为政府或者部门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干扰,现今国内外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社会谴责的焦点.会计信息的失真,已经严重干扰了国家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会计工作的职业操守的基本准则及其缺失原因作了简要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通过有关的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而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已成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会计信息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经营决策是否合理有效。当前,经济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非常普遍和突出,严重影响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和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在此,拟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后果、影响范围的分析来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防范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与造假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及有法不依…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严肃性,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作者就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充分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并对当前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人以失真为手段的利益获取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应完善外部监督体系,实行会计委托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会计工作中的不良问题会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虚假的会计信息是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忌,文章对会计失的原因尽进行分析,试图探讨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失真是近年来我国会计界一直讨论的热点话题。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确实令人担忧,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就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出了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会计委派制又称会计人员委派制,其目的在于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会计委派制的试行。较好的解决了会计数据失真的问题,有效地克服和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加强了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增强了国有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法纪观念,维护了财经纪律,规范了会计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15.
会计工作是经济领域的基础性工作,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要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重要的是必须从强化会计监督入手。因此,有必要对会计职能实现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与会计能否实现其目标,发挥其作用关系密切。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可信度比较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为了使会计信息更好的发挥作用,我们有必要找出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本文试图从委托代理机制本身出发,对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关因素做一简要分析。并借此找出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眭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会计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目益严重。会计委派制是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当前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中正在探索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近些年来,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会计工作的突出现象。最近朱镕基副总理对全国会计工作会议提出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约法三章,指出要保证会计工作的秩序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正是切中当前会计工作问题的要害。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那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本文主要谈谈这方面的认识,望能抛砖引玉。  一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资料不合法,即把不合理、不合法的收支通过各种途径变为合理、合法的收支;二是会计信息不真实,即做帐时经济业务的数据不真实,有意地扩大或缩小经济业务的数量,具体表现为虚减或虚增销售收入,少转或多转成本,少摊或多摊费用,少报或多报损失,会计报表反映失实;三是会计信息数据不准确,即由于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或会计人员水平低下等,造成会计核算资料不能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如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异可能是规定的折旧率不准确或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会计记帐张冠李戴,错记会计科目;四是会计信息资料不完整,即没有按规定填报会计报表,少报或漏报会计数据。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而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导致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下面,主要从主观会计信息表现、形成原因相应对策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各方面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因此会计诚信问题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在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历次公告中均显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会计做假账行为,也说明了会计行业出现了诚信危机。因此,必须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构建会计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