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地产业拉动的就业可分为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利用计量软件和线性回归模型对房地产业创造就业能力进行数量分析。研究发现,房地产业不仅具有稳定增长的直接吸纳就业能力,而且具有引致间接就业的“乘数效应”,即由于房地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作用,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致直接就业数量几倍的增加。通过对房地产业创造就业机会能力的定量分析,深入剖析了房地产业对就业影响的乘数效应,为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佐证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需要做好理论与实践指导,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公平、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更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基于此,文章以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为切入点,分析当前的就业困境,并根据不同主体提出就业对策,具体包括:毕业生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就业;学校做好教育指导,引导就业;政府优化政策措施,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3.
粱强 《投资与合作》2014,(2):341-34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就业难”不光难在“量”上,更重要的是难在“质”上,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就业教育体制和方式方面的问题提出提升就业质量的对策,希望对高校进一步改善就业工作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供需错位。必须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就业中介组织和社会服务机制,改革就业机制,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5.
就业乃民生之本,关系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我国就业形势面临经济转型、青年就业、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叠加现象,形成了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就业任务的艰巨性,促进就业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当前,国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政策,其中包括实行结构性减税等措施。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服务就业创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当前农民工就业和收入变化状况,分析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对农民工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人行张家界中支通过发放问卷和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全市农民工就业及收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师范生的就业心理现状,本文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西师范大学师范生进行就业前的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师范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同时结合作者问卷调查,发现就业问题成因主要有就业活动准备不足、择业观片面、就业信息渠道有限、就业理性和主动性不够等。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并依据有关理论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涉及亿万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就业再就业作为—项民心工程,需要实施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贫有所助、业有所就。财政部门作为国家综合职能部门,在促进就业和缓解失业压力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和紧迫任务。为此,针对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务必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财税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就业再就业的引导、规范、支持、激励等作用。现结合湖北省赤壁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作一些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业和再就业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就业和再就业作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冯秋菊  武剑 《中国外资》2013,(24):256-256
引言: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政策的落实,高校毕业生人数显著增多,与之俱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问题。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此外,受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影响,多数企业在惨淡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裁员,用人需求急剧下降,一部分失业失业人群同样需要再就业,因此,2013年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面对这种复杂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为帮助大学生摆正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一、灵活就业人员的规模和特征 灵活就业又称非正规就业,是指在正规就业形式之外的其他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灵活就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有、集体等单位的正规就业人数不断减少,而从事各类灵活就业的人员规模在逐步增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主要是以灵活就业形式实现再就业;流动进城的农民工大多数从事的也是灵活就业形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但财政政策在稳定和扩大就业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还有争议。凝聚共识的关键,一是从统计上考察政策对就业的影响,验证政策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二是评估创造单个就业岗位的财政成本有多大,通过考察投入经济性判断政策可行性。为评估我国财政政策促就业的作用空间,借助2014年实施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冲击,利用2010—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本文在评估减税就业效应的基础上,核算了创造单个就业岗位的财政成本。研究发现,加速折旧显著促进了就业,核算表明,新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所需税式支出不超过2.81万元,在2014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内,总体低于发达国家,但已然不小。这意味着我国通过财政政策稳保就业仍有空间,但要做好跟踪评估。本文采用较为严谨的方式,评估了我国就业岗位创造的财政成本,评估结果也为相关预算编制提供了支出标准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年底,农民工大量返乡,不仅增加了农民增收难度,同时也加重了国家就业压力。在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党和国家密切关注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并及时出台了一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为此,笔者调查走访了100名返乡农民工,对农民工就业情况进行了深人细致的调查。笔者认为,只要政府职能部门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挑选适合当地发展的好项目和信息,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必然能够保证农民工增加收入,同时缓解国家对农民工就业的压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解决就业问题需深化我国就业体制改革,努力建立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的就业新体制;要调整就业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构筑就业新格局;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立法等配套措施建设。这样,从多方面、多角度、系统化地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新均 《中国外资》2009,(22):215-216
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而大学生对就业观念的变化,不仅能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不被随时变动的就业形势所吓倒,也将为我国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计划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来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200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2013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系列图书《就业促进:政策与机制研究——以高校毕业生为例》(安锦著,2013年出版,定价56元)一书以“促进充分就业,保障社会和谐”为宗旨,完整阐述了“就业促进”的理论、政策与实践,是系统研究就业促进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WTO的加入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毕业生的猛增,给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大学毕业生要增强竞争识,转变就业观念,搞好自我推销,迎接就业挑战。  相似文献   

18.
王洋 《证券导刊》2014,(16):20-20
此次会议将2013年年底到期的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延长至2016年年底,并加以完善,这是“保就业”政策的进步,不再单从保总量增长。刺激需求的角度维持就业,其可能是低效和具有负效应的,而是更具针对性地解决就业和相关的民生问题,减低经济结构调整期社会承受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考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日益增多,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难就业”的严峻形势。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毕业生就业开始不只局限于报考公务员等事业机关,也开始就职于中小企业,在大学中有一部分思想独立,实际操作能力强,擅长人员与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开始大胆尝试创业,经过自己打拼和探索并已经取得了相当成绩。大学生在校自主创业现已成为减缓就业压力,疏解就业紧张的一种新型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就业效应和总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外商直接投资最近十年的直接就业效应略高于之前十年,但由于其就业挤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对我国总就业存在负面影响;长期内存在正面影响,但效应并不像预期那么明显;而国内居民储蓄构成中国就业量变动的主要原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阻碍外商直接投资创造就业效应的因素,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