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众标准化     
大同:四项举措确保农资打假见实效近日,大同市质监局拉开农资打假序幕,采取4项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资打假集中行动,严厉打击生产假冒劣质农资产品违法行为,防止坑农害农问题发生。一是深入农村,服务保优。面向基层,开展打假保优以及送知识下乡等活动,向广大农民介绍正规名优产品标准标识,发放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识假辩劣手册。同时做好“入百村、进百户、抽百样”工作,为农民免费检验农资产品,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二是确定重点,严厉打击。积极开展农资产品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打击生产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不合格冒充合格农资产品等违法行为。对大型农资集贸经销站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抽查,集中整治农资货源产品质量问题,以确保农资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快速反应,维权惠农。认真做好涉农案件的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等工作,对农资产品的打假举报迅速出击,快速反应,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形成农民维权快速反应机制。四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深入农村发放农资产品宣传单8000余份,积极向农民朋友宣传质监法律法规、农资产品的辨假识假常识、农资产品质量以及农资打假维权等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2.
文安 《质量跟踪》2003,14(3):20-21
由于管理弱化,化肥流通秩序比较混乱,假冒伪劣、掺杂使假不断出现,农民利益受到了损害。针对化肥流通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加大了农资打假力度,国务院专门成立了整顿流通秩序领导小组,连续几年将农资打假列为整顿经济秩序的重点。打假协调小组按照工作计划,多次组织了市场抽查和检查,使化肥的流通秩序有所好转,坑农害农的现象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3.
打假防伪     
北京消息去年以来,全国质检系统在农资打假工作中,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44517件,查获假冒伪劣农资货值48242万元;捣毁制假窝点1386个;破获制假团伙85个;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案件95件120余人。为提高农资产品质量,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目前农资打假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尤其是生产假冒伪劣复混肥、农药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扰乱了农业经济秩序。为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八闽农村春耕备耕拉开了帷幕。以执法打假为职责的闽省质监执法人员,也早已用心布局,展开了"金质亮剑——农资打假惠农"行动:一面深入农资市场执法打假,杜绝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防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一面俯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贴心服务农民提供辨假识真。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不少地方已着手开展春季农资打假行动。每年的“春季农资打假行动”、“秋季农资打假保秋播专项治理”的打假行动,似乎成了一种惯例,这种“例行公事”式的打假,往往是步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结果形成了“年年打假,年年战果辉煌,年年假”的恶性循环。笔者以为,农资打假要想“打”出实效,必须走出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获悉:今年入春以来,全国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斗争,从源头加大查处力度,百万元以上的涉农案件数量有所回落,一批假冒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伪劣农资相继被查处,有关涉案人员纷纷落网。 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今年的农资产品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量大面广,假冒伪劣问题比较突出的农资产品依然是农机及配件、化肥、种子、农药。第二,中小企业生产的质量低劣的农资产品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第三,由于标识、包装造假现象严重,使得运输特…  相似文献   

7.
打击伪劣农资杜绝坑农行为"凡在我社购买的化肥农药如有假冒伪劣、短斤少两行为,负责包退补足,并给予假冒短缺部分1倍的奖励;如造成损失负责赔偿,欢迎广大农民监督举报。"这是江苏阜宁县吴滩乡供销社真心实意热心支农新举措。自1996年3月上旬全乡开展农资市场...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2013年"质检利剑"化肥打假战役,统一组织指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川、湖南、湖北11个省(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对88个涉嫌制售假冒伪劣化肥的生产企业开展执法检查集中行动,重点打击化肥偷减有效养分和标志欺诈等违法行为. 呈现四个问题 据国家质检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假劣化肥坑农害农案件屡有发生,严重干扰农业生产秩序.综合各方面情况发现,劣质化肥坑农害农案件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第一是偷减养分,含量不足;第二是假冒品牌,通过假冒名优企业厂名、厂址等方式,蒙骗农民;第三是虚假标注,一些不法企业钻法律和标准空子,在产品标识上误导农民;第四是无证生产,一些化肥生产小企业和窝点,生产设备简陋,场所隐蔽,不具备相应的化肥生产条件和质量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促进地方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崇左市质监局打击假冒伪劣化肥出重拳。今年开春以来,制售假目伪劣农资化肥坑农害农的现象屡屡发生,该局加大对化肥等涉农农资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一方面,精心组织稽查支队执法人员深入企业一线,指导帮助企业规范生产,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严把质量关:另一方面,对发现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化肥行为打击出予重拳,决不怠息,净化了农资化肥市场。  相似文献   

10.
农资购销市场亟待整顿近年来,一些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充斥农村市场,坑农害农的事件屡有发生,尤其让农民不满的是,一些种子公司和基层供销社也时常出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现在购买农资商品时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上...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质监系统农资专项打假做出部署,全国质监系统随即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01406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8625个,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943起,查获假劣农资货值8227万元,查获假劣化肥21805吨。近日,质检总局通报了春季农资打假情况,并曝光了六大典型案件。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农资市场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娄烦县质监局近日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农资经营部门的化肥、种子、农药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对可疑的化肥进行抽样检验。执法人员累计检查十余家经营点、化肥400吨左右。4月13日,  相似文献   

13.
化肥是重要的农资产品,制售假冒伪劣化肥严重地侵犯了正规企业和广大农民消费者的利益。由于问题的严重性,已连续多年成为政府打假工作的重点。今年6月至9月,国家质检总局开展专项打假工作,化肥打假是其中之一。本期的话题便从化肥的专项打假问题展开,我们请来总局的有关同志及企业家、专家一起就如何遏制假冒伪劣化肥的泛滥?如何加大执法力度?如何生产高质量的化肥产品等问题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4.
农资打假是保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日,福建省质监局根据沙县质监局在一农资经营点查获劣质化肥的信息,迅速部署开展了跨地区联合执法行动,通过追查生产源头,共查获涉嫌有效含量不足等问题的化肥75.5吨。  相似文献   

15.
法律护“农”好湖北省江陵县马山镇农技推广站,在向农民供应农资时,发给有法律保护的信誉卡,凡持信誉卡的农民,可向农技站或有关保险单位反映质量问题和索赔直接经济损失,从而赢得了农民的信赖。近年来,坑农事件时有发生,农民到市场上购买化肥、农药、种籽时疑虑重...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上半年,东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集中精力,开展“查农资,保春耕”活动,对全县农药、化肥、地膜等农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并把执法工作延伸到农村田间地头,确保农资产品质量,成为该县春季农业粮食增产增收的“保护神”。开春以来,东兰质监局贯彻县委县政府开展农村春耕生产服务工作,把农资产品质量执法打假作为当前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出动全局执法力量,该局局长亲自带领执法队员深入辖区内各个农资经营店,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防止劣质农药、化肥流入农业生产领域,杜绝农资市场上的“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兄…  相似文献   

17.
《大众标准化》2003,(12):12-12
为确保秋收秋播,让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杜绝假冒伪劣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近日,襄汾县质监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县的农资市场进行了检查,在襄汾县永固乡查处一批假冒太原“褐马鸡”牌过磷酸钙50t,经市所检测,磷含量仅为1%,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磷含量不低于12%的标准,此案目前正在查处中。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江苏东海县质监局近期开展了秋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对辖区内16家化肥生产企业从源头抓起,要求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生产经营档案,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企业生产许可的后续监管。同时,对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加大抽检力度,对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惩。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鹿寨县质监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此次专项打假工作重点对该县辖区内生产和经销复混肥料、钙镁磷肥、有机肥料等农资产品的生产企业及经销商进行全面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部分复混肥料所标注的总养分≥25%,但抽查检验结果却只有8%~11.7%,有的只有3.5%,含量非常低,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甚至有的复合肥有效磷含量为零,简直是用黑泥巴冒充有机肥。如此严重的坑农、害农行为实属罕见!该局对此作出了责令停止销售、尽量追缴已售出的严重不合格的化肥、没收库…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优劣关乎农民收入、农业发展。农业、质监、工商、公安等各行政部门均把打击假冒劣质农资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可是,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这仅仅是因为打击力度不够吗?当然不是。其实,要彻底遏制制售假劣,提升农资质量的整体水平,需要的是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