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浦东开发开放——党中央这一划时代的战略决策使黄浦江两岸发生了历史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成为上海改革开放最具标致性的事件。回顾浦东开发开放18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感到,解放思想是推动浦东开发开放的一大法宝,而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实践也是解放思想的生动体现。浦东开发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成功实践,鲜明地体现在其富有时代特征及上海特点的现代化新城区开发建设的生动探索之中,其特色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2.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浦东开发开放走过了18个春秋。回顾18年浦东开发开放,我们看到历史性跨越的同时,提出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为什么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浦东开发开放会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国家战略?研究和把握中央开放浦东决策的大局思考,对于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提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90年代初,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根据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将上海正在酝酿的一项地方性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市委、市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遵循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目标,提出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开发方针…  相似文献   

4.
浦东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为与其他区域开发经验相区别,就用浦东××模式来代之,如浦东土地开发模式、浦东引资模式、浦东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等。但这些具体的做法,尚不能称之为发展模式。所谓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从这个角度说,对浦东20年开发开放主要路子的理论总结,可称之为浦东模式。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有不少学者研究和总结了浦东开发开放的经验。本书则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角度、从国家战略角度、从对中国其他后进区域发展的示范借鉴角度,解读了浦东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思路和路径。因而认为,浦东的价值就是在20年的开发开放中,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5.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根据这一时期的特点,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趋势,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十四大确定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目标。正如二十世纪初以来,一些国家成功探索的经济开发区一样,浦东开发开放,对于利用国外生产要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国内外经济的对接,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浦东开发开放,也谱写了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作为创…  相似文献   

6.
浦东开发的八大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的新层次 城市建设的新水平要素市场的新推动 流量经济做活了 土地文章出效益小政府推动大社会 物质与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新典型1990年春,在邓小平的动议下,中央决策开发开放浦东。12年之后,浦东一跃成为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区,而且,还带动了整个上海乃至于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浦东开发的经济效应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特区经济》1995,(1):30-32
<正>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政府对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地位作了极高的界定,称之为“中国今后10年改革开放的重点”、“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龙头”、“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4年多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浦东开发效果良好、成绩显著,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协调增长的发展势头,预计今年GDP将达260亿元,同比增长30%;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投资环境不断完善;重点小区全面推进,功能开发取得成效;内外客商投资不减,外贸出口持续增长;金融贸易迅速发展,各类市场兴盛活跃;精神文明同步实施,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精心指导的结果,同时与浦东新区正确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成功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与我们永别了。上海人比以极其悲痛的。动情怀念他、悼念他。回顾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历史,是邓小平同志倡议和推动了浦东开发开放;是邓小平同志的殷切期望给了浦东建设者以鼓舞和力量;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使浦东的开发开放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浦东开发开放凝聚着…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壮丽画卷上,浦东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18年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一,浦东根据国家战略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历史方位: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从改革开放的窗口到攻坚破冰的试验田……浦东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10.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1990年4月18日,浦东拉开了开发开放的帷幕。弹指一挥间,18年过去了。当我们今天为年轻的浦东举行成人礼的时候,首先会由衷地感叹浦东之高。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再到规划中的上海中心,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诞生在浦东,浦东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高度创造地。浦东之高,不仅在于高楼林立的形态,更在于高瞻远瞩的构想,高屋建瓴的决策,高起点的规划,高速度的发展。浦东开发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成功实践。事实上,浦东从开发伊始,就奠定了其举世惊叹的高度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浦东开发开放已经十周年。过去的十年,是浦东面貌日新月异的十年,也是上海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十年来,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以金融、商贸、交运、信息、房地产等为代表的服务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今年,我国有望加入WTO,服务贸易将进一步开放,浦东新区也将展开新一轮的开发开放。下面就新世纪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谈一点看法: 浦东开发开放战略 促进了上海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九十年代初,根据中央提出的开发开放浦东、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发展战略,上海确立了…  相似文献   

12.
张秉彤 《发展》2001,(3):15-1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为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   一、政策措施的重要性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我国 22年的巨变不单是制度创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政策创新的结果。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策出效益,政策促发展,政策是最大的无形资本。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政府的政策倾斜是一个决定因素。探究国外区域开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情国力》1994,(5):23-24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全方位开放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浦东开发开放重大决策的全面实施,上海已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并肩负着长江流域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龙头"重任。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使上海的国民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1993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10亿元,占全国  相似文献   

14.
姚力 《浦东开发》2000,(4):25-26
浦东开发开放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 十年创业,十年辉煌,浦东以前所未有的气魄、胆识和大手笔,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这是上海的盛事,是长江三角洲的盛事,也是全国的盛事! 在隆重庆祝浦东开发开放十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一衣带水、共建共荣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向浦东开发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到浦东发展事业的海内外投者和朋友们致意! 浦东:中国改革开放的 重点标志 开发浦东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是振兴上海、带动长江流域共同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  相似文献   

15.
浦东新区要争当高科技产业化的领头羊开发开放浦东是党中央、国务院在90年代初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浦东开发开放的目标是要推动上海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建成能够参与对世纪国际竞争的经济中心城市。因此,开发开放浦东是一项国家战略。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关头,””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步伐,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必然选择,也是浦东新区为“振兴上海、服务全国”应作的贡献。1.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是浦东新区增强为全国服务能力的需要。当代世界是高科技迅速崛起主宰经…  相似文献   

16.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这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转眼13年了,浦东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浦东的巨变,是党中央战略发展的创新思维变为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创新实践的一项伟大硕果。回顾思源,展望思进。进入新一轮开发开放的浦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继续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从而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浦东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对外对内开放的交汇点,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就肩负着开拓创新、先行先试的使命,承担着“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的重任。浦东开  相似文献   

18.
环区30     
浦东开发开放18周年座谈会召开4月17日:浦东开发与中国改革开放——纪念浦东开发开放18周年座谈会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行,区领导与来自浦东各界的代表共同回顾浦东开发开放历程,总结浦东改革发展经验。市委常委、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浦东开发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浦东开发使东上海大变样□余承农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已经走过了六年不平凡的历程。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浦东开发是面向世界的”。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末浦东建成国际化经济框架的战略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对浦东开发开放造成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浦东发展战略思路进一步具体化并为实现新阶段目标而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目前处于世界经济历史性飞跃与国内体制阶段性转折的时刻,浦东应当提前在本世纪末建立起国际化经济框架,并在2010年形成较成熟运行的国际化经济机制. 一、转变观念,平稳实现从“政策时代”到“体制时代”的过渡我国改革开放的起步是以设立经济特区为重要标志的,浦东开发也是从特殊政策开始的.15年来,由中央向地方放权,依靠特殊政策,各地获得经济发展与吸收外资的特殊条件已成为一条主线.上海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东西联动,以东促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浦东的优惠政策.1991年五大改革的推出,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形成中的一个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这就是在改革形成区域发展导向机制的同时要求建立起中央的宏观调控体系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