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最关键的一环。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国有企业改革要同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以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就是要落实中共十五大精神,向企业体制创新、企业战略性改组和全面配套改革的深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2.
陈嫣 《当代经济》2007,(4S):20-21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需要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还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复杂和艰巨的过程,不仅在于其沉重的负担,还在于落后的管理理念。在经历了20多年的艰难实践后,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许多国有企业拆分重组、并购甚至甩卖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军  张晓红 《生产力研究》2004,(6):142-143,152
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的创新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归纳和介绍了国内外企业界现有的一些在制度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精神激励方面的成功经验 ,结合国企激励机制创新的难点提出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略论国有企业组织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和深入,无论在战略性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和结构方面,还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三年脱困的目标也已基本实现。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国有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是一项奠基工程,无疑它是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但国有企业改制并不能代替企业组织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管理创新也是一重大课题。管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本文拟从企业组织和管理角度对国有企业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组织转型进行探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无疑,这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曲少林 《经济研究导刊》2013,(22):52-52,282
青年作为人类结构组成体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学习吸收能力,还是在创造创新方面,都表现出其他年龄段人群望尘莫及的优越性,而且由于对新环境高度的适应性,青年群体的各方面的优越性在任何领域都能得到很好发挥。尤其是在国有企业,青年队伍更是发挥着突出的骨干力量,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企业长远建设的后备军和可靠基础。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大潮兴起,中国的国有企业的创新转型不断深入,体制更是向着科学发展的方向不断进行重组,现代化企业制度越来越完善,市场经济的引进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更多的竞争,这就对国有企业中的青年队伍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进行着企业青年工作的创新改制,而且目前已经得到了一些良好发展。通过近些年中国国有企业青年队伍工作的统计调查分析,讨论国有企业青年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的预算管理领域,我国当前大多数企业都有着许多漏洞和不足,特别是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而言更是如此。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未来的资源、人员、发展规划等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估,通过对结果的判断决定企业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所以值得广大企业在此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正是针对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预算管理方面的不足而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以此作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重点难点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和国有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与创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重大成就。概括起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行业属性、职能属性和创新的现代化水平等几个方面对最近几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进行了研究,说明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突出特点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 国有企业在其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曾采用了许多措施。这些措施归纳起来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试图在原有的那种适应产品经济体制的传统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内,对国有企业进行修修补补。比如,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承包制等,且这种修修补补本身还存在着许多的失误。  相似文献   

10.
《江南论坛》2001,(12):41-41
最近,《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探求》杂志连续发表评论文章,评介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黄胜平与马奇凡合著的《国有企业模拟民营企业运行》一书。该书独辟蹊径,是研究国有企业运行与发展的创新之作,其创新之处表现在:一、研究内容方面的创新1、在社会主义企业的典型形式问题上,突破将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典型形式的传统思维定式,强调民营企业是企业的典型形式,合作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典型形式;民营企业运行机制是企业运行机制的典型形式,合作企业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企业运行机制典型形式,破除了对国有企业及其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