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财政视角下改革财产税体系,适时开征物业税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首先,开征物业税是调节存量财富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需要。其次,开征物业税是抑制房价、保障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最后,开征物业税可以健全地方财政收入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使地方财政逐步走上公共财政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开征物业税的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媛 《中国经贸》2010,(4):92-92
近几年,我国许多城市房价不断上涨。罟高不下的房价,一方面使这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过高,居民买房困难;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因此,为了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房价仍然没有降下来。那么,政府开征物业税是否可以抑制房价?物业税对房价到底有何影响?本文从开征物业税对财政收入与房地产业两方面的影响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物业税对抑制房价上涨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莉  张超 《新疆财经》2010,(3):54-57
近年来,房价过快上涨已经成为民生的最大难题,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物业税被认为应在楼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本文认为,在现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利益格局难以打破,以及旺盛需求的推动,物业税难以有效抑制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房价的快速上涨,人们对开征物业税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充满了期待。该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物业税实施情况及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发现房地产泡沫形成及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信贷因素,物业税对房地产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需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才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因此,要抑制房地产价格及泡沫膨胀,需要从物业税、住房保障、信贷政策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5.
何芳 《沪港经济》2008,(2):22-22
物业税从试点空转,到试点实转,距离全面推行越来越近。有人认为征收物业税是控制房价的“最后一招”。但笔者认为,征收物业税绝不是为了抑制投资或投机,控制房价。物业税的征收设计更应该本着保障财政收入、完善房地产税制、获得建设资金来源、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均分和稳定产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税收目前偏向于以流转环节税种为主,但随着经济转型以及产权制度的变革,人民的财产结构产生变化,普遍偏好以房地产累积财富,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构建新一轮物业税制度,使物业税成为保有环节的税种。然而经济转型是一种体制的转型,而物业税的构建,也正是经济转型中需要创新的一项制度,本文从政府财政职能角度分析物业税对地方财政和政府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房价问题比较复杂,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征收物业税是其中之一。物业税不可能大幅降低目前的房价。过高或过低地估计物业税对房价的影响都不可取。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真正的影响,是通过其具有的功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制度性建设,从而对理顺房价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物业税也越来越被人们昕关注.而且存在着一种普遍观点.即开征物业税可以使购房者在房屋持有环节上增加持有成本,从而起到抑制其对商品房的投机性需求.由此抑制上升的房价.广大购房者千呼万唤.但是物业税仍扰抱琵琶半遮面。我们在开征物业税道路上.还要走多远?  相似文献   

9.
我国分权体制及其所引致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偏好是导致我国房价与地价齐涨的深层原因,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房市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制现象,在对策上应更多的从体制层面着手,尤其是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财权配置的调整优化。本文基于我国体制层面因素,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6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依旧火热,房价增长迅速,热点频出,当然,房价的疯狂上涨也带来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研究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价格三者之间的关联,并通过对杭州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格兰杰检验分析杭州市的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价格,得出如下结论: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寻求更多的收入来源,加剧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扶持,并且导致了土地财政,从而正面影响了房地产价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房价涨势明显,个别地区过快过猛,甚至影响到社会公平与和谐。如何通过税收政策进行调控,有效抑制房地产过热、房价过高的状况,已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焦点,其中开征物业税的问题更是引起各方的热议。适时推进物业税,构建合理的税收制度和进行配套改革,不仅可以合理调节政府与房地产占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也可以调节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快房地产市场规范管理,遏制盲目投资和投机行为,在房地产供需双方行为合理化导向上形成一种经济参数和税赋约束。  相似文献   

12.
贾康 《上海国资》2010,(5):12-12
我国开征物业税,将对稳定房地产市场、防止房价大升大落以及优化地方政府投资环境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房价问题一直受人诟病,政府自2005年起便开始借用行政权力调控房价,这期间不乏有所建树,但却因其治标不治本的性质而无法根治。文章对1992~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分析的基础上,大致整理出我国房地产财政的发展脉络。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认为分税制以及政府政绩考核的标准维系着"房地产财政"的稳定。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财政的依赖加剧了房价暴涨,房地产财政与房地产市场均衡之间的矛盾难以根治,只能不断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居者有其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吴腾 《新疆财经》2010,(4):57-61
近年来,随着我国个人私有财产特别是房地产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现行房地产税制缺陷的不断暴露,房地产税制的改革和物业税的开征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首先利用1994年-2007年数据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税负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体系中存在"轻保有、重流转"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由此认为我国必须尽快开征物业税;最后就开征物业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易宪容 《新财经》2009,(7):38-38
目前,关于物业税征收的具体办法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联合负责研究。在目前国内房价仍然偏高、房地产市场问题重重的情况下,开征物业税到底对房地产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闵州民 《沪港经济》2010,(11):40-41
当前整个亚洲,几乎都已深陷房地产大涨狂潮。香港也不例外,一年多来,香港房价屡创新高,在亚洲十大最热房地产市场排名第二。 那么,这一轮房价的"疯涨",会是另一轮楼市崩盘的先兆吗?香港特区政府连续出台的多项调控政策,能够真正抑制房价飙升吗?"九招十二式"去年以来,香港房价已飙升30%。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9,(6):12-12
争议多年的开征物业税话题,今年“两会”再次被提起。全国政协委员、住房部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经纪专家委员会委员郭松海今年带来了《关于开征不动产闲置税的建议》等8个提案。开征不动产闲置税利益有三:有利于房价回归理性价位,可以减缓财政收入下滑趋势,对开征物业税进行有益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8.
物业税改革将从两个方面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一方面.土地出让金改为按年租金支付后,将导致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当期收入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开征物业税将为地方政府带来稳定的财政收入。本文通过估算它们的规模并分析对地方财政的相应影响.得出结论:短期内物业税改革所造成地方财政收入缺口很小:长期内物业税将在地方财政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冀志罡 《新财经》2009,(7):42-42
土地出让收入是中国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源,俗称“土地财政”,是广受指责的一项财政安排。评论家们众口一词地指责说,正因为地方政府与土地有过多的利益瓜葛,才导致官员腐败每每与房地产牵连.官民矛盾也每每因房地产而起,甚至连房价上涨的黑锅,也一古脑地让“土地财政”:给背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1999年至2011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房地产税收收入与房地产价格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房地产税收与房地产价格之间成正向关系,房价上涨最终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并且通过对十项房地产税种的依次回归分析,比较房价对不同房地产税收的影响差别.以此说明地方政府倾向于把房地产业作为本地区发展的支柱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房地产依赖症”的原因.最后,就降低土地财政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