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乔松 《时代经贸》2007,5(10X):85-86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信用证作为最常见的结算支付方式,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由于信用证独特的机制,在给国际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之徒留下了可乘之机,越来越多的不法商人利用这一机制进行信用证欺诈,给贸易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危害。本文着重阐述了信用证欺诈的含义及信用证欺诈的种类表现形式,从而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遭到欺诈而承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信用证作为最常见的结算支付方式,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由于信用证独特的机制,在给国际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之徒留下了可乘之机,越来越多的不法商人利用这一机制进行信用证欺诈,给贸易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危害.本文着重阐述了信用证欺诈的含义及信用证欺诈的种类表现形式,从而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遭到欺诈而承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最常用付款方式,然而此支付方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买卖双方在信用证欺诈、信用证拒付等方面的风险,本文结合买卖双方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相关风险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一种通行的支付方式,因有银行信用的介入,其可靠性得到加强,受到出口商的青睐;但同时它也成为不法进口商进行欺诈的工具。文章旨在从国际航运欺诈新动向和信用证对出口商保障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就应对策略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国内外贸公司进行的国际贸易业务也呈迅速增长之势。因此,对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信用证也就有了较多的接触。因为信用证在商业信用中又增加了银行信用作担保,所以贸易双方都愿意采用这种结算方式。目前,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它也是国际贸易得以顺利、高效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由于信用证是针对单证文件而非实际货物,而且信用证本身及其项下的单据文件皆有可能被一方恶意伪造、变造或用其他非法方式取得,从而骗得对方财物,使对方遭受严重损失,甚至破产。从国际贸易的实践来看,信用证欺诈…  相似文献   

6.
朱旻卿 《时代经贸》2011,(16):74-74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结算方式之一,由于信用证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有其他支付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只对单证作表面的审查,而不审查货物,就使得一些不法商人有机可乘,利用信用证的这一独立抽象性的特性进行欺诈活动。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出台,我国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有了法律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学龙 《现代财经》2002,22(8):59-61
作为当今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支付方式,信用证本身因其自身特点的影响,要求业务中的有关各方须严格按照单证相符、单单一致的原则来处理业务,单据已成为信用证方式下业务处理的中心。但由于单据与实际货物相脱离,因而信用证业务中的有关当事人依然会面临很大风险,信用证业务中的欺诈行为仍会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结算工具,随着信用证欺诈发生率的不断提高,及时提出当事人的防范措施已经提上日程。在对信用证欺诈种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UCP600,研究信用证欺诈屡屡成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分别为进出口商和银行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而社会上信用证欺诈行为越来越多,本文对其成因和防范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的今天,出口商希望能安全收汇,进口商希望能按时收到货运单据.信用证的支付方式把汇付、托收等支付方式的商业信用取代为银行信用,本应由进口商履行的付款责任转给银行,从而保证出口商安全迅速地收到货款.但是从信用证的操作流程来看,银行在结算过程中只处理单据,不管货物和合同的情况,这就给有意欺诈的进口商提供了诈骗的机会.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信用证的支付方式对于出口商来说并不是百分百安全的,这种支付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出口商在使用信用证方式进行支付时必须要清楚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进行有效的防范,以保证贸易活动安全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金融机构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国际贸易中一种主要的支付方式。翻译、审核信用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不仅需要有商务专业知识,还需要较高的英语水平,从而准确理解证内每一个条款。通过若干实例,分析了信用证中的词汇特点,讨论了翻译信用证时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证凭其独立、快速的机制在国际贸易领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作用是以独立性原则为基石的。但信用证独立原则割裂了现金流动和基础合同的关系,为信用证欺诈埋下隐患。各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确立了欺诈例外作为补充,但是各国的做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非信用证支付方式因为方便、快捷等一系列优点得到大量的使用。文中分析了国际贸易中使用非信用证支付的原因,并就常用的运用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趋势,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由于信用证独立抽象性的核心本质,使信用证欺诈案件频频发生,而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并未对信用证欺诈做出具体规定,因此,为平衡信用证交易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各国纷纷运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来制约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信用证软条款的潜在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海涛 《时代经贸》2007,(5Z):79-80
文章对国际贸易实务中买方以信用证软条款作为欺诈手段对卖方实施欺诈的几种常见手段的分析,提醒广大的出口商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必须提高自身对信用证软条款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作为卖方而言,若发现开征行开出的信用证中存在或可能成为影响其顺利收汇的软条款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的降低收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切风险。  相似文献   

16.
典型的信用证软条款形式及危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秋娟 《经济师》2003,(10):48-49
在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 ,信用证欺诈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从信用证软条款这一角度探讨信用证欺诈 ,主要介绍五种最常见的软条款设置方式 ,以及在每种软条款方式中出口方可能面临的风险 ,以期能给贸易实务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证欺诈的根源在于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为了保护开证申请人及其他关系人的合法利益,跟单信用证交易中的欺诈例外原则也就应运而生。本文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概念和产生背景入手,分析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凭其独立、快速的机制在国际贸易领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作用是以独立性原则为基石的.但信用证独立原则割裂了现金流动和基础合同的关系,为信用证欺诈埋下隐患.各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确立了欺诈例外作为补充,但是各国的做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中,进口贸易多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由于对权利、责任等术语在国际上缺乏统一的解释,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买方承担的风险较大,多方面防范可以将合同执行过程中买方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0.
随 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增多 ,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 ,信用证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重要工具 ,但是 ,近几年犯罪分子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活动比较猖獗 ,作为银行如何识别和防范信用证欺诈 ,应引起国际结算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什么是信用证业务呢 ?信用证是一种开证银行根据申请人 (进口商 )的要求和申请向受益人 (出口商 )作出的条件的付款承诺 ,受益人只有在按信用证规定提供了信用证要求的单据时才能得到付款。信用证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历史产物 ,它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其它国际结算方式相比 ,由于银行信用的介入 ,其可靠性得到加强 ,这是买卖双方乐于采用信用证结算的主要原因。但是 ,由于银行在信用证结算中只对有关单证作表面的审查 ,只要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就应对卖方付款 ,而对货物不予审查 ,这就使得一些不法商人有机可乘。卖方利用银行不管货物的特点 ,销售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货物 ,并伪造提单 ;或者有时提单所取货物与实际货物完全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 ,买方付了款 ,却拿不到货 ,或者拿到的货与所订的完全不同 ,成为受害者。对此 ,国际海事局经常发布公告 ,提醒一些进口商当心受不法出口商欺诈。在实践中 ,常见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