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中国竹子之乡”的龙游,竹产业是该县的一个特色重点产业。龙游县林业局副局长李建兵介绍:“龙游县竹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全县竹产业年产值已达20多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有加工户和加工企业近4000家。”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龙游县的气候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变,特别是冬季气温明显偏高,给各类林业虫害越冬生存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林业虫害明显增多,危害程度加重,受害面积增大。龙游县位于我省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盆地特征,是散生竹中心分布区。全区竹类植物9属41种,竹林面积44.3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54.1%,是“中国竹子之乡”和全省重点产竹区,素有“浙西竹库”美誉。另外,该县其他经济林木还有柑橘、板栗等,用材林有杉木、松树等。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龙游县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龙游联社)创新推出了"合作社基金专项贷款",这项新业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目标客户的欢迎。"浙西竹库"盼来资金甘霖浙江省龙游县是"中国竹子之乡",享有"浙西竹库"的美誉,全县竹林面积41.5万亩,笋竹产业总产值逾25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有加工户和加工企业近4000家,竹产业收入占山区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小型竹制品加工企业和山林承包大户的逐年增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2006,(2):1-2
龙游县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县域面积171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03.06万亩,森林覆盖率56.8%。境内竹类资源丰富,现有竹林面积40亲万亩,其中毛竹林36万亩,立竹量6000万株,年产竹材1000万支,竹笋2万吨,是浙江省重点产竹县之一,素有“浙西竹库”美誉。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浙江龙游县渔业“十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游县渔业有了长足发展,渔业产量和渔业产值已跃居衢州市首位,“十五”计划中的一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提前或接近完成,成效显著。为使龙游县渔业跨上新的台阶,实现新的飞跃,目前正在研究  相似文献   

6.
竹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既能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原材料,又能提供群众喜爱的食用竹笋,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竹产业作为龙游县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县域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做强做大笋竹产业,对于实施“工业立县”和“生态建县”的龙游县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调整山区产业结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龙游县是浙江省重点产竹县,被称作“中国竹子之乡”,拥有竹林40.74万亩,立竹量8800万株,年产竹材1700万支、竹笋3.6万吨。竹产业是传统富民产业,全县从业人员6.8万人,竹区农户70%收入来源于此。但近年来,受环保整治、市场萎缩、产品低端化同质化、产业链断链缺链等诸多影响,原竹价格大幅下跌,竹林弃砍抛荒现象严重,竹区农户收入减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龙游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龙游的“三个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求,坚持以林长制为统领,将“森林龙游”建设纳入“十四五”战略布局,大力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聚焦发力。2022年,全县林业产业综合产值达47亿元,竹产业创新做法获评全省林业推进共同富裕十大先进典型案例,被列入全省首批林业共同富裕试点县,带动农村居民、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位居山区26县前列。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导刊》2002,(2):48-49
从1999年开始,龙游县在全县乡镇干部中全面推开记“三薄”(民情日记薄、理论笔记薄、科技知识笔记薄)活动,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坚持和不断深化,记“三薄”,不仅成了乡镇干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成了干部联系、团结群众的重要纽带,特别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大调整的今天,更加显现出其服务经济的特殊功能,成为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余柏成 《浙江林业》2007,(10):29-29
从山间到农家,从公路到庭院,翠绿的毛竹、嫩黄的竹片从未在视野中消失过。伐竹的、收竹的、剖竹的、晒竹丝的,每个人都在为毛竹忙碌着。8月17日,笔者到龙游县庙下乡采访,坐车从庙下至长生桥村看到公路两旁到处是繁忙景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胶州大白菜俗称“胶白”、“胶菜”,是胶州市传统名优特产.其栽培历史悠久.唐代时即传人日本,被称之为“唐菜”。公元1875年.“胶白”在东京博览会上展出.从此而名扬天下。鲁迅先生于1926年8月就写了赞美“胶白”的佳话“北京的白菜运到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里.尊为胶菜……”。1949年斯大林七十大寿时,毛泽东主席亲自指定送“胶白”五千斤作寿礼。  相似文献   

12.
安吉欣远竹制品有限公司地处著名“中国竹乡”安吉,位于安吉经济开发区椅子塔,是国家中型企业、浙江省竹产业协会理事单位。是专业生产竹地板、竹装饰板等竹制内装饰材料、竹家具板、各类竹家具、厨房用具及竹集成材等系列竹材产品的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自1998年实施竹业产业化建设战略以来,至今,全区共创办起各类竹产品加工企业153家,形成竹产品加工专业村47个,加工专业户3231户,竹业总产值由4年前的不足2亿元增加到7亿元。毛竹成了山农的摇钱树,竹业成了该区山区“兴乡富民”的一个重点工程,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缘何“点”竹衢江区现有竹林面积2.5万 hm~2,  相似文献   

14.
有关人士认为,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林木资源短缺现象不可能缓解,开发非木质板材已势在必行。以下四种非木质板材具有开发价值。蔗渣板由干燥的蔗渣经胶混、铺装、热压、高压等工序制作而成。每吨蔗渣可生产1t板材,相当于节省3m3原木。我国每年产蔗渣在1000万t以上,倘若将其一半用来生产蔗渣板,等于每年节省原木1500万m3。竹料板包括竹编胶合板、竹篾层压板、竹材贴面装饰板、竹子碎料板等。这些竹质板材强度高、弹性好、耐腐蚀、不变形,可在建材、制作家具、装饰装潢、包装等领域得到应用。谷壳板是将谷壳加入粘合剂后在常温…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1月,在’99中国竹文化节上,“衢县竹炭”荣获国际竹业博览会金奖。“衢县竹炭”的面市,既填补了市场空白,为竹业经济发展和山区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又为竹资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实行财务公开多年了,在很多地方已经形成制度,按月、按季把各项收支账目实事求是地填写在“财务公开板”上,让群众知情,让村民监督,不仅增加了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还加强了村干部思想作风以及廉政勤政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然而,据笔者所知,现在有的村委会的财务公开工作已经“撂荒”,“公开板”上公布的各项收支账目,或是半年多以前的,或是一年前的;有的“公开板”还成了“空白板”。村民长时间看不到村里的各项收支数字,不能及时掌握情况,也就谈不上真正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正因如此,还有不少村民怀疑村干部在财务…  相似文献   

17.
天目山北麓有“中国竹乡”安吉,在这里,山连山,竹连竹,深深浅浅的绿色组成了一幅层层叠叠的竹画长卷。进入竹海.林荫蔽日,宁静幽远;登上高山,清风过处,竹涛阵阵,颇为壮观。  相似文献   

18.
龙游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考曹唐林一、龙游县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优势近几年来,浙江省龙游县农业产业化已初露端倪,取得一定的成就。首先,龙游已经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县,能够稳定地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粮。“八五”期间年均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龙游县各地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培育块状经济,增强产业特色,涌现出不少“闪光点”,其中龙游县泽随镇等地发展獭兔块状经济的生动实践给人们带来颇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家堂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是湖州市最南端的一个小山村,村庄四周竹林环抱,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8.8%,使得村庄如一艘航行在竹海里的船,是一幅活的水墨画,被游客称为“浙北魅力第一村”.同时,还享有“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浙江省最美村庄”等众多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