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07年,杭州市GDP连续第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副省级城市第3位、大中城市第8位。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大力实施“环境立市”战略,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杭州森林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杭州城市森林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于2009年5月7—8日在杭州举行,国内外89个城市市长、有关专家代表、部分国际组织代表共计400余人汇聚西子湖畔,共赴“绿色盛会”。本届论坛以“城市森林·品质生活”为主题,由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举办,国家林业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经济日报社共同主办。杭州、威海、宝鸡、无锡等四个城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是褒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荣誉。  相似文献   

3.
《浙江林业》2011,(10):48-48,F0003
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临安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占82.3%,森林覆盖率高达76.55%。 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为临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不仅赋予临安“国家森林城市”的美誉,更为临安构建生态经济体系,走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扣谐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临安地处太湖、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其森林特别是生态公益林在流域生态保护上承载着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何关新 《浙江林业》2009,(12):19-19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杭州来说意义深远。首先,“国家森林城市”是杭州的又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杭州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华环境奖”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一系列荣誉和桂冠。其次,“国家森林城市”是生态文明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丽水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财富是森林,依靠良好的生态和广袤的森林资源,丽水于2007年开始启动森林城市创建。“两步走”创建战略为:2010年实现省森林城市,2012年力争实现国家森林城市。按照“既符合省里对丽水的区域功能定位,又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需求”的要求,丽水成功探索出一条“城市乡村互动、山水景观交融、经济生态共赢”的森林城市建设“丽水模式”。  相似文献   

6.
2008年,包括杭州在内,广州、郑州、重庆、青岛、大连、武汉、西安等许多城市都在积极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申办2008年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活动,“国家森林城市”竞争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7.
《浙江林业》2009,(7):48-48,F0003
森林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创建森林城市对于长兴县生态丈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长兴县已步入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生态状况、森林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将面临一定压力。因此,长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着力构筑城乡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保障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王力 《浙江林业》2008,(7):31-31
种一棵树不难,造一片林不易。要把森林请进城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像古话所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森林城市的建设也是个可持续化的过程。重要的是,这条彰显了杭州森林城市建设特色的“创新”之路,我们已经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9.
《浙江林业》2011,(10):47-48
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临安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占82.3%,森林覆盖率高达76.55%。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为临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不仅从予临安"国家森林城市"的美誉,更为临安构建生态经济体系,走生态与经济共赢的和谐发展道路莫定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10.
把森林引入城市,将城市建在森林中,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宁波作为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一直重视发展城市森林建设。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应体现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性原则和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城乡联动,较为完善的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1.
城市森林的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的品格是对城市森林是什么以及有什么用的阐释。城市森林是"城市之肺"、"城市之魂";城市森林亦是"生态城市之基石"、"森林城市之本源"。"城市之肺"、"城市之魂"是关于城市森林的价值论阐释;"生态城市之基石"、"森林城市之本源"是对城市森林的本体论阐释。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上海市人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国家园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又耳目一新的目标,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世界级城市,特别是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森林,是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统一体,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实现发展目标的基本要素。以科技强市、生态兴市的全新观念,加快建设上海城市森林,是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也是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让森林走近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营造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人居环境,这是杭州打造森林城市要实现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杭州市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活动正在稳步推进中。  相似文献   

14.
林磊 《浙江林业》2010,(5):10-11
生态化城市建设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城市森林则是“城市之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宁波鄞州区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大力实施“生态鄞州、绿色鄞州”战略,积极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了“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县”、“全国绿色小康县”、“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一条具有鄞州特色的城市森林建设之路正分四步铺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城市森林游憩的内涵入手 ,分析城市森林游憩的生态内涵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一些关于城市森林游憩如何维持生态效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刘竹  郑永邓 《山西农经》2023,(9):126-128
生态价值转化和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在现代林业产业经济发展中,生态保护、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都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为基础,在保护林业生态资源环境的同时,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经济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设城市林业生态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城市林业生态初探陈美高,黄奕炳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仅为社会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多种功能,也是农牧业稳定高产的生态屏障,更是人们休息娱乐、强身健体、森林旅游...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林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提高发展高效林业、防范森林火灾、保护生态安全的水平,7月28日,省林业厅与省气象局在杭州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此次林业、气象两个部门的合作,对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为“森林浙江”和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浙江林业》2013,(2):4-5
1月28日,全省"关注森林"工作会议在杭州隆重召开。会上回顾总结了全省"关注森林"活动情况,研究部署了2013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表彰了第五批"省森林城市(城镇)"和第二批"省生态文化基地"。植树造林绿动全城"关注森林",植树是重中之重。通过植树造林,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将建设美丽浙江付诸行动。森林具有良好的固碳作用,每增长1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大约要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因此,植树造林成为减缓气候变暖最经济、最现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华 《浙江林业》2012,(6):24-25
常山地处浙西,钱塘江源头,境内山水相映,绿色环抱,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2%,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丰富的森林资源,活跃的林业生产实践,为创建森林城市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城市足文明精华的“汇聚之地”,森林是孕育文明的“城市之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