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母亲(散文)张维华1993年12月,我在二十多年半脱产农经员的坎坷道路上转了干。欣喜之余,我感激党和政府,同时我想到了母亲。母亲65岁了,她从小失去父亲,在艰难奔波中长大。出嫁,生我,养我,在我刚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父亲又因赌博犯罪被判刑坐牢,一...  相似文献   

2.
增加抚养费     
《致富之友》2005,(3):61-61
案情简介:我父母在我5岁时就离婚了,我随母亲,父亲每月给我100元抚养费。现在我13岁,读初中了,学费很高,母亲又下岗了,我们生活十分困难。父亲开公司,已经有好几栋别墅了。请问我可以要求父亲增加抚养费吗?如果他拒绝,我们该怎么办?谢谢!  相似文献   

3.
我当会计     
我生活在一个会计家庭中,父亲在互助组、初级社时就担任会计,后来担任信用社会计兼生产大队出纳员,母亲、大哥、二哥都曾干过生产队会计。在家庭的熏陶影响下, 1982年,我也开始在信用站担任会计。 1986年兼村出纳员, 1992年又担任村会计。   我十四岁那年父亲不幸因病去世,他任会计时,为了一分一角钱,他可以不吃不睡,通宵核账。父亲生前对我们说:“会计是小人物办大事,里里外外, 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事当会计的都要管;当会计不容易,当个好会计更不容易。”这话至今我仍牢牢记在心里。   1996年,村委实行由村民直接选举…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树     
我的父亲喜欢侍弄花草,这我们从小就知道,却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他喜欢上了种树。据母亲告诉我,那还是我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吃李子,将李子核扔在了门前的小花池里,来年春天。眼尖的父亲看到了一棵与众不同的小苗,再长大些.才发现是棵李子树。于是父亲非常的高兴,抱着我夸我从小就知道种树,是个好孩子.从那时开始,他每年都要在房前屋后载几棵树。  相似文献   

5.
吴树 《农家之友》2014,(8):40-42
<正>1父亲去世三年后,屠叔来到了我家。同父亲相比,屠叔平凡得实在是乏善可陈。可是,50岁的母亲需要一个老伴儿,而一个50岁的老人对另一半的要求也务实本真很多——只要人好就行。而屠叔具备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屠叔是远近闻名的好人,具体地说,屠叔是一个老实人。和我母亲第一次见面那天,屠叔很难堪。  相似文献   

6.
父亲变形记     
父亲今年快60岁了,他有点懒,基本不会照顾自己,也不爱做家务。据母亲讲。他们当年结婚之后,家里家外基本都是母亲一人在料理。父亲除了不得已到地里干一点农活,其余的一概不管。有时候母亲实在看不过家里的脏乱,数落父亲几句,他就把双手交叉起来,往脑袋后面一背,满不在乎地来一句:“看屋顶,屋顶上没有灰,不脏。”现在母亲说起这些往事,像是在陈述和自己毫不相干的笑话,其实当时却很是气愤。  相似文献   

7.
正父亲虽然离开我们快十年了,但他"绣花"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久久难以忘记。其实,论起做女红绣花描云,父亲还真不如母亲。我清楚地记得母亲可是俺庄上做女红的巧手,不仅我姊妹七人都穿戴过母亲亲手缝制的衣裳鞋袜,为贫寒灰暗的村庄添上一抹亮色,就是全村的男女,谁能穿上我母亲缝制的衣裳,也是十分光鲜的事儿。但我要说的是父亲像母亲绣花那样对待土地,对待生活认真、细致、执着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8.
我出生在广西某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就没有见过父亲。母亲告诉我,父亲到很远的地方赚钱去了。打从那时候开始,我每天都渴望父亲回家。上小学一年级那年,在一次跟同学争吵中,我得知我的父亲正在监狱里服刑。我哭着跑回家问母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母亲怔愣了很久,然后对我说,小芳,这是真的,在你出生不久,你父亲因贩卖毒品被判无期徒刑,妈妈怕你伤心,所以一直没有告诉你真情,  相似文献   

9.
父亲结婚     
"小远,爸爸想为你找个继母,不知你同不同意?"父亲对我说这句话时,是1993年秋天。那年,我正要上初中一年级。父亲用一双期待的眼睛看着我,但我没有正视父亲的双眼,我把头扭出窗外,窗外正飘着雪花,我不知道父亲看见了什么,可我分明看见了母亲的泪水。我对父亲说,我不要继母。  相似文献   

10.
我想有个家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首歌是唱出了那些没妈的孩子的心声。是啊,没妈的孩子的确很孤独,像根草。但这根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就像那根草。我原本有一个很温暖,很美满的家庭,虽然父母不常在家,但是我一样可以得到他们的关爱。然而,自打母亲又生育妹妹之后,我的家就得不到片刻安宁,父母经常吵架,有时候甚至还动手打起来,我和妹妹就在这种家庭“战火”中度过的。1999年初,父母亲在一次打闹后,走向了法庭。离婚是母亲提出来的。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法院在受理后,通知父亲回乡,但父亲拒绝回来,因为,父亲不同意离婚。母亲就跑到父亲单位亲自将父亲“逮”了回来。记得那天是6月12日,父母亲走上了法庭,母亲说要我和父亲一块去法庭听最后的判决。那天早上,我请了假等着和父亲一块出门,父亲却说什么也不肯让我去,还生气地说:“如果你去,那我就不去了。”那一刻,我哭了……父亲和母亲就这样离婚了。我和妹妹也被法院分别判给了父亲和母亲。从此,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母亲和妹妹,只身一人随父亲到外地读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慢慢地接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是身患残疾的农村青年,今年19岁。父亲去世得早,家中只有母亲和10岁的弟弟。前年,母亲得了精神分裂病,时好时坏。母亲一发病就到处乱跑,还拿着刀子、棍子追打弟弟,好几次要不是好心的乡亲相救,弟弟就会被母亲打死。我每天要出去挣钱养家,照顾不上弟弟,很是苦恼。乡亲们劝我把弟弟送给别人。请问,象我这种情况,可以将弟弟送人收养吗?(读者:张灵)张灵同志:我国的《收养法》对收养人、送养人,被收养人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要收养人和送养人双方自愿、有成立收养的合意,收养关系才能依法成立。根据《收养法》的规…  相似文献   

12.
“每次从温州返回河南,我都有一种久别故土一朝归家的激动。”37岁的徐九熙说。这个温州人如今是三门峡市一位颇有名气的小老板。他在河南已有13年。徐九熙是个苦命人。13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把他供到了高中毕业再无力撑持家庭。18岁时,他投师学习木工,出师后手艺出众,常年带徒走南闯北。1988年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个苦命的女孩,十几岁就没了母亲,在一家工厂烧锅炉的父亲从此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他期盼我长大后能干出一番事业,为这个贫寒的家庭增辉。然而,大学毕业刚上半年多的班,我却意外下岗了。原因是单位的经济效益太差不得不进行人员分流。  相似文献   

14.
父亲30年前的“情人”要来看父亲,这是父亲亲口说出来的。在全家人都张口结舌的时候,60多岁的父亲却像过节一样快乐,一个人把院子的角角落落打扫得干干净净,嘴里甚至哼起了从未哼过的小曲,全然不顾母亲脸上的霜气。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记忆中,我比同龄人幸运多了,每年开学的时候,我们家从来没为我的学费犯过愁,因为我有个好父亲。父亲在南方的一个大城市里做事,至于他具体做什么事情,我没问过,父亲和母亲也没说过,反正,我的父亲能挣好多的钱。  相似文献   

16.
就为这把土——一位基层土管员的心迹李安心九年前的5月,命运老人给我恩宠:我先后考上了文化干事和土地管理员。母亲说我从小就爱写写画画,就做文化干事吧;父亲说我如果不去做文化干事,就在农村吆牛屁股也别去做土管员。我没有听他们的话。那夜,站在窗口,就着朗月...  相似文献   

17.
案例:1995年,张某的母亲去世。1996年,张某的父亲和一位老太太结婚,但是登记时,是委托他人办理的.老太太当时因为身体不好没有亲自去。2000年,张某父亲去世。请问。老太太有没有权利分张某父亲的道产?  相似文献   

18.
我叫李春风,今年34岁,足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家有5口人。2007年我父亲作为第一批家庭农场经营者经营了117亩土地,第一年我也辞去企业工作帮助父亲打理农场。2011年经营面积增加到200亩并发展成为“种粮+养猪”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去年我父亲60周岁,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     
在我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小时候家里处处充满了他爽朗的笑声。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父亲的笑声越来越少了,只看到他的白发逐渐增多,黝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年轮,让我常常想起油画大师罗中立所画的《父亲》。上世纪七十年代,家里很贫穷,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只身去闯关东,一去两年杳无音信。第三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父亲回来了,身上穿着走时母亲为他赶制的那件夹克式棉袄,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丈夫在16岁时,他父亲就因病去世,留下患精神病的母亲和三个弟妹,生活十分困难,父亲的遗产只有两间茅草房,全家人靠乡村的救济维持生活。现在事过多年,村上又要我丈夫偿还父亲当年所欠的债务,请问,这样做合法吗?(读者:夏英杰)夏英杰同志:你信中所谈的情况如果全部属实的话,那么你丈夫是不应该替父亲偿还债务的。因为在他父亲去世时,他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对当时的民事行为不承担责任。另外,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死亡时,他的遗产先用来偿还债务,然后才由继承人继承。他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