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黄颡鱼是一种淡水小型底层鱼类,是市场上的畅销水产品,近年来,由于过度的人工捕捞,黄颡鱼的天然资源量已很低,开展人工养殖势在必行。下面介绍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一、黄颡鱼的苗种培育1、池塘准备 鱼种培育池每口以0.27hm~2—0.4hm~2为宜,水深1.5m左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黄颡鱼创造了条件。黄颡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当年孵化的黄颡鱼幼苗可以经过近5个月的养殖长成商品黄颡鱼。2007年我们做了黄颡鱼当年养成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河蟹价格回落,养殖纵比效益下降,而黄颡鱼价格较高且平稳,为20-30元/公斤,因此,2000-2001年我们在河蟹养殖池塘套放黄颡鱼,进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亩产河蟹50-60公斤,黄颡鱼15—20公斤,亩增效300-400元,为河蟹养殖走出低谷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河蟹池套养黄颡鱼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姑、黄腊丁等,因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天然水域黄颡鱼资源锐减,各地逐步兴起黄颡鱼人工养殖热,养殖过程中也陆续发生了一些病害。黄颡鱼是无鳞鱼,药物较易从  相似文献   

5.
<正> 黄颡鱼俗称黄鼓鱼、黄腊丁等,常见个体200—300g,最大个体可达500g,其肉质细嫩而少刺,味道鲜美而无磷,不但有滋补作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黄颡鱼是我国众多名优品种中唯一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佼佼者,市场销售价常年均在20元左右/kg,春节、元旦等佳节期间高达40-50元/kg。人工养殖黄颡鱼将成为继我国养殖甲鱼、美蛙、河蟹热之后的又一个极具推广价值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现将黄颡鱼高效养殖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及池塘等内陆水体的黄颡鱼属中常见的养殖种类有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及江黄颡鱼等。近年来,随着黄  相似文献   

7.
<正>黄颡鱼肉质鲜美,备受人们喜爱,作为重要的鱼类产品,其高产养殖技术需要不断研究,从而才能提高养殖水平,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黄颡鱼产品。一、黄颡鱼种养殖准备1.池塘条件: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池塘条件要求并不高,因此可以选择面积较小的池塘养殖黄颡鱼,但此过程中要保持水质达标、水源充足,池底平坦、便于排水,一般情况下养殖水深1.5m 左右,同时  相似文献   

8.
正黄颡鱼肉质鲜嫩可口、肉多刺少、肥而不腻,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可食用鱼类。但在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例如出血病,从而影响养殖效果。因此。分析黄颡鱼发生出血病的病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科学养殖黄颡鱼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未来发展过程中养殖户应当重视的问题。一、黄颡鱼的养殖条件1.池塘养殖黄颡鱼的养殖池塘面积要求不是很高,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养殖数目而定,养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黄颡鱼养殖在山东发展很快,目前已多采用池塘集约化养殖模式。因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养殖水体环境日益恶化,加之药物使用不规范,管理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导致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频发,其中最常见的是肝胆疾病。该病的出现制约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使部分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较大损失。现将我们在黄颡鱼肝胆疾病防治方面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黄颡鱼肝胆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黄颡鱼近几年已在广东、浙江江苏、湖北等广泛的养殖。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黄颡鱼病害发生也逐渐频繁。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抓住农历三月、六月、九月这三个黄颡鱼病害高发期进行防治,能够有效减少黄颡鱼病害损失,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1.三月病害防治农历三月,天气转暖,栖身于池底的黄颡鱼逐渐恢复活力。由于整个冬天摄食量低,黄颡鱼免疫力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由于与池底淤泥的接  相似文献   

11.
<正>一、生物学特性杂交黄颡鱼F1是以黄颡鱼为母本,以瓦氏黄颡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子一代鱼,杂交黄颡鱼从形态特征上比较接近黄颡鱼,体色无明显差别,头部前段较黄颡鱼略窄,尾鳍末端有一小块黑斑。杂交黄颡鱼F1食性与黄颡鱼相同,属于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鱼苗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水蚯蚓等为食,成鱼阶段主食各种小鱼、小虾。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2.
<正>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适度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笔者现就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黄颡鱼对于池塘条件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数量锐减,需要通过人工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黄颡鱼成为重要的淡水养殖对象,调查发现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生长速度快30%左右。为了摸索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培育技术,芜湖天成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进卵黄苗种30万尾进行池塘苗种培育,现将培育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14121",系指黄颡鱼与中华鳖池塘混养,实现1亩水面,年均亩产黄颡鱼400千克,中华鳖100千克,产值2万元,养殖纯利1万元的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4121"模式,来源于黄颡鱼及甲鱼池塘主养和鱼鳖混养的生产实践。我们在主养中华鳖的池塘干塘起捕时发现池中套养的黄颡鱼生长速度快、成活  相似文献   

15.
<正>黄颡鱼作为名特优水产品种,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目前对其苗种、饲料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其中膨化饲料养殖技术已在各地推广,许多养殖户打算开展黄颡鱼养殖,在此之际,笔者将本人对黄颡鱼养殖的几点思考提供给大家,以供借鉴。1.全雄黄颡鱼目前尚未有明显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6.
瓦氏黄颡鱼的人繁技术及鱼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瓦氏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我国江河湖泊中常见的淡水经济鱼类。是目前人工养殖的黄颡鱼鱼类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一、瓦氏黄颡鱼的繁殖:1、亲鱼来源及培育:  相似文献   

17.
<正>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其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随着天然捕捞量的减少,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正在兴起,黄颡鱼种类较多,往往较难区别,常见的有黄颡鱼、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各地黄颡鱼养殖中出现了与其他养殖鱼类不一样的"一点红"疾病,引发大面积死亡,使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黄颡鱼"一点红"病,又叫"裂头病"、"头肿病",为近年来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此病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我们在技术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受不稳定天气因素的影响,江汉平原今年黄颡鱼的"一点红"病要比去年厉害得多。主要是较大规格(50-100g)的黄颡鱼。对黄颡鱼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黄颡鱼的池塘集约式养殖在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区都有较快的发展。下面就池塘标准化养殖无公害黄颡鱼进行简要的介绍。1、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对池塘条件要求不高,可大可小,但池塘应尽量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20.
<正>为推广黄颡鱼这一优势品种,广西东兰县水产技术部门从2006年6月开始,在库区网箱养殖户中确定3个有经验、懂技术、会管理的养殖户进行黄颡鱼养殖示范,养殖面积524m2,共投放黄颡鱼鱼种97000尾,通过6个月的的饲养管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黄颡鱼网箱养殖示范情况总结如下,供共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