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乡要统筹发展,“减少农民”是关键。如何减少农民?这是各地政府不得不面对的紧迫问题。松原市宁江区给出的答案是:打开落户、就业、入学通道,全方位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让农民真正“零障碍”变成市民。  相似文献   

2.
包冬英 《农家之友》2009,(20):124-126
在贫困山区,农民增收主要靠两个渠道,一是外出劳务收入,二是经营农副产品收入。由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引发的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各国各地各个领域,我国农村也不例外,因为金融危机,农民增收的这两大渠道被“堵”了,大量进城务工农民纷纷返乡,如果不千方百计予以“疏通”,既影响农民收入,也影响农村社会和谐。如何因地制宜,立足农村实际,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本文以松阳县枫坪乡为例就当前农民普遍关注的农民增收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我国农民的就业结构从传统的务农向进城务工转变,城市里日益增多的务工农民释放了进城居住的客观需求,有关农民购房问题受到关注。本文试图从农产品定价的角度及其影响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推进农民市民化,他们的土地如何处理,是城镇化进程中广为关注的问题。"农民进城定居不愿放弃承包土地和宅基地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如果把这‘双放弃’作为农民进城的先决条件,那他们中的大多数宁可放弃进城。"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特别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调研结果来佐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定要赋予农民充分的自由选择权。解决“三农”问题要靠“非农之路”:只有让农民流动起来,进到城里,富裕起来,最终变为城市人,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农民的问题需要依靠城市化的发展,为农民多提供一条出路。使愿意进城的农民能进城,并且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6.
今年陕西计划完成90万户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优先解决在城市出生的非城镇户籍少年落户。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保、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确保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相似文献   

7.
从昔日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大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后输送到外地务工,转向今日在县内就地置业转变,这是田东县实施农民“下山进城入谷”的新思路、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一是打造“薪金”农民,即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增加工资性“薪金”收入,加快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放宽进城门槛,以转移促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驻敦大企业建立就业联盟,以发展促就业,开展职业资格和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  相似文献   

9.
进城农民对土地态度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制度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进城农民对土地的态度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此,我们于1995年10月对分布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进城农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共237人,来自18个省、市。调查结果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进城务工农民是指那些在城镇从事非农工种,而身份仍然是农民的进城务工人员。从身份上说,他们来自农村,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家乡承包着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的从事着农业劳动,并从农业生产中获得一部分收入。从职业上说,他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并以此作为他们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农民进城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吉林省农民进城情况进行了调查。全省重点调查20个县(市、区)、60个乡(镇)、180个村,并随机抽样1万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基本摸清全省农民进城现状、走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与基层干部一起研究探讨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民进城和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措施。其中,对影响农民进城的制约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农民进城务工注意事项农民工怎样在城市找工作,如何在城市立足,保护自己的权益?应注意做到三点:——莫打黑工。一些用工单位在“马路市场”非法招募民工,他们不给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各种保险、证件,而对于农民工来说,虽然找到工作,但往往是白出力得不到工资保障。——莫盲目进城。一技在手,吃饭不愁。农民在进城之前,应该到各地劳动就业部门进行技术培训,根据劳动部门提供的准确的用工信息,选择就业项目。——寻求正规职介。正规职介是经过政府部门批准登记的,其职业许可证、营业执照、收费许可证是齐全的,而且三证必须“上墙”,并…  相似文献   

13.
胡务 《农村经济》2004,(11):6-8
农民的社会保险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如何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妥善处理 ?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险应如何解决 ?本文选择四川省成都市作为个案 ,对解决失地农民的办法、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以及前期郊区农村养老保险的教训等进行了梳理 ,以期为农民社会保险的早日成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加速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琼 《农村经济》2005,(2):103-105
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中,农民进入城镇经商、打工或因土地被征用为成为了城里人。然而,在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住房方面却受到种种限制。为了使进城农民真正享有城市市民待遇,就必须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减少农民进城落户的种种限制,创新就业制度,打破城乡就业壁垒。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将新市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畴。建立面向城镇所有成员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创新教育制度,让进城农民的子女入学享有市民子女同等待遇;创新住房保障制度,让新市民能住上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北安市海星镇成立了土地流转中心,土地流转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到村民家中宣传实行土地流转的好处,通过委托经营、租赁经营和股份制经营的方式,让农民真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或进城就业,从而实现富裕农民的目的。该镇治安村已经有104户农民将土地托管给专业合作社,总面积达3048亩。  相似文献   

16.
2月4日,在农民日报主办、永业集团独家支持的第四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深刻解读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就“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发言观点摘要刊发,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7.
孟德拉斯以《农民的终结》一书揭示了20世纪下半叶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巨变。今日中国,亿万农民洗脚离田、进城务工,农村老龄化、妇孺化、空心化现象日趋加重,还有谁,在辛勤地从事农业生产,艰难地支撑起粮食“九连增”?  相似文献   

18.
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访谈和问卷调查为工具,以503名农民为样本,对农民的就业心理做了初步分析,并建立了有关农民择业心理倾向影响因素的逻辑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风险的规避性以及对土地的态度是影响农民择业的主要因素。在具体的职业选择上,影响农民对非农性质职业的偏好的因素是有差异的,且影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对那些“倾商”的农民而言,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风险的规避性和对土地的态度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对于选择务工的农民而言,除文化程度、风险的规避性和对土地的态度外,年龄和身体状况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江在《北京日报》撰文认为“减少农民增加市民”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最重大的战略任务,除了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之外,还要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的问题。曾经一度占主导地位的“离土不离乡”,通过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来容纳日益增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不是一条成功的路子。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因失去了基础设施共享等城镇集聚效应,从整体上来说是没有竞争力的。研究农村剩余劳力向何处去的问题,主要应该研究如何放宽政策,冲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约束劳动力和其他要素流动的障碍,让农民进城并站得住脚。进城农民不…  相似文献   

20.
李英 《农业经济》2007,(9):40-41
本文从研究农民增收的必要陆出发,剖析了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在于农业本身、工业化的产生、制度等因素,其中制度性原因是造成我国“三农”问题和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