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汪洋 《化工管理》2013,(7):36-37
现状——多个行业陷过剩泥潭除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外,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倾向。2012年,我国粗钢产能超过9亿吨,而前11个月粗钢表观消费量仅6.2亿吨。有色、建材等行业在前几年楼市火爆和"铁公基"等投资大幅增加的拉动下,也均出现"大干快上"局面。而今,这些步入产能集中释放期的行业,纷  相似文献   

2.
地炼的未来     
正"走出去、引进来"是未来地炼发展的方向。全国政协委员傅成玉2016年3月6日在参加政协经济界小组讨论时说,"石油行业炼油产能过剩比钢铁行业还严重"。在此背景下,地炼的未来发展值得关注。产能过剩严重我国目前还没有产能过剩的明确定义,炼油行业也没有真正的关于产能过剩的诠释。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将产能的利用率低于78%定义为产能过剩。借用78%的装置利用率这一临界点核算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据卓创资讯统计,2015年我国成品油产量为3.38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粗钢产量出现近20年以来首次下降,有色金属运行保持平稳,建材行业下行压力较大。三大行业运行疲弱,既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也反映出当前我国仍处于去产能、去库存的过程之中,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甲醇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为3500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2092万吨,然而,产量仅为1574万吨,装置开工率仅为45%,进口量达529万吨。预计2015年国内甲醇需求量在4000万吨左右,而甲醇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年,届时产能将过剩1000万吨左右。考虑到中东廉价甲醇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国内甲醇过剩量将更大,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建议:1)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2)推进甲醇燃料合法化,消化过剩产能;3)在沿海地区发展甲醇制烯烃产业,以减少进口甲醇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正>过去十年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2010年粗钢产量6.27亿吨,较2000年增长了392.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伴随着钢产量井喷式的增长,钢铁行业也遭遇了产能过剩、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区域分布不合理、环保问题等发展中的阵痛。"十二五"期间在整个宏观经济进入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转型和调整也成为钢铁行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7日表示,在中国,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恐怕是个不争的事实,要化解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从源头把住,对存量化解,不要再形成新的产能过剩。李毅中以钢铁为实例说,中国粗钢产量7亿吨,生产能力达到10亿吨,且还在建设中。这种现象在有色金属、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甚至风电设备、光伏电池、多晶硅等行业都存在。业界有个评论,一般的开工率、利用率75%以下为严重过剩,实际上这些行业的开工率都不足75%,而且过剩的能力都是落后、需要淘汰的。  相似文献   

7.
2009年,我国烧碱、纯碱产能分别达到2793万吨/年和2400万吨/年,分别占世界总产能的34%和28%,全年产量分别达到1891万吨和2001.4万吨。我国"两碱"行业产能均过剩,主要依靠出口平衡国内过剩,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烧碱出口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纯碱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正>一、2016年12月份及全年钢铁行业生产情况1.全年粗钢产量小幅增长1.2%,铁矿石产量下降3.0%2016年,国家大力推进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出口回落的情况下,受益于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对钢材市场的拉动,钢材需求增长,国内钢产量在2015年下降后2016年小幅回升。2016年,我国铁、钢、材产量分别为7.01亿吨、8.08亿吨和11.38亿吨,同比增幅分别为0.7%、1.2%和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国石油焦产能已增至9300万吨/年,但产量仅1690万吨,装置开工率不到20%,产能过剩严重。其中,中石化集团下属24家企业石油焦产能共计4050万吨/年,中石油集团和地方炼厂产能分别为1770万吨/年和2765万吨/年,中海油由于新建装置的投产以及成功收购浙江舟山和邦炼厂,产能  相似文献   

10.
高铁大规模"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化解产能过剩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与高铁紧密相关的产业均不同程度出现了产能过剩。建材方面,水泥、钢材已明确列入国家8大重点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产业;施工方面,国内主要从事铁路施工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按照目前的产能来说,每年在铁路市场,至少需要1万亿元以上的施工份额,但近三年国内铁路基建投资年均仅为6000亿元左右,并且还有其他众多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钢材市场需求回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凸显。国家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明确要求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并就如何化解过剩钢铁产能,给出了清晰的路径。在此背景下,冶金建设市场明显萎缩,与此同时冶金建设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冶金建设企业除加快转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涂镀板市场,从产能、产量的区域分布,以及涂镀板的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及表观消费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我国涂镀板产能过剩的综合情况——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总体形势严峻,镀层板市场产能过剩严重且产能利用率低,涂层板市场产能过剩严重且消费过于依赖出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氮肥行业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产能、产量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合成氨、尿素生产国,截至2012年底,全国合成氨产能达到6850万吨/年,尿素产能达到7148万吨/年、,预计到2015年,全国合成氨产能将达到8350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37%;尿素产能达到9500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44%。“十二五”以来,随着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我国氮肥产能正由结构性过剩向全面过剩发展,如何采取相关措施,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是氮肥行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2月初,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2021年重点工作中提及"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整合转移地炼产能780万吨,推动1936万吨粗钢、1716万吨炼铁产能置换改造。"山东地炼落后产能的淘汰再次列入清单,整合势在必行。根据统计,山东炼油产能占全国炼油产能的23%左右,其中仅山东地炼就占全国总产能的19.2%。近年来,东北地区恒力石化、  相似文献   

15.
2013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同时,伴随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新的成就——粗钢产量再创新高,达到约78亿吨,约占全球钢铁产量的1/2;在品种质量、节能减排、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都有新进展。但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无序竞争严重,致使我国钢价回落到20年前的低位,而目前的原燃料价格却是20年前的5倍左右,加之众多铜企负债率高达70%以上,财务费用大幅上升,使钢铁主业几乎全面处于亏损困境。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我国基础化工原料“三酸两碱”行业整体上呈现结构调整和力求突破的发展态势,产能和产量均有增加,但发展速度有所放缓,浓硝酸市场整体呈震荡下行态势,硫酸行业基本陷入低谷,烧碱行业产业集中度有所提升,纯碱产量增幅较大但消费需求不足。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是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2014年我国“三酸两碱”行业形势依然复杂,产能过剩带来的供需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7.
2021年中国在产能产量双控政策下,粗钢产量同比回落,价格高位震荡后呈下行态势。展望2022年,国家或将延续产能产量双控政策,供给仍然受限,而需求侧受宏观经济同比下行影响,也将同比下降,钢材价格支撑强度下降,平均价格或低于2021年,行业整体效益将下滑。  相似文献   

18.
亚洲地区(除日本)现已成为世界苯酚/丙酮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到2012年将有260万吨新增苯酚产能投入运行,届时产能将超过1300万吨/年,但是由于酚酮消耗比小于其生产比,因此在2011年,世界丙酮将出现过剩,过剩产能预计为90万吨。我国苯酚/丙酮产业发展迅速,预计到2012年,苯酚产能将达到209.2万吨/年,丙酮产能为128.1万吨/年,如果按80%的开工率计算,则2012年苯酚产量可达167.3万吨,丙酮产量可达102.5万吨,若以2008年消费量为基础,苯酚和丙酮表观消费量增长以10%计,2012年苯酚消费量将达137万吨,丙酮达106万吨。考虑到部分市场份额被进口产品占领,预计到2012年我国的苯酚/丙酮行业将初步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2014年磷肥行业效益在去年大幅走低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前三季度主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1%,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后期将进入冬季储备期,预计市场将有所回调。硫酸受产能过剩的压力影响,市场仍在低位徘徊,行业运行仍然艰难。进入四季度,随着出口窗口期的关闭以及国内淡季的到来,磷肥产量增幅放缓,价格将缓慢下行。硫酸产量增幅有限,硫磺价格继续低位运行。  相似文献   

20.
根据1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粗钢产量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7.17亿吨,同比增长3.1%,虽然与2003—2007年16%~27%、2010年9.26%、2011年8.9%的产量增速相比已明显下滑,但预计未来两年的新增产能仍然不会减少,仍将保持低速增长态势。过去十多年,中国钢铁业抓住了全球市场扩张的契机,利用低成本优势和高强度资源投入迅速扩大了生产能力,2012年中国钢铁产能已高达10亿吨左右。但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需求不足及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