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玮 《特区经济》2012,(10):69-71
CPI重回"1"时代,货币政策放松的呼声甚高。然而诸多经济数据表明,宽松货币政策的时机尚未成熟。本文通过对若干经济代表性数据的分析,得出CPI增幅下降的本质原因,认为目前物价水平并未真正回归低位,且银行体系流动性尚充足。若此时放松货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并将助推CPI新一波上涨,与"稳增长"政策略有偏离。最后本文就目前我国所处经济形势,提出下一步货币政策的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CPI上涨5.9%,12月CPI增112%,2008年全年PPI涨6.9%,12月同比下降1.1%。 长期以来,CPI和PPI数据是我国宏观调控特别是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虽然去年全年CPI和PPI数据与去年年初政府计划数字相比有所偏高,然而从季度和月度数据来看,去年四季度之后,特别是11月和12月,CPI和PPI数据呈现出加速下滑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商丽景  贾瑞峰 《北方经济》2012,(6):76+80-76,80
2011年我国的CPI经历了高速上涨,我国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物价水平的上涨。2012年我国的CPI将呈现何种走势、我国的货币政策应该何去何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一2012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由于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2012年诱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相似文献   

4.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4%,创下2008年7月份以来整整三年的新高。 6月份CPI会“破六”。似乎早就成为市场共识,但6月份会不会成为CPI的拐点尚存争议。而治理该轮通胀,是否继续采用总量控制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通胀,更关乎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5.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8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GDP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CPI涨幅有所回落,1—6月同比上涨7.9%,较1至5月份低0.2个百分点。6月份CPI同比上涨7.1%,比5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下半年,宏观经济将何去何从、CPI将如何演绎、财政及货币政策又将发生什么变化呢?本刊特约请数位专家撰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一般当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称为通货膨胀;CPI>5%,为严重通货膨胀。2010年以来,我国的CPI开始缓慢攀升,从1月份上涨1.5%到11月份上涨5.1%(全年最高),全年同比上涨3.3%。尽管央行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近两个月CPI上涨幅度仍近5%,居高不下,防通胀的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7.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4%,创下2008年7月份以来整整三年的新高。6月份CPI会"破六",似乎早就成为市场共识,但6月份会不会成为CPI的拐点尚存争议。而治理该轮通胀,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11,(16):37-37
7月份CPI同比上涨6.5%,环比上涨0.5%,创下37个月以来的新高。分析人士称,三季度将成为全年CPI的高点,但货币政策不会因此收紧。  相似文献   

9.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2,(1):61-63
正预计2012年GDP增速8.8%左右CPI增幅在4%左右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是经济增长将比2011年有所放缓,宏观经济总基调会保持不变,但会有部分微调。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不应被理解为政策转向。明年的政策组合仍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之所以要保持稳健,是因为一旦放松,物价有可能继续上涨。2012年中国GDP增速将在8.8%左右,CPI增幅将在4%左右。--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2011年12月1日在"2011中国国际商会年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我国CPI走势从4%以上降到2%左右,最后进入了"1"时代,然而进入11月,CPI又重新回到2%,初步判断本轮物价回落的趋势已经基本结束,物价将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受新一轮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和短期资本回流,都有可能推高2013年的CPI;食品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格局,国际、国内供给冲击或货币宽松都容易使物价上涨预期转化为上涨现实;随着PPI逐步回升,将部分传导到CPI,2013年物价综合压力将略有上升;再考虑要素价格改革等,2013年CPI肯定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物价上涨是跟老百姓生活相关度最高的一项经济现象。2013年又是我国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因此,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重要商品市场供需平衡,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规范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将是新一届政府价格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字深圳     
<正>深圳6月份CPI涨幅创年内新高7月13日,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水果、猪肉价格显著上涨等因素影响,6月份深圳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上涨0.3%,涨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3.5%,涨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高。2019年上半年,深圳CPI同比上涨2.9%。"食品价格上涨,是CPI环比上涨0.3%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新闻发言人伍健铭介绍,从环比看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上涨0.1%。食品中,鲜瓜果、猪肉价格持续走高,鲜菜价格有所下降。受  相似文献   

12.
从短期看,CPI上涨的原材料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力量都比较大;从长期看,劳动力等成本推动型因素不容忽视随着全国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浙江CPI同步上扬。2月,浙江CPI同比上涨3.3%,这一数据不仅创下了浙江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比全国同期2.7%的增  相似文献   

13.
财经资讯     
央行指出,第四季度消费价格的涨势有可能趋缓。新华社11月16日消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16日指出,随着粮食供给的增加,粮食价格将保持平稳,在没有新的外部冲击下,第四季度消费价格涨势有可能趋缓。中国央行也指出,粮食价格上涨所造成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初步推断全年同比居民消费价格(CPI)将在4.1%左右。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通货膨胀压力尚未得到明显缓解。CPI保持快速上涨态势,从一月份的3.2%升至九月份的5.2%。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4.1%。  相似文献   

14.
《特区经济》2021,(1):6-7
2020年CPI同比上涨2.5%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2020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较好实现。2020年,CPI同比涨幅在1月份达到5.4%的高点后逐步回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主任郭丽岩分析,2020年CPI运行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全年上涨2.5%,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顺利实现了全年物价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3月CPI同比上涨2.3%,重回"2时代"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8%。3月份,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均有所上涨。当月,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3.5%,影响CPI上涨约1.04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6.2%,鲜果价格上涨7.7%,畜肉类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目的是要实现“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而这一决策主要是因为2007年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快的增长,CPI指数连创新高。经过分析后发现这属于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针对这种形势国家应采取相关政策调节,老百姓也要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8.7%,创下12年以来的新高;环比上涨2.6%,也是近年的较高水平.1~2月份累计同比上涨7.9%,比政府工作报告预定的调控目标(4.8%)高出3.1个百分点.今年的CPI会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2008年爆发了次贷危机,那么2009年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并被暂时克服的一年,2010年则极可能是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一年,这是一个连锁的反应:次贷危机诱发金融危机,而政府为了救助金融系统破产的惨况,被迫实施激进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资产价格上涨压迫CPI上涨。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必须实施挖坑填坑式的凯恩斯扩张主义,这就造成了政府自身的危机,债务和赤字不断扩大,最终演化为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9.
编读互动     
不止飞猪在助推CPI与以往相比提前了10天左右,国家统计局公布了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创下了36个月新高。上一次猪肉价格猛涨引发CPI屡创新高的情况,发生在2008年,并被称为飞猪现象。此次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的非食品类商品同样显示了成本上升推动CPI的共同特点。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6月全数上涨,显示非食品因素也逐渐成为推高CPI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受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2012年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极有可能在低水平上运行。与此同时,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也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但这种成本上涨可能只是抵消部分CPI下行的势能,最终不会改变CPI低位徘徊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